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中国的数字经济》报告书分析称,“中国的数字化程度远超人们的预期,已经成为数字化投资和应用大国”。

      从一定意义上说,未来经济就是数字经济。主要原因是这样一个大势所趋无法抵御与阻挡:从线下向互联网线上转移,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是潮流,是现在与未来整个经济、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的必然趋势。这就决定了线上网络积累的数字数据异常重要。

      当整个经济金融社会都在网络上行走时,所有经济活动都将留痕留印,都将有迹可循,都将可及时分析与挖掘,进而随时掌握经济金融的发展轨迹,把握经济金融的动向与规律。而通过这些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就可以把控经济金融的发展。这是在线下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的。

       可以这样说,谁掌握大数据谁就拥有经济金融的未来,谁掌握数字经济,谁就把控住了未来经济金融制胜的法宝。

       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不仅仅改变的是经济实业实体,而且正在改变着整个经济金融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段时间被奉为经济学法宝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市场经济机制在中国受追捧程度非常之高。但是,此前,马云说过,大数据、云计算可能使得计划经济成为现实。此言一出,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反驳包括吴敬琏、王福重等。吴敬琏反驳道,就是大数据、云计算也不能搞计划经济。然后,后面的道理说服力并不强。

       我的看法是,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已。按理说,计划经济浪费、波动较少,计划经济也不能说效率就低。关键在于,长期以来根本没有能够准确“计划”的手段,如果能够准确计划或预测生产多少,生产什么,为谁生产?那么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好。今天,大数据、云计算似乎给了我们准确“计划”与预测的手段。到底最终如何发展,我们继续观察。

        谁掌握了数字经济谁将引领未来全球经济,这一点也不过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已经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与赞赏。

        数字崛起,还是拿数字说话。全球市值总额排名前20的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占据了七家,仅次于美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评选的今年“50大智能企业”中,中国同样占据七家,紧跟在美国之后。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规模从2011年-2013年的12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2016年的770亿美元,扩大了6倍以上,同期在全球所占比重也从6%大幅上升到了19%。在代表未来发展潜力的“独角兽”企业(企业价值超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数量上,中国达到89家,独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中国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摩拜和ofo两家企业市值总额甚至比2017年10月29日当日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的市值总额还高。阿里巴巴的金融子公司“蚂蚁金服”企业价值更是远高于韩国国内市值总额最高的金融公司KB金融。

        201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共计7.31亿人,移动电话用户共计6.95亿人,两者都远高于美国和欧盟加起来的总和。得益于此,中国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中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不到1%一跃达到了去年的42.4%。

       中国打出了“数字强国”的全新招牌。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中国的数字经济》报告书分析称,“中国的数字化程度远超人们的预期,已经成为数字化投资和应用大国”。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虚拟现实(VR)、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尖端数字技术领域。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副所长成政民(音)预测,“中国将会诞生更多足以引导世界市场的数字企业”。

       庞大的体量同时促进了技术的快速发展。被称为“中国版黑色星期五”的11月11日“光棍节”期间,中国网络购物和订单量可达平时的11-12倍之多,想要快速且准确地处理这些订单,必须发展出高速的网络结算技术。而技术的开发首先源自对工作效率的改进。麦肯锡介绍称,“用手机输入英语单词平均一个单词只需1.1秒,而中文单词平均每个需要1.6秒”,“为改进输入中文的不方便,中国的语音识别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

        互联网巨头以自主构建的互联网生态为基础进行大手笔并购,并积极进入新产业,也是推动中国数字崛起的原动力。阿里巴巴的金融子公司“芝麻信用”便是一个典型。芝麻信用推出了利用网络结算规模和移动支付记录等标准为用户进行信用评分的服务。百度积极投资开发帮助医生诊疗的对话型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腾讯则推出了微众银行、“美团”和“大众点评”等在线餐饮外卖服务。

       中国数字崛起如日中天。但不是没有隐忧。我最担心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监管部门与人员的思维方式已经落伍过气,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新经济的发展,他们必然按照传统监管思维方式来监管新经济,这必将把数字化新经济扼杀在创新路上,这是我们最为担忧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