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终于要落户上海了。据媒体报道,6月22日,特斯拉与上海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特斯拉国产的框架协议,特斯拉将与上海国企合作,在上海临港开发区建设规模与其本土工厂相当的新工厂。


受此影响,周四特斯拉概念股强势上行,其中上海临港涨停,收报25.93元。上海临港晚间公告称:


截至目前,本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进行过接触,亦未与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国建厂事项有合作意向,并且未签署任何协议。


基于对投资者、各利益相关方负责的态度,本公司获悉上述报道后,针对上述内容向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实,经核实,不存在涉及本公司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有报道称,上海电气有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合作伙伴,上海电气H股周四一度大涨10.63%,但午后随大盘回落,收盘时报3.85港元,涨幅4.90%。上海电气今日早间在港交所发澄清公告称:


近日,上海电气集团注意到有媒体报导称美国特斯拉公司特斯拉与本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截至目前,本公司未与特斯拉进行过接触,亦未与特斯拉签署任何合资协议。


本公司获悉上述报导后,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核实。经核实,不存在涉及本公司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本公司股东与潜在投资者在买卖本公司证券时务须审慎行事,信息披露以本公司公告为准。


“恋爱”谈了两年


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曾见诸报端,但公司方面进行了多次辟谣。6月20日,一条特斯拉要在上海建厂的消息再次刷爆了朋友圈,不过这次和以往辟谣路径不同,特斯拉在美国加州总部的公司代表一直未予置评。


面对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广阔前景,在中国建厂反映出特斯拉的国产化战略。对于特斯拉来说,在中国建厂的好处显而易见。特斯拉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在中国取得10亿美元的营收,占其全年70亿美元营收的14%,中国已经是特斯拉第二大单一市场,而在中国设厂可以省去高昂的进口关税。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全球的生产力不足一直是眼下最棘手的问题。去年特斯拉的总产量为8.5万辆,然而,即将交付的低配车型Model 3在全球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40万辆。因此,在上海建厂还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密集的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之前曾拒绝了上汽集团作为其合资伙伴,目前有三家集团在争夺这次合资机会,包括临港集团、国盛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其中上海电气的呼声最高。


“特斯拉产业链”有望成新的“苹果产业链”


对于特斯拉概念,安信证券认为,从主题比较角度看,特斯拉产业链和苹果产业链非常类似,特斯拉产业链有望成为新的“苹果产业链”,奏响中国制造换代升级的乐章。


不过,安信证券指出,在特斯拉中国设厂传闻落地前,主题炒作气氛较浓厚,一些与产业链关联不大的公司可能会“闻风起舞”。如果特斯拉确实在中国设厂,应该更关注产业链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技术、品质、价格)的企业,如:宏发股份信质电机中科三环上海临港天汽模三花智控均胜电子长信科技科达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等。


(来源:根据安信证券研报整理)


国泰君安则认为,上游原材料是特斯拉产业链中确定性最高的受益者。特斯拉Model 3采用型号为21700型的NCA(镍钴铝)三元锂电池,一旦车型开始量产,将对上游的氢氧化锂、钴金属、铜箔(三元电池)以及钕铁硼(用于电机的永磁材料)产生极大的需求。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国泰君安指出,特斯拉在来华设厂之后,大概率会选择本土供应商以降低生产成本。电池、电机、车身四门两盖、动力器件壳体等上游企业有望(或已经)进入其供应链中。


A股有色上市公司中,华友钴业/洛阳钼业(钴),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氢氧化锂),铜陵有色/诺德股份(锂电铜箔),中科三环(电机磁材),南山铝业(四门两盖)以及东睦股份(动力器件壳体)均有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来源:根据国泰君安研报整理)


有公司撇清,有公司碰瓷


由于周四特斯拉概念的火爆,当天有多家公司通过公告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解释了与特斯拉的关系。


天汽模公告称,公司尚未获知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具体进度及安排,公司暂未参与特斯拉在中国建立汽车主机厂的有关合作事宜。公司是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的一级供应商,2014年以来,公司与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累计签署汽车模具订单约5000万元,且均已如期顺利交付。


四维图新表示,公司为特斯拉中国的独家导航地图商,目前特斯拉使用的传统地图和ADAS地图均为四维图新提供。


永利股份表示,公司下属一家子公司为特斯拉供应汽车所需的部分塑料件,目前供货量不大。


得润电子表示,公司的新能源充电模块业务目前主要发展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不断增加自身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未来希望能拓展更多的市场和客户。


晶瑞股份钧达股份均表示,公司与特斯拉没有合作,公司的下游客户是否向特斯拉供货,公司无法回答。


沃尔核材表示,公司正在与特斯拉中国区展开业务接洽,已有过几轮需求及技术沟通,特斯拉也愿意与国内优秀的供应商展开深入广泛合作,以实现供应链本地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