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板块投资参考资料整理(V7-1711)

           2017年11月15日:第七版 

说明:本资料为信息类作品,主要对集成电路产业板块的有关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料长期跟踪,进行动态性、系统性的整理。

 

1 有关知识和概念

1.1 锂资源基础资料

1)碳酸锂作为盐湖和锂矿提取的直接产品,是其他锂产品的基础原料,是锂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锂是锂电池原材料的最主要部分,是整个电池产业链的上游。在自然界中,锂主要以锂辉石、锂云母及磷铝石矿的形式存在,也广泛分布于盐湖和海水中。目前锂资源提取主要来自盐湖及含量较高的矿石,海水提锂技术尚不成熟。在我国,锂主要从矿石中提取。

2)我国锂资源较为丰富,全球占比17%,包括盐湖及锂辉石、锂云母。由于我国盐湖分布在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开采条件恶劣,未实现大规模生产,产能释放时间较长,锂资源供应量每年的增长十分有限。

3) 我国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约为540万吨,锂盐湖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0%。由于开采环境的优势,青海盐湖产量增长显著于西藏。2017年国内盐湖提锂的增量约6000吨,明后两年的增量超过1万吨,总体将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

1.2 动力电池基础资料

1)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整个产业链如同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中:电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在整车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并且动力电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性能。从2014年开始动力电池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加大产能的投入。

2)国内动力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电池。三元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标准电压更强、电芯占空间更少。同时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三元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储能强于传统锂电池,锂电池每月衰减3%的电量,而三元电池反复使用后每月衰减力度仅为1%至2%。

3)动力电池电池包的组成主要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实现对电芯的管理,以及与整车的通讯及信息交换。BMS作为连接二次电池与用电器之间的重要纽带,将电池或电池组的监测及管理集于一体,从而确保电池或者电池组的安全可靠,并以最佳状态输出动力。BMS可以实现对电池的实时监控、自动均衡、智能充放电等重要功能,在有效保障电池安全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电池剩余电量的监测,是动力电池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对于电动车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BMS对于动力电池而言,最核心的三大功能为电芯监控、荷电状态(SOC)估算以及单体电池均衡。通过合理设计并配置BMS,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还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幅度在20%以上。

4)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安全问题频发的关键原因,除了电池本身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缺陷,更大程度上在于BMS模块的设计缺陷以及工作稳定性不佳。目前,动力电池评价主要包括电池单体、BMS、电池系统和外壳四大部分,评价关注点在于基本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BMS成为电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动力电池发展将走向多元化。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掌握了动力电池技术就等于拥有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优势。市场对电池最关心的关键指标集中在五大方面:安全稳定性能、循环寿命、耐宽温性、充电速度和能量密度。

1.3锂电池产业链基础资料

1)在锂电池产业链划分上,上游是锂电池材料所需的矿产资源,中游为锂电池生产厂商,下游则主要是锂电池配套应用领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工业储能等。

2) 在上游锂电池原材料构成上,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组成。

3)从锂电池材料及电芯方面看,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它决定了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大小,正极材料在电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40%以上,因此它也决定了锂电池成本的高低。

目前已经市场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产品。国内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主流的有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以比亚迪为代表,三元材料以特斯拉为代表。

钴是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中国钴金属资源量约为140万吨,但绝大多数为伴生资源,品位低生产成本高。中国的钴资源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满足。由于不能掌握钴资源,中国的钴酸锂生产商完全暴露在高钴价格之下,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削弱。

三元正极材料(NCM)结合了镍、钴、锰三种元素的特性,相比传统正极材料优势明显。三元材料尤其是NCM
拥有高比容量、高标准电压、高压实密度以及优良的低温性能等优点,且随着掺杂包覆改性和湿法隔膜涂覆的发展,其原本倍率性能差、热稳定性差、存在阳离子混排等缺点也有望得到解决,未来将逐步替代磷酸铁锂、锰酸锂等传统正极材料。三元锂电池将是新能源未来大趋势所在,而三元正极材料尤其是国内较为主流的NCM 有望率先扬帆起航,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4)负极材料技术与市场相对均较为成熟,成本比重最低,占10%左右。目前已经实际应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

目前钛酸锂电池正在打破以石墨烯为负极的传统电池技术路线,改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钛酸锂电池有着显著特点,如快速充放电能力强,充电倍率高等。

5)电解液在电池中是作为带动锂离子流动的载体,对锂电池的运行和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解液构成中,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约占电解液总成本的50%左右。

