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金融风起,2000亿市值的Intuit在中国能否出现?


作者丨缪凌云


来源丨野马财经


近日,有着私募鼻祖之称的KKR集团可谓动作频繁,有消息称,其将出售所持一家西班牙电力生产商33%股份进行套现;而在稍早的时候,KKR还领投了中国个人财务软件提供商随手科技的C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在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首笔投资。


一退一进之间,多少能够折射出国际巨头投资目光的些许关注重点:中国+金融创新。


最近数年,中国互联金融行业发展不可谓不迅猛,而此次KKR终于不再观望,选择下场的一个很重要背景,在于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财务规划意识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线上财务软件来进行个人的财务规划、财富管理。


这其中,凭借着用户财经知识更加丰富、主动管理意识更加完善的先天优势,财务金融正在成为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财务管理意识的崛起与觉醒


将时针拨回到四年之前。


2013年的中国,诞生了一个名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而经历四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金企业,正在努力向“金融科技”发展转型。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看似简单的名称变化背后,其实是这个行业基本运作理念的变化与升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中产阶层不断扩大,个人财富管理需求迅速增加。


然而,面对快速增长的理财需求,市场中优质理财产品却一直处于稀缺状态。一方面,在很长时间里,存款几乎是我们唯一的投资手段,手续繁琐、收益偏低;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出现后,虽然拓宽了理财渠道,但鱼龙混杂现象严重,不仅出现过多起资产端暴雷,本金无法偿付的现象,而且很多平台自一开始就是打着理财的旗号,行“自融”、“圈钱”之实,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用户与平台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多投资者受累于平台的非专业性;同样的,行业公司亦饱受“羊毛党”、“刚性兑付”等诸多不合理问题的困扰,进而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


优秀的公司+优秀的投资者,金融科技想要实现长久的良性发展,这两者缺一不可。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在优质产品供不应求、难辨真伪的现实状况倒逼之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主动管理意识逐渐觉醒。


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真正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这部分朋友开始利用个人财务软件等APP,进行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积累、学会运用了不少真正有效的财务知识。


而随着这部分人群的增多,一个更加细分的行业正在悄然崛起——财务金融。


财务金融站上行业风口


财务金融,即基于个人的财务安排引发的财务投资行为,虽然乍听来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很多朋友都可能有所接触,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记账类APP。


众所周知,记账APP的功能,即通过对我们自己日常收支状况的进行系统的记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正如前文所述,使用这类软件的人群,大都具备两个特征。


一是具有非常强的理财思维、财务规划意识;二是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财务规划能力。


这两个特征,亦决定了此类人群属于借贷及理财行业中,理性的优质投资者,是与优质平台、优质资产端形成良性互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且在外力倒逼以及自身觉醒的多重作用下,中国人的财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化,财务规划意识越来越高。


因此,个人财务管理工具的市场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财务金融行为也将越来越频繁密切。而从财务工具引发金融交易行为的角度来看,财务金融未来拥有巨大的潜力。


换而言之,谁抓住了他们,谁就抓住了下一个风口。


例如,美国老牌财务巨头Intuit,2016年的营业收入已经突破50亿美元,市值则接近370亿美元(2458亿元人民币)。


至于中国,第三方咨询机构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2季度,记账理财类应用活跃用户前三甲分别为随手记、51信用卡及卡牛信用卡管家,其中,随手记与卡牛皆为随手科技旗下产品。


而从增量用户来看,两者用户规模环比皆为增长状态,且卡牛的增长率高达21.39%,发展迅速。


财务金融风起,2000亿市值的Intuit在中国能否出现?


具体而言,相比于其它理财平台,财务金融的优势存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用户获取。


传统的理财平台,提供给用户的第一重业务皆为直截了当的“理财”,但很显然,对投资者而言,任何一家新的平台,对自己来说都充满了未知,平台安全如何,标的质量如何,甚至收益率是否稳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验证。


也就是说,先有产品,后有场景,显然不太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相比之下,财务记账APP首先满足的是用户的功能性需求,先有场景,然后可以在记账的场景基础上匹配、延伸理财行为,更加顺畅地将用户吸引进来,进行使用。


其二,用户留存与开发。


相比于单纯的理财,财务、特别是“记账”,是一个高频次的行为。如此一来,既可以更快地培养用户忠诚度;又可以有充分的机会与用户进行互动,进行更多的有效场景开发。


最简单的,相比于一个月、甚至半年才需要登陆操作一次的理财APP,用户每天甚至每小时都会用到的记账类APP,做一个社区显然靠谱得多。


再加上前文所述,财务金融类APP用户,财务规划意识普遍较强,正是得益于这些特性,目前的记账类APP,提供的包含在线借贷、信用卡、保险、证券等诸多类型金融交易在内的信息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多重需求。


其三,数据深度挖掘与开发。


作为财务类APP,天然积累下来的数据,皆为有效性较高的财务性数据,这完全可以作为进行用户信用精确画像的基础,进而可以以之为依托,开发出更多稳健、实用、契合的金融创新产品。


并且,在给用户构建了方便、便捷的一站式体验的同时,随手科技也为自己迎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随手科技凭何屡获巨头青睐


财务金融风口渐起,嗅觉敏锐的资本力量自然早已筹谋多时。记账类APP在给用户构建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体验的同时,亦为自己赢得了关注。近日,行业公司随手科技就完成了新的一轮融资。


10月10日,随手科技对外宣布,完成2亿美金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KKR集团领投,红杉资本、源码资本、凡普金科跟投,腾达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KKR管理着多种另类资产类别,包括私募股权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房地产、信贷,以及通过其战略合作伙伴、对冲基金。


也就是说,KKR对随手科技的投资,不仅代表着又一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对之的认可,而且,其所投资的大量优质资产、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未来都有可能与随手科技进行合作,帮助后者的战略空间进一步打开。


除此之外,野马财经亦注意到,其实,在KKR之前,早已有多家机构大佬布局随手科技,以真金白银,投出了自己的支持票。


这其中,皆为红杉资本、复星锐正、源码资本这些如雷贯耳的业界巨头,2015年,源码资本合伙人曹毅还加入了随手科技董事会。


那么,为何随手科技会获得如此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呢?数据,或许可以解释一些原因。


2016年,随手科技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实现全年盈利,并且,截至目前,公司旗下两大产品,品类市场占有率接近70%。


有意思的是,从比率来看,这一数字和Intui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相近,但其实,由于我国更大的市场规模,随手科技产品用户总规模已经超过3亿,近乎与美国总人口相当。


而且,随着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我国中产阶级数量继续增加,理财意识不断觉醒,单位用户的价值正在迅速提升,受此影响,随手科技的商业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对比来看,相比市值已然370亿美元的Intuit,行业地位类似、用户基数更大且正在迅速发展的随手科技,能否复制甚至超越美国前辈的成功,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国际投资巨头们,自然有着自己的判断。


当然,从1983年公司创立到成长为两千亿(人民币)市值的世界巨头,Intuit走过了二十余年,而在一切都被加速的中国,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随手科技,又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