分众传媒2005年赴美上市,2013年退市。2015年12月17日,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登陆A股再次上市,截至今日,公司总市值为1141.03亿元,而2013年从纳斯达克退市前,公司市值仅为26.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5亿元。


登陆A股不到两年的时间,分众传媒的市值较其在大洋彼岸时,增长了近7倍,公司股价走势一直较好。而今日(6月19日)早盘,分众传媒开盘即遭遇跌停,盘中虽然有多笔买单将其从跌停板拉升,截至收盘,股价仍下跌9.53%。


导致这次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公司第二和第五大股东的清仓式减持计划。


6月16日晚间,分众传媒公告了两位大股东的减持计划:第二和第五大股东,也就是Power Star(HK)和Gio2(HK),计划自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分别减持所持有的分众传媒股份不超过6.48亿股和5.91亿股,即不超过分众传媒总股本的7.41%和6.77%。而一季报显示,Power Star(HK)和Gio2(HK)持有分众传媒的股份比例分别为7.41%和6.77%,也就是说,此次减持是两位股东的“清仓式减持”。


从大洋彼岸退市前,分众传媒市值为165亿元人民币,以分众传媒6月16日14.48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市值最高可达179.4亿元,相当于赚了一个分众传媒,不得不感叹分众传媒早回A股真是明智选择!


小彩贝查询Power Star(HK)和Gio2(HK)是当年分众传媒私有化时入围的,且在公司董事会中并不占有席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其持有的股票在2016年12月29日就已经到了解禁期,此外,分众传媒的第三和第四大股东Glossy City (HK)和Giovanna Investment(HK)也在解禁之列,四大股东当时占有的解禁市值就高达376.22亿元。限售期过后,通过逐步退出实现投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并不令人奇怪!然而蹊跷的是,从6月到现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包括华创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中泰证券、国海证券东吴证券等在内的券商在最近均给予分众传媒买入评级。招商证券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华创证券则是6月15日刚刚发布深度研报,并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分众传媒次日便公布了上述巨额减持计划。


瓦特?!300多亿的解禁市值,加上4月17日占总股本5.78%的解禁股,面次如此大的解禁压力和减持风险,被券商研究员们当成了空气吗?


面对如此显而易见并且可预见的风险,券商研究员却选择忽视,大笔一挥“买入”,不知忽悠了多少韭菜前来被收割!如果券商被“打脸”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研报还会有价值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