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理财周刊











关于新周期和旧模式,最近市场有很多争论,观点各异。


 








任泽平:有望进入新周期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是新周期的提出者。


 


他认为,经过6年多经济调整和市场出清,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底部和起点上。新周期的核心是:产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企业盈利改善、银行不良率下降、资产负债表修复、为新一轮产能扩张蓄积能量。


 


任泽平表示,2017年A股的核心逻辑是产能出清新周期。三季度需求韧性强、市场出清叠加供给侧改革加码扩围和环保督查,供求缺口扩大,企业盈利将继续大幅改善,维持战略看多经济新周期判断。


 


任泽平表示,A股市场推荐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基本面改善方向。无论是消费、周期、金融还是真成长,寻找估值和业绩能够匹配者。随着中上游企业盈利改善、银行不良率下降,部分传统行业步入寡头垄断,周期属性下降,公用事业属性上升,有助于提升估值;第二个是主题投资方向,主题投资正当时。推荐混改、京津冀、雄安、“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


 


股市逻辑的关键是产能出清加快,债市逻辑的关键是需求波动、货币松紧和监管进程,当前债市主要是配置价值。


 








潘英丽:新周期还未形成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潘英丽在“鸿儒论道”中表示,新周期不会很快形成。


 


“所谓新周期,是要把经济增长的动能由传统动能转变为新动能。”潘英丽解释她对新周期的理解,“本世纪以来传统动能是两大发动机,一个是房地产,它可以拉动几十个行业发展。第二个是出口,我们原来的几十年发展模式叫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产能过剩、关停并转。加入WTO后产能过剩变成海外释放,这个模式一直玩到金融危机爆发。这是旧的发展模式,旧的动能。虽然近期出口是看好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现在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例接近15%,继续往上的空间不会特别大,所以未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仍然存在。”


 


潘英丽认为,房地产肯定会“熄火”,实际上是上述两个传统动能在慢慢“熄火”,现在需要看新动能能不能来接替传统动能。而新动能不可能是一两个产业,不可能是房地产这样的支柱,它一定是有很多亮点汇聚成一个新动能的势头。要看这种势头能不能替代,或者替换传统动能。


 


“现在新动能是不是已经上升到主导地位了?我认为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对于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的态势,我基本上认同‘L’型,2020年之前还要走下去,并且是相对低于7%的速度。”潘英丽说。


 


当然,“L”型未来也会有波动,市场还担心“L”型会不会再下一个台阶,这个担心就是“灰犀牛”。潘英丽认为,假如“灰犀牛”真正爆发,将有巨大影响,同时有概率比较高的事件发生,就不排除经济“硬着陆”,不排除经济增长再下一个台阶。假如我们将“灰犀牛”风险控制住,那么它还会有一个平台期,这个平台期就是新动能从弱小变成强大,最后能够接替原来的传统动能。但这个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周期内完成。


 


潘英丽认为,新动能的形成期比较长,这跟过剩产能是有关系的。首先,本世纪初上世纪末,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50%,比现在低。现在仍然会低于70%。这就有30%以上的规模是过剩产能。我们现在的GDP是本世纪初的7倍,今天的过剩产能大概是当年的5倍,体量是很大的,要消化大体量是困难的。


而过剩产能带来债务风险。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规模是通过债务支持的,资产要创造现金流,一旦变成过剩产能就没有现金流,那么债务就要出现问题。过剩产能对应的就是债务问题。


 


那么未来如何化解?潘英丽认为,未来银行不良债务的化解要比之前困难得多。以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拿了一大堆烂尾楼,到后来却是赚钱赚翻了。但目前房地产这种格局,银行拿了一大堆房地产,拿了一大堆制造业的抵押品很难有翻身机会。未来中国经济一定是冰火两重天,它有很长的调整过程。


 


“未来金融的发展要缩短中介的链条。发展金融要和新兴产业相关,即,高新技术产业、轻资产产业、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消费服务业,更多的是人力资本含量,但是人力资本不能做抵押。还有现代农业。”潘英丽说,“高新技术产业、轻资产行业再加上现代农业,怎么发展适合这些产业发展的金融业态,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对于股票市场,潘英丽认为,市场真正要发展强大,一定要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和治理。首先应该放开注册,更便利地让各类公司上市,而监管上市公司方面,要有非常严格的法律制度。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所以信息披露必须是充分的,市场准入是宽松的。


 


潘英丽建议,社会需要培育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好企业的培育一是保护知识产权,二是防范商业欺诈,一左一右两条。这样的话,真正的好企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否则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抑制了好企业的发展。目前更多的问题是金融有效运行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


 








李迅雷: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我不认可新周期来了的说法。”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因为没有发现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或者新兴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


 


一段时间以来,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价格大涨,似乎新周期的特征非常明显。李迅雷认为,价格大涨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供给侧收缩,二是基建投资拉动,三是今年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的增速并不高,但三四线城市的开工面积增速很高,这是因为同样的投资金额,在三四线城市可以购买更多土地,建造更多的房子,对应着更多的钢铁和水泥。存量经济带来更多的是结构性变化,而非趋势性变化。”


 


李迅雷说,“在增量经济下,则更多的是增量的机会,是趋势性变化。因此,2010年之前,我们看到的是全国房价普涨;2010年以后,则是结构性的上涨。去年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上涨,今年是三四线城市上涨。从股市上看,2015年以前是创业板、中小板表现较好,2016年以后则是主板、蓝筹股在表现,中小创出现下跌,所以,存量经济下结构性机会更多一些。”


 


李迅雷认为,在存量经济下,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原有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还是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主要靠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代表着民间投资,其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如果考察所有企业的总资产周转,也还是一个持续的下降。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好转,但没有更多的扭转。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刚刚公布完毕的2017年上市公司中报,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ROE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


 


李迅雷认为,对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没有什么可怀疑的。每年毕竟有那么多的投资,比如,除了雄安新区之外,中国先后推出过18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区、14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都是国家级的。很多开发区、新区、自贸区目前还处于建设和投入阶段,因此,今后几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该还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债务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一览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