6) 隔膜占锂电池成本比重仅次于正极材料及电解液,技术壁垒最高,目前隔膜在我国的技术仍需提升突破。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企业主要以干法为主,而湿法工艺在热稳定性、与电解液浸润性及热收缩性等方面优势明显,更能满足动力锂电池需要,因此随着动力电池的需求爆发,湿法替代干法的趋势已经逐步明朗。

1.4 锂电池行业基础资料

1)锂离子电池产业从9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大约30年时间,这个行业从日本垄断,到日韩争霸,到现在中日韩三足鼎立,现在逐渐开始向中国垄断的方向发展。

2)锂电池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和锂电储能三大领域。动力电池是指为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池,目前几乎全部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锂电池。

3)由于我国企业在生产管理、工艺控制、生产自动化方面还与日本、韩国有一定的差距。据锂电池行业人士介绍,日本电池生产线大约有200个左右的质量控制点,整个生产流程都在湿度严格控制的环境中完成,最大程度避免了水分的影响,而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受到成本、条件的影响,质量控制点一般仅有20个左右,好的企业才能达到50个,控制程度还有较大的差距。

4)笔记本电脑电池是中国锂离子厂商的另一大软肋。笔记本电脑电池相对安全性、品质一致性和其他指标方面要求很高,是各种锂离子电池中技术门槛最高的品种,也是利润率最高的种类。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许多锂离子电池厂商都无法进入笔记型电脑电池领域。中国锂离子电池厂商生产笔记型电脑电池没有优势,原因在于笔记本电脑电池品质要求甚高,无法靠“半自动化”生产来满足,所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无法体现。

5)在众多板块中,电池板块涉及多个方面题材,包括环保题材、稀有资源题材、以及业绩增长题材,微电池发展已经成为电池发展方向的另一个标志。

6)2016年竞争格,全球十强锂电池公司,日本有两家:松下和索尼,韩国有两家:三星和LG,剩下全部是中国企业,其中比亚迪是中国的老大。2016年的全球TOP20锂电池生产厂家,中国有15家,日本有3家,松下,索尼,AESC,韩国有2家,LG和三星。

 

2 行业发展前景情况

2.1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锂电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时代。严重的环境污染倒逼绿色电池的研发与应用,而锂电池同时具备能量密度大、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目前最先进、最有商业前景的绿色电池。从市场层面来说,开发与推广应用锂电池是全球共识,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孵化了多家高速成长的公司。从政策层面看,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绿色上牌通道、技术创新、政府采购与征收燃油税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推动锂电池发展步入快车道。

2.2 根据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测算,“十三五”期间,国内动力电池总需求在170Gwh左右;电子数码产品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速比较稳定,预计消费电池总需求为100Gwh左右,加上储能消费电池总需求为30Gwh左右,合计超过300Gwh。这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锂电池需求年平均增速将达到25%以上。锂电池行业相关公司的发展势头仍将得到延续,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也将继续受益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长。

2.3 中泰证券研报预计,到2020年,车用三元材料将达20万吨,年均增速将达到54%。工信部预测,2018年三元电池的出货量有望首超锂电池,成为续航电池的主流材料。三元电池产业有望迎来加速增长,进一步占领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国内锂电池与材料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继续存在,中高端产品包括三元动力电池等有望继续供不应求。

2.4 政策力推,中国已成为锂电材料大国。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负极、电解液占全球份额超过60%,正极和隔膜占比接近50%,具备发展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基础。行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大力推动,14 年起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行业开始从理想走向现实。展望未来,根据政府规划2025 年销量300 万辆,以40 度电/辆测算,正负极产量将在2015 年基础上增长3 倍,隔膜增长4 倍,电解液增长2 倍。随着锂电池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替代铅酸市场空间同样巨大,尤其是在储能和电动自行车市场。

2.5 预计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投资规模1655亿元,消费锂电池142亿元,储能锂电池360亿元,合计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未来4年设备投资复合增速48%。考虑到动力锂电池产业政策,可穿戴设备及VR产品对消费锂电池的进一步带动,以及储能锂电池技术突破价格下行带来的新的市场空间,预计锂电池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超预期。

2.6中金公司认为,受下游需求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因素推动,优质电池等产品将保持高增长。2016年至2020 年,(中国)锂电池与四大材料对应的需求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其中锂动力电池需求量由28Gwh 增长2.2 倍至89Gwh,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

