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刊财经  胡振明

益佰制药(600594)是一家主要生产心血管类、抗肿瘤类、抗病毒类和止咳类药品的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在绝大多数时间内还是能够维持着持续同比增长。8月19日,公司对外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7.260亿元增加到本期的19.519亿元,同比增长13.08%;净利润从上期的1.747亿元增加到本期的1.983亿元,同比增长13.53%。

 

表面上看,益佰制药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然而对此份向好的中报,上交所对上市公司却下发了《问询函》,就半年报中商誉管理、医疗服务业务、财务会计情况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询,而红刊财经记者结合问询函及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内容,也发现益佰制药半年报中的商誉和销售费用是有一定可疑之处的。

 


一半收入用作销售费用是否合理?


益佰制药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为9.849亿元,占营业收入19.519亿元的50.46%,也就是说,营业收入中的一半都花在了销售费用之上。另外,同期的营业成本只有5.179亿元,销售费用是营业成本的1.90倍。问题在于,如此高的销售费用是否合理?

 

红刊财经记者随机抽取了几家药企的数据,如附表所示,被抽取到的同行业上市制药公司中,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一般在6%至16%之间不等,远远低于益佰制药50.46%的比例,而即使是以这几家公司的销售费用与营业成本的比例核算,也仅在8%至23%之间不等,而益佰制药的这个比例却高达190.18%。很显然,益佰制药的巨额销售费用的数据是显得有些异常的。

 

附表: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与营收、成本的情况(单位:万元)



进一步看,在益佰制药半年报所披露的销售费用构成中,占比最大的几个项目分别是“差旅费”1.763亿元、“会议费”1.775亿元、“开发费”2.334亿元、“促销费”2.252亿元,过亿开销的项目多达4项,合计8.124亿元,而对于这么多名义上的费用支付,公司并没有任何清楚的说明。

 

此外,销售费用中有几个项目和上期发生额相比,变化也是比较异常的。其中,“办公费”从1.114亿元大幅减少到0.578亿元,“培训费”从上期的3685.81万元减少至593.08万元,“通讯费”从26.37万元减少至只有区区0.52万元。

 

而“广告费”从1578.22万元大幅增加到3996.28万元,“业务招待费”从11.93万元增加到284.55万元,“学术费”从20.52万元增加至1763.78万元,“其他”从381.65万元增加到1584.70万元。

 

诸多名义的费用支出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而在此更需要让人注意的是,我国很多药企在药品销售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规之事,如请客送红包给回扣等泛商业贿赂。对于医药公司商业贿赂事情,在此前也曾有相关媒体报导过类似事件,如前几年相关媒体报道的上海医药集团因其重点药品“红源达”青岛市内多家医药和从业人员行贿、广州药业集团合资子公司百特侨光通过虚构会议等手段与旅行社合谋抽出会务资金用于行贿等等。

 

对于益佰制药而言,其报表中明显多于其它药业上市公司的费用支付占比,以及上述费用支出的如此多的名义,是否也会隐藏着一些不正常费用支出呢?

 


商誉减值风险高

 

除了销售费用占比明显过高的质疑外,公开资料还显示,益佰制药从2013年起进行的多次并购活动还带来了巨额商誉,商誉总值由2012年底的0.53亿元大幅提升到今年上半年末的21.7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33.04%。

 

益佰制药半年报披露,旗下有多家子公司经营表现不佳,“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项目下21家公司中,已经有14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为0或者负值,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存在一定的商誉减值风险。例如,公司在2010年收购贵州民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时,形成了4500万元的商誉。随着时间推移,至今年上半年期末,贵州民族药业的净资产却为-5182.07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也为-314.66万元。对于这样一家净资产和净利润均为负值的子公司,如果下半年该子公司不出现经营奇迹,则益佰制药必然要对其进行商誉计提减值,而如此一来也就对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益佰制药半年报中所存在的高商誉,上交所《问询函》中特意提到,公司未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其中,仅投资收购贵州益佰女子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就形成了6.05亿元商誉,该公司被收购后的业绩未能达到溢价收购时的预测数。要求公司核实并补充披露。

 

总之,对于益佰制药高达21.71亿元的商誉,如果要考虑减值因素影响,则公司中期归母净利润所实现6.54%的增长幅度很可能会达不到,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而结果的变动很可能会引起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进行重新判断,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需要重新定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