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时代已经来临




经历2015年股票市场大起大落和2016年熔断之后,A股市场波动率大幅缩减,个股呈现结构分化、价值逐步呈强的特征。2017年A股继续体现为结构分化、价值呈强的市场格局,大盘指数环境相对来说处于震荡上行状态,颇有牛市风范。但以题材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仍然低迷,该指数延续去年跌势,目前仍然下跌。市场的这种高度分化,导致很多不重视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今年没能获得好的收益。而反之,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今年收获颇丰。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现象看,以企业基本面价值为主要考量的投资方法,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其主要逻辑在于,经过2015年大幅波动之后,投资者深受题材故事之害,加上强监管和持续的IPO供给,市场对确定性和价值的诉求得以提升。而恰好这样的时间节点,一批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十分优异,而他们又长期被市场所忽视,长期处于估值偏低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公私募和港股通资金中价值风格投资者的持续买入,一场蓝筹革命轰轰烈烈展开了,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海康威视恒瑞医药美的集团伊利股份等一线绩优蓝筹股为代表的个股,演绎了精彩的价值回归和价值发现的故事,具有重大的市场风向标意义。春江水暖,绩优先知。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即新价值投资时代的到来。




今年市场的总体特征,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我们认为优质资产价值发现和价值强化趋势特征的延续,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我们发现,上述一线行业龙头为代表的优质公司,具有基本面好转的长期性和稳健性。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速增长与存量经济时代。龙头公司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长期ROE上升。中国经济的这些特征,非常类似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经过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中速换档过程中的基本面特征。类比美国80年代,经济不温不火,但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秀企业。80年代初在美联储强力紧缩下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同时GDP也下了台阶,由60年代的年均4.3%降到80年代3.3%;经济结构继续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货币政策偏紧,财政政策着力于经济结构调整。伴随经济结构和行业结构的调整,一大批世界级企业涌现,如可口可乐、宝洁、GE、沃尔玛、迪士尼等等,凭借模式创新、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等取得了远远超过当时经济增速的增长和远胜于整体指数的回报。




展望看长远,中国经济正从一个高速扩张的“增量经济”转向优化存量和科技、创新及消费制造升级驱动的“新常态经济”。拥有品牌、资源、技术、规模成本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强者恒强、稳健成长,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中坚力量。




因此,今年蓝筹股的上涨,是获得基本面支持的。从财报也可以看到,一线蓝筹上市企业都呈现利润快速增长或稳定回升的状况。因此,今年蓝筹股行情,主要还是体现为估值回归。而随着一线龙头公司的价值重估,其他被低估或被忽视的优质成长股,也有望被市场逐步挖掘。从而形成越来越多个股依据基本面及基本面预期,进行股价结构重构的过程。




我们预期这种以业绩驱动的上涨行情,将会带动场外资金沿着基本面驱动的逻辑,不断挖掘新的茅台、新的格力。从而带来优质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




资金面方面,从国内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房价趋稳,投机氛围减弱,股票市场获得居民财富和场外资金的配置也将是必然趋势,这些都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当然,市场短期出现震荡调整,及各种短期因素的扰动带来指数的反复。这都是市场生态的一种组成,但我们觉得目前优质资产的长牛慢牛逻辑具有坚强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强化的可能性,是很难被改变的趋势。




部分关注行业的长期机会展望




第一:金融业:




市场风险偏好和风格偏好下,优质行业龙头公司的价值重构在进行中。优质银行和保险估值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国内金融股基本面反转趋势出现,国内优质大行受益于不良率企稳和净息差见底,保险龙头将在较长时间内受益于保障型保险高增长和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




第二,消费属性行业:




长期而言,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消费升级的时代已经到来。消费升级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低品质消费向高品质消费转变,二是从商品性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而从短期逻辑来看,当前时点下消费板块的基本面正在出现显著的边际改善,一是2017年以来已经明显看到了居民收入增速的回升;二是过去两年房地产对于消费的压制开始解除,三是价格上涨从上游到下游已经开始了。




本轮经济复苏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在10%-11%之间波动,并无明显提升。但是传统消费行业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却加速增长,非日常消费品收入增速从2015年下半年6%回升至2017年上半年20%。背后的逻辑是,消费升级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消费升级,带来了需求的结构性爆发,拥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的龙头公司更加受益。这一趋势在众多传统消费行业体现的非常明显。




比如酒行业,2017年中报收入同比增长20%,利润同比增长25%,然而行业内部分化却非常大。品牌力强的次高端、高端酒最快,然后是有地域影响力、渠道能力强的地方龙头,其他公司收入增长接近于0。在同一公司内部,高端酒的销量也高于其他产品。原因就在于消费升级是本轮行业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大众消费对品质需求提升,推动了高端品牌的销售和品牌集中度提升。根据券商食品研究员调研,安徽省白酒的主流消费价格从80元左右迅速向120元左右跨越。




乳制品行业同样可以看到消费升级的影响。1)三四线城市乳品消费需求上升,三四线城乡液态类乳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近9%,成为拉动乳品消费规模增长的新引擎;伊利、蒙牛在乡县的乳制品销售增速高于公司整体。2)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提升,高端产品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控制力使得龙头的增长快于其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比如伊利股份的常温奶市场份额从2014年上半年26.4%提升至2017年上半年33.8%。




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崛起的基础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仅同比增长1.6%,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收入却分别同比增长了118%、56%,带动了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了15%,远超过行业数据。




消费总体将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情况,2017年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显著回升。自2012年以来,我国整体的消费增速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稳中向好,由10.7%持续上升至2017年二季度的11.0%。连续三个季度居民收入增速止跌回升对于提振居民消费具有很大的边际影响。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7年以来乡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的幅度更大,因此我们看到了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数据中,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行。




同时,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未来收入信心水平明显提升。根据央行调查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自2016Q3以来迅速提升,达到了阶段性历史高点,而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从2017年开始也出现了缓慢回升。消费意愿和收入信心的非同步上升说明了在恩格尔系数即生活必需品支出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消费意识的变化,最有可能的就是消费升级带动下的消费结构变化。




综上所述,一方面消费水平总体提高将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另一方面消费升级的意识也在不断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




除了日常大众消费品可以关注外,中长期而言,汽车、电子、医药医疗等行业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