2.7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正在出现的超大型的锂电池工厂,让电池大部分新产能集中在中国,中国锂电池产能在2020年将占全世界的62%。

2.8锂电设备行业将出现“整线化、标准化、全球化”三大趋势。预计2020年我国锂电设备规模约210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约17%。

 

3 有关政策支持情况

3.1  2016年8月5日,工信部发布《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出要推动电池工业向绿色、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方向发展,需要加快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及先进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新型一次电池、新型铅蓄电池和燃料电池。

3.2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及其上游的电池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兼并重组将加速。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带动,多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预计2016年仍将实现净利润数倍成长。目前来看,动力电池仍然是各路资本关注的焦点。

3.3  2017年3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整体规模目标: 电池产业到 2020 年达到总产能超过 1000 亿瓦时,并形成产销规模在 400 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产品性能目标: 到 2020 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 300 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
260 瓦时/公斤、成本降至 1 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30℃到 55℃,可具备 3C 充电能力。到 2025 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 500 瓦时/公斤。

 

4 行业发展有关情况

4.1 有关数据统计

1)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51.7万辆,销量50.7万辆,分别增长51.7%和53%。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锂电池行业在2016年也拿出了一份抢眼的业绩单。

2)据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38%,欧盟国家、挪威和瑞士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达到32627辆,而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为23703辆。其中雷诺Zoe凭借价格和续航里程优势,销量占据第一位。一直以来,欧洲消费者坚信,柴油车型是汽油汽车的最佳替代品,电动汽车迟迟难以被接受。但如今这种观念开始发生改变。

3)2017年6月26日,在下游动力电池销售回暖及上游碳酸锂和钴材料成本上升推动下,三元材料开始提价。近一周三元材料523NCM主流成交价相比上周每吨涨5000元至10000元。中金公司预计,今年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车销量增长有望带动三元锂电池的需求量,推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增长。

4) 8月18日,起点研究发布2017年上半年锂电池行业发展调研报告,2017上半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约16GWH,宁德时代、沃特玛、比亚迪出货量分列前三。动力电池在整个锂电池市场占比由2016年43%提升到55%,锂电3C数码类占比由2016年的52%下降为41%,储能电池占比变化不大,但总量提升。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总量为27.39GWH,按正极材料分,磷酸铁锂占比最高为60%,三元占比第二为34%,锰酸锂及其他比例为6%。2017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9.5万吨,同比增长51%,行业仍高速发展,厦门钨业、湖南杉杉、天津巴莫分列前三名。

  负极材料方面,2017上半年整个市场出货量6.6万吨,同比增长36%,贝特瑞、上海杉杉、江西紫宸出货量继续占据前三名。

  电解液方面,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市场出货量约4.5万吨,同比增长13% ,天赐材料新宙邦、国泰华荣分列前三名,行业集中度较高,并正进一步提升,主流厂商都在研发新型锂盐FSI等。

  隔膜方面,2017上半年中国隔膜市场出货量超过6万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需求旺盛,湿法隔膜市场份额、产能持续提升,湿法隔膜仍供小于求,星源材质,上海恩捷,沧州明珠分列前三名。

5)截止到10月31日,锂电池板块亮出的三季度成绩单,无愧于2017年“最火板块”这一称号。上证报资讯统计发现,80家涉足锂电池的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盈利过亿元的公司数量达到52家,比亚迪天齐锂业等5家公司更是超过了10亿元,整个行业迎来了大丰收。

4.2 产业方向和趋势情况

1)凭借能量密度等多方面优势,三元正极材料已经成为动力电池未来主流路线。目前中国三元正极电芯已经可以实现200 瓦时/公斤,而特斯拉model3
的新一代NCA 电芯据报道已经可以达到300 瓦时/公斤。据赛迪顾问预测,采用三元正极的动力电池占比将从目前14%提高至2020 年的43%。以此测算,2017
年中国高端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有望突破3 万吨,而实际产能仅2 万吨,供给存在不足。

2)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是70%与25%。从2016年来看,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开始显现,率先改投三元锂电的企业有望受益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需求放量。数据显示,2016年,三元材料产量增长50%左右。研究机构莫尼塔预期,2017年三元锂电产量同比增速为110%至120%。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投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企业明显减少,这使其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上涨困难。自2016年4月以来,碳酸锂跌幅达到30%。2017年1月,一些企业提高碳酸锂报价1000至3000元,但市场并没有成交。

