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飞机上网,技术上的安全应该已经具备

2、中国航班WIFI上网,两年左右的时间将会完成基础设施的铺设

3、飞机上WIFI的巨大商机,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和鸡肋


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观察家》,我是包冉,包包。今天我们聊一个喜忧参半的话题:飞机上上网,到底是痛还是快乐?


【新闻背景】

交通运输部审议通过第五次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根据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订放宽了对于飞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开放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后,机载互联网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从上市航企的披露看,国航、东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均已经布局航空wifi。


飞机舱内的wifi上网其实有两种情况,目前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到的,比如说前两天我出差回北京,在飞机上就使用了机舱内的空中上网wifi服务。不过我仔细一看,那是伪wifi。为什么那么讲?它真的是无线局域网,没法连接真正的公共互联网,只能在机舱里面连接飞机上的服务器,里面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是小游戏等等。当然里面还开通了一个特别激烈的功能,叫机舱内的乘客的聊天。比如说我是2B的,2B的座位上我找2A的乘客来聊天。但是这种服务是伪上网服务。那么真正上网服务,其实我们看到,在国外的很多航空公司,最近几年也都纷纷提供了。比如说阿联酋的航空公司,叫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是全世界首个允许乘客在整个飞行的全程,包括起飞,包括降落,都能使用机舱内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公共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公司。还有美联航以及美国的一众的航空公司,基本上都已经将能否在机舱,在空中提供wifi服务,作为彼此竞争的焦点。不过他们处于技术的安全性考虑,往往要加一个前缀,这个前缀是什么?那就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


【新闻背景】

瑞士航空在全新客舱产品波音777-300ER使用了空中wifi技术,瑞航将为头等舱乘客免费提供50兆的瑞行连接数据套餐。德国汉莎航空的所有洲际航班已全部装备FlyNet的系统。汉莎航空的机上wifi是按小时收费,一小时9欧元,四小时14欧元,全程17欧元。汉莎航空的会员还可以使用里程积分来兑换机上wifi上网服务。日本ANA航空在飞机波音777-300ER,中型飞机波音767-300ER直飞的ANA国际航线机舱内提供上网服务,共计28架飞机预计实施改装。阿联酋航空A380客机上拥有的wifi1般会有十兆免费流量,或支付一美元购买500兆流量。阿联酋航空也发布过会在所有航班上安置上网服务。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个阶段,它要频繁的搜索机场的塔台给它发送的信号,发送的信号是电子频段,也就是在一定的电子频率之内进行发送的。而手机的通信功能无论是接听电话,搜寻手机的3G、4G或者是更早的2G手机通信网络的时候,手机也要频繁的搜索信号\发出信号,这样的话,两个信号的频率如果发生重叠,很容易造成什么?相互的干扰.而且在美国确实出现过多起的手机信号干扰了飞机,导致大大小小的事故发生的状况,所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航空公司原来的管理规定一直禁止用户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尤其是起飞降落的时候打开手机为主的电子设备。


第二点我们再看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危险?就是说飞机在航空的过程中,在飞行的过程中,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如果我们的手机打开了搜索信号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蜂窝网络构成的小格子和小扇区之间快速的切换。手机什么时候最费电?频繁的进行搜索信号的时候最费电。为什么费电?因为它要大功率的接收,大功率的发出所谓的心跳信号,那么这时候大家可想而知,发出的信号功率越大,它对飞机的干扰也就越大。


本身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就已经要遭遇到很多的自然界的电磁辐射了,那么如果机舱内部再有频繁的干扰,说实话它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变大变高,所以从安全的角度讲,确实手机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4G乃至未来5G的技术通信技术的提升,手机搜索信号的强度以及飞机机舱机上电子设备对于电磁的屏蔽作用、防护作用也日渐增强,所以现在在技术的基本面上确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在飞机上进行通信和wifi的实验环境。

那么我们这里头分两点:一点是手机在飞机上能否接听电话,这一点目前安全性还不足。


另外一点,手机或者是电脑在飞机上可否使用公共互联网服务?这一点的技术门槛已经大大的降低了。为什么?怎么降低?一般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实验模式叫做空中的实现模式,就是通过卫星的宽带来介入,那么在空中的时候,如果你肯付出高昂的费用,像美国google这种公司,它提供的上网服务就是通过空中的卫星来实现的。那么我们将飞机上的wifi局域网所发出的这个信号或者是数据包,直接通过卫星宽带打到卫星上去,再通过卫星转回到地面上来,回到这个地面的基站,实现对公共互联网的连接。


还有一种情况,在中国,比如说咱们国家的国航,在去年实际上也做过相关的测试。它联合了移动、联通、电信这些大型的电信运营商,它们采取什么模式?叫空地一体化,地面上就像高铁一样沿着飞机在空中飞行的线路,空域地面上根据一定的距离,设置特殊升级的手机基站,这个手机基站的信号,重点不是向地面成伞形型和扇形的覆盖,而是直冲冲的冲天空,像一个锅一样,然后使整个的空中有一个覆盖,把信号打到空中去,然后飞机在空中的时候接收到4G信号,相当于接入了公共的互联网,有4G的速率做保证的宽带公共互联网,然后再在机舱之内为所有的乘客,无论是手机终端还是电脑终端、还是PAD终端,提供上网服务。


