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理财周刊





不少人认为美联储缩表是从未有过的事,但这不正确。因为历史上,美联储曾缩表N次。




 


1920年以来,美联储共计6次缩表,基本对应世界大战停战或经济危机风险解除后的1至4年,时间持续1至2年,规模2%至15%。从美联储历史上6次缩表的情况可以发现,缩表对美国经济造成较大下行压力。




 


1920年至1922年:一战期间融资需求剧增而扩表后,美联储主动缩表,导致股票下跌,经济下滑。




 


1930年:美国大萧条时期,被动缩表,导致股票下跌,经济崩溃。




 


1949年:二战时扩表支持战争之后,美联储主动缩表,导致股票先抑后扬。




 


1969年:因为马歇尔计划,美联储被动缩表,导致股票和经济均受小幅冲击。




 


1978年至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时被动缩表,不过未能抑制通胀,股票、经济下行。




 


2000年及201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后主动缩表,由于这是美联储短期流动性救助措施退出而导致,影响不大。




 


纵观历史可知,美联储之前的缩表,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如今美联储面临的缩表也是主动的,跟今次缩表情况相若的是1920年至1922年那次,是先扩表,而后缩表的。不过,跟今时不一样的是,当时的环球金融市场没有像今时般紧扣,资金流动性也不如今时灵活。




 


单纯来说,缩表导致流动资金减少,变相加息,同时吸引资金进入美股美债,对金银利空。不过从历次来看,美联储缩表对美国经济影响较大。




 


要明白,这个本来简单的供求关系,如果大家都是按数据办事,本也没有什么不可预期到的,可是央行们会真的按数据办事吗?不会,大家都是按“利害”而出牌。因为我们今时环球央行所买入的资产已逾7万亿美元,这个数字非常高,要退,究竟是你先退还是我先退,还是一人退一下?谁退,谁息升,就会带动其汇率上升,一场货币战就无法避免。




 


目前,市场除关心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进程外,还会关心点阵图,即是美联储官员对未来息口的预期。




 


市场本以为美息加不了多少,但最近美国的通胀数据又使市场要重新检视美联储的加息路径了。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在9月15日的报告中指出, 对于未来2年的前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看法将继续与目前的市场定价存在差异;FOMC对2018年和2019年每年加息3次的预期不会改变;同时预计2020年要么不加息,要么加息一次。




 


经济学家Lou Crandall撰写报告称,尽管美联储将在9月20日维持利率不变,并宣布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最大的问题是美联储将如何为12月是否加息的辩论确定框架。




 


与此同时,亚洲各地的外汇储备在不断走高。今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经向印度债市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向印度股市投入65亿美元,推动卢比兑美元升值超过6%。类似故事在这个地区不断上演。截至8月底,印尼已经建立了近12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满足8.6个月进口与偿还外债的需求。




 


此外,随着资金大量流入,泰国的外汇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960亿美元,韩国外汇储备在8月底达到创纪录的3848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一直稳定在1.2万亿美元左右。机构人士认为,下一阶段,在亚洲本币升值和市场估值共振下,该地区风险资产有望迎来较好的收益。




 


投资大户对美联储缩表,是不会采取“坐待你公布“的策略的,他们事实上已在行动,新兴市场有了生气,就是重要表现。还有其他方面的,留待有机会再谈。不过,美联储缩表,当然也有些不确定性,如朝鲜局势、德国大选、美国财政讨论等等,这些变数也留下次再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