4)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为代表的磷酸铁锂“大佬”将扩张三元锂电产能。比亚迪2017年将新增三元电池5-6GWh。而未来两年,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和三元产能占比,将从现在的2:1逐渐趋向1:1。成飞集成下属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拟建设年产50亿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卓能股份旗下子公司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广西扩产50亿安时三元动力电池项目。

 三元电池扩张也给上游四大关键材料带来变化。在正极材料领域,为了提升能量密度,三元材料将不断向高镍化发展。用于高镍三元材料的氢氧化锂,成为国际锂业巨头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包括FMC、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众和股份等国内外锂业企业也开始在氢氧化锂领域展开新一轮布局。

在电解液领域,三元动力电池高镍化将带来新型锂盐添加剂LiFSI的广泛应用。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国内主流电解液厂家在积极建设LiFSI产线。

5)氢氧化锂可以采用锂辉石制取,也可以使用碳酸锂转化。电池级的氢氧化锂对纯度要求较高,有一定技术门槛。受全球三元电池占比提升的影响,去年国际市场上氢氧化锂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在价格上也出现了价格垂直式上涨。

  2015年,我国生产氢氧化锂2.2万吨,同比下降4.55%,预计2016年氢氧化锂供给维持稳定,变化不会太大。国内扩产方面,赣锋锂业新增年产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预计2018年开始放量;天齐锂业投资建设年产2.4万吨项目,预计2019年投产,产能增速有限。在现有的政策驱动路径下,氢氧化锂需求有望快速增长,而未来氢氧化锂的供给仍然趋紧,或推动价格平稳上涨。

6)有分析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电池品质、能量密度、安全系数等,同时电池制造也朝着信息化、稳定化等方向迈进。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技术创新、生产自动化、管理规范化,加快推进电池智能制造步伐,推动我国电池产品进入更高端市场,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池高品质的要求,而非一味地扩大产能,重产量而不重质量。

7)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走在将固态电池商业化的路上,国内多家电池企业也已经开始或者即将量产固态电池。全固态锂电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其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液,搭载全固态锂电池的汽车的自燃概率会大大降低。

4.3 行业近期运行总体情况

1)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产能排在前列的有比亚迪、力神、宁德时代、万向、国轩等厂商。盖世汽车网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比亚迪装机量64837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7.32%,力神电池装机量37237辆,市占率达到9.95%,两者分别排在当年装机量的第一、二名。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说,目前,动力电池领域全球竞争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个国家,日本因技术路线演进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在此三巨头中已相对淡出,竞争最为激烈的主要是中国和韩国。

2)国轩高科认为,2017年将进入中国动力电池洗牌年。一方面,动力电池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弱小企业本身就有被淘汰或出局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主管部门提高了对电池安全、质量、性能的要求,加剧了未能达标的产品和企业被抛弃的可能性。方建华称,预计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弱小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行业竞争壁垒会越来越高。洗牌后,高品质动力电池的市场前景引起机构的关注。

3)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厂家在市场份额,营业收入和利润上全面压倒日韩的时代将会到来。其中宁德时代有可能在2017年取代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的锂电池厂家,

2017年5月,宁德时代宣布和国内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海汽车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这给主要给自家电动车供应锂电池的比亚迪带来比较大的刺激,比亚迪目前也在考虑开始外销电动车锂电池,扩大销售额,否则其锂电池业务被宁德时代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4)锂电池企业业绩出现集体缩水。2017年上半年,包括多氟多国轩高科比亚迪在内的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有所下滑,背后除了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及产品提标改造带来的影响外,新能源领域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5)我国动力电池研发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一些国产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颇有竞争力,但依旧无法超越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国际顶级电池品牌。

6)动力电池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存在技术路线多样化,标准、工艺不统一,智能制造水平不够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在各国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布局的关键期,我国必须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助力动力电池夺取优势。

7)目前新能源市场“拿来主义”盛行,低质竞争显现。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51.7万辆,但截至2016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已达120Gwh,可满足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2016年底工信部提出8Gwh的标杆企业产能推荐标准,旨在以高标准引导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抑制低端产能,却被错误理解为产能门槛。

8)今年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或将会达到180GWH-200GWH,但销售量不会超过40GWh。动力电池市场产能结构性过剩日益深化的局面,并未影响各大电池厂商的扩产热情。

而各大电池厂商扩产的底气,一方面在于对动力电池市场发展的良好预期,以及高端动力电池产能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行业现状;其次动力电池市场已进入关键转型期和集中爆发期,产业竞争白热化,淘汰加速,给予中小企业和新进入者机会也越来越小。