在民航局发布了第五版的修订规则之后,我们看到各家航空公司现在竞争得非常激烈,但是我们可以总体把握一下,在飞机航空的时候进行wifi上网或者wifi商用的时间表和进度图,也就是我们看看它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从2015年开始的国航也好,春秋航空也好,东航也好,这些航空公司普遍的空中wifi的实验,目前已经在机身系统的升级改装上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而且模式比较成熟了,只要说航空公司舍得投入,我相信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各个主要航空公司的飞机机舱,应该会普遍的完成wifi的升级换代。更何况还有很多新的机舱在投入运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自带了wifi功能,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预计在2019年或者2020年的时候,空中wifi服务基础设施就会铸就,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同步开始实验、测试的电子商务以及飞机wifi上网的相关收费服务,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商业服务的整体推进,我相信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有很多的东西我们看上去可能理论上可行,比如说当年摩托罗拉搞的这个铱星系统,通过几十颗小卫星把地球包裹起来,实现全球的无处不在的无缝通信,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富有浪漫主义的理想!但是当摩托罗拉在最鼎盛的时候不断地投入,直到摩托罗拉这个公司干不下去了,这些卫星还没有完全的发射完毕,为什么?因为普世性的,这样的无线通信服务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全球用户的刚需。比如说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头,它还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为什么要考虑到电话能够接入到全球的无线通信网络?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的参考例子。


很多的航空公司表示,未来一旦正式的大规模提供飞机内的、机舱内的wifi服务,并不对乘客收取流量的费用,也就是说上网免费。当然这种免费的上网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它的网速,带宽肯定是共享的,不可能在空中还给你独享,所以速度会比较慢。当然除非你大量的下载影视节目,类似于个人通信的使用,即时通信的使用,微信等等,类似于购物,或者是信息的浏览,应该说这个宽度这个速率是足够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通过空中的wifi来实现商业的运营?现在成立的所谓的空中互联网联盟,这是在2015年成立的,里面涵盖了航空公司、互联网站、广告公司、电商网站等等等等,他们的想法是通过达成这样一个联盟,通过在飞机上给所有的用户提供一个互联网的入口,在入口里面大家就可以进行消费了。能不能对这些少部分的所谓的商务高端用户提出更多的吸引力,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的非常忠诚的留在自己的航空公司的会员体系内,并且日常的飞行消费,多消费自己的线路的服务,恐怕也是一个所有航空公司都在激烈竞争的课题。

从这个角度讲,提供完善的wifi服务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设想,大家想想看,因为我们知道经济学上讲,凡是稀缺的东西都是有价值,因为在空中提供wifi服务,它什么是稀缺的?带宽是最稀缺的,那么针对于公务舱、商务舱或头等舱以及后面的经济舱,他们提供的宽带服务是否可以在付费还是免费中间发生区隔?公务舱商务舱您不是高端商务用户吗?您多花点钱,我来确保你的带宽,无线wifi给你分配的带宽能够更多地强于后面的经济舱旅客,可能也是一种差异化的运营,当然这里面是不是涉及到有歧视性的服务,这个可能要交给有关部门去认定。


结合现在的空中的wifi,是不是也有可能通过机上的无线局域网环境及能够连入公共互联网的环境,能实现空地一体化的客户社群的组织和运营,也可能是各个航空公司可以去考虑的问题。

空中上网的服务成本还是蛮高的,现在粗粗看来,这个成本大概分为这么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个机舱的改造成本。整个机舱原来是不能提供wifi服务的,相关的wifi路由、相关的安全设备、相关的存储设备,相关的更靠近用户的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以及提供点播服务的系统,这样的一个改造,单价飞机的改造是相当的贵,每架飞机空中wifi的改造成本在300万到500万元人民币之内,一个有规模的航空公司,它的飞机数可不少,那么国内航空公司如果计划为客机普遍配置空中wifi的话,一位民航业的资深人士表示,恐怕每家的成本都会有好几亿元,这好几亿元是硬生生的多出来的成本,而且现在航空公司利润也不高,你怎么能够赚回来?


同时我们看到,除了系统的改造之外,还有对于终端的配置,比如说有些航空公司为用户提供了免费使用的机上iPad,当然不一定是iPad,可能是安卓的pad,就是平板电脑,以防用户不打开手机或者是没有携带电脑的时候,怎么来连入空中的局域网,这些都是一笔成本。


接下来谈谈我的观点,那就是第一,我们的飞机无线上网在政策的东风下,两年左右的时间将会完成基础设施的铺设,将会达到基础环境的完善,但是其中的商业探索和商业应用的开发,包括商业生态的建设,有没有能够针对于机舱内的相关网络服务,这些都还存疑,恐怕需要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也很有可能这个市场,这个巨大的商机是一个伪命题,有可能经过几年的商业化实验之后,很多的公司会逐步的觉得这块市场是个鸡肋,而逐渐的退出,我个人的观点是后一种的概率和可能性可能会更大一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