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韩联社9月24日报道称,据韩国流通业和投资银行消息人士透露,新世界集团旗下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近期已向泰国正大集团出售其在上海的5家门店,最后一家门店也将于年底前整理。由此,易买得在华经营20年后将全线撤出中国市场。


据易买得相关负责人提供的资料显示,新世界集团是韩国最大的商业流通集团,拥有百货商场和大型综合超市等业态。易买得超市在韩国拥有70家门店,占有韩国市场32%的市场份额,门店数和销售额均超过了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当地市场的总和。


作为韩国最大的商业流通集团,韩国新世界集团在中国的连锁零售业选择了合作经营,其主要合作伙伴是上海九百和天津泰达。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易买得入华20年后撤出中国 易买得败退始末


据韩国《亚洲经济》援引韩联社报道称,新世界集团副会长郑溶镇8月24日曾表示,易买得将在年底前全线撤出中国。据悉,易买得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分店一度逼近30家,但由于业绩持续赤字,被迫不断进行结构调整,目前仅存6家。据统计,仅2016年在华亏损就达216亿韩元(约合1.23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受“萨德”影响决定出售其在华112家门店的乐天玛特能否成功出售也成为关注焦点。据悉,乐天玛特正在与正大集团等5到10家潜在买家进行磋商。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易买得入华20年后撤出中国 易买得败退始末


无论如何,易买得在中国市场败走了。可是易买得在韩国经营得风生水起,缘何到了中国市场就不行了呢?


“首先是易买得自己失去了先机。其实易买得进入中国市场挺早的,1996年左右开业的第一家是上海曲阳店,最初的时候,曲阳店经营得不错,可惜韩国方面不知为何却在能够乘胜追击时放缓了扩张,时隔约8年后才开新店,而此期间,沃尔玛、家乐福、TESCO乐购(之后被华润系收购)等竞争对手都加速扩张,抢占优势位置,等易买得真正要扩张时已经失去先机——租金高涨且优质地理位置门店很难拿到。”在易买得和卜蜂莲花都工作过多年的赵文俊(化名)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易买得入华20年后撤出中国 易买得败退始末


随着租金和人工等各项成本的上涨,易买得不仅没有太好地控制成本,而且还在不少方面加大了成本。


“比如多年前,易买得中国区总部用了很多韩籍人员,这类人员的人力成本巨大,而且业界认为,易买得韩国总部没有派真正有实力的人来管理中国区业务。此外,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日常成本和高企的硬件投入。比如很多竞争对手采取的都是瓷砖型地板,清洁方便且低成本,可是易买得使用的是一种合成塑板,光清洁是不够的,必须打蜡才显得干净明亮,我们每次都要打6层蜡,这很费钱,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额外成本。其实很多策略都应该因地制宜,但易买得一直照搬韩国模式和标准,不够本土化。”员工王宇表示。


易买得多年来都是采用高度统一的采购,这原本是韩方认为其在韩国的发展优势,然而中国市场的区域差异很大,完全不做调整的高度统一化反而成为其在中国区业务的弊端。


“我做过很多不同的易买得门店,几乎所有门店的采购、商品架构甚至是排面摆放都是高度统一。而大润发等竞争对手其实是根据不同门店调整进货的,欧尚的门店还可以根据不同店的需要做不同的排面调整,毕竟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是不一样的,差异化操作则各门店就会突出适合自己的重点商品,同时不适合的滞销商品则减少进货,差异化策略是有利于门店业绩的。而高度统一的易买得则毫无商品和价格优势。”何卫平无奈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资深零售业专家丁浩洲认为,随着沃尔玛山姆会员的扩张和大润发等对手的崛起,一批仓储式大货架的门店诞生,可缺乏灵活性的易买得一直坚持百货式的小货架模式,这使其体验感不佳,也流失了部分顾客。


水土不服的易买得虽然在中国市场布局已20年,但与韩国市场相比,其中国市场业绩不尽如人意,曾经豪言要开设1000家门店的计划也早已落空。据韩国媒体报道,易买得中国公司在2014年的营收为3618亿韩元(约合3.1亿美元),亏损440亿韩元(约合3800万美元);2015年,营收为2212亿韩元(约合1.9亿美元),亏损351亿韩元(约合3032万美元);2016年,营收降低至1480亿韩元(约合1.3亿美元),亏损155亿韩元(约合1339万美元)。


又一韩国品牌撤出!易买得入华20年后撤出中国 易买得败退始末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