4.4 有关投融资情况

1)据统计,2016年锂电产业链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投资额最多。动力电池和正极材料投资规模较大,受市场需求和单体项目资金需求影响,对资金拥有较强的依赖性。以动力电池1GWH为例,其所需的资金投入在8亿元以上(国产设备产线),体量之大非动力电池企业自身能够完成。

  与投资并行的是频繁的并购。2016年国内锂电产业并购项目近60起,并购案例类型主要围绕产业上下游整合和跨界收购展开。由于锂电池原材料和设备企业均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更易成为并购标的。

2)2017年动力电池新增投资预计仍将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加上2016年新增千亿投资未完成的订单,锂电设备生产厂家今年普遍不愁订单。

3)5月初,比亚迪宣布将在厄瓜多尔投资建设纯电动大巴工厂。这是比亚迪计划在南美洲建立的第二座电动大巴工厂,也是比亚迪继美国、巴西、匈牙利、法国等地之后建设的第五座海外大巴工厂。数据显示,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加速落地,国内长安集团、一汽集团等企业都在海外布局中多点开花,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都有组建工厂。

4)据不完全统计,二季度以来有近20家上市公司以并购、自建、增资等方式“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的“新兵”。随着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珠海银隆登陆A股市场的脚步渐行渐近,资本市场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并购重组未来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4.5 电池材料生产情况

1)《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量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51.4%。其中LFP产量5.7万吨,NCM产量6.1万吨,LCO产量3.5万吨,LMO产量0.9万吨。

在全球市场竞争方面,日本和韩国企业正极材料以三元材料为主,中国也在逐渐开始使用三元材料。国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韩国企业优美科和L&F两家,日本企业日亚化学和住友金属两家,都是三元材料为主。

2)负极材料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其集中度较高,产能由日本向中国转移比较明显。目前负极材料以碳素材料为主,占锂电池成本较低,在国内基本全面实现产业化。从区域看,中国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产销国,动力电池企业采购负极主要来自于日本企业。

2015 年,全球负极材料总体出货量为11.08 万吨,同比增长29.59%。其中中国负极材料的出货量达到7.28 万吨,同比增长41.1%,占比高达 66%。

3)电解液市场,我国在国际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四家,日本的三菱化学和宇部兴产,韩国的LG化学和旭成化学,但是这四家份额都在不断下降。

国内电解液的领头羊新宙邦,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增长70.1%,净利润2.56亿元,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该公司是三星和索尼的优秀供应商。国内第二大电解液生产商广州天赐,2016年营业收入18.37亿元,增长94.25%,净利润3.95亿,增长296.87%。国内第三大电解液生产商华荣化工实现营业收入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3%,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51.47%。

4)四大核心原材料,有三个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或者说自主化,还没有实现完全国产化的就是锂电池隔膜。隔膜的成本在锂离子电池中占大约10%左右。2015年的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的产业格局:日本旭化成还是世界第一,不过份额从29%下降到了18%;日本东燃化学世界第二,份额从23%下降到了14%;第三名换成了异军突起的韩国企业SK,份额12%;美国Celgard排名世界第四,市场份额从23%下降到了10%。与此同时,中国隔膜厂家也快速崛起,星源材质发展最快,从2%上升到了7%,中科科技5%,金辉高科4%。星源材质也是全球第一家同时掌握了干法和湿法两种隔膜制备技术的企业。

 

5行业重要会议、活动和事件

5.1 2017年4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3批)》,共包括87户企业的634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85户企业505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21户企业128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户企业1个型号。201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累计发布3批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105户企业的1020个车型。

5.2 2017年5月初,工信部发布了今年第4 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共有453款新能源汽车入围。天风证券分析认为,尽管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持续回调,但行业发展依然有条不紊。第4批目录如期发布,车型数量进一步丰富,而境内外产业资本和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链条的投资也进入高强度期,继续坚持认为行业大趋势拐点正在来临,汽车电动化浪潮将在今年开始实质性进步,建议投资者建仓具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以及符合技术趋势的细分领域优势企业。

5.3 6月份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液化气一氟甲烷、二氟甲烷取代电解液,分别让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零下60℃和零下80℃还能保持高效运行。

5.4 据媒体报道,2017第一届钛酸锂电池产业链专题讨论会7月6日上午在无锡开幕。

5.5 8月17日-18日,由锂电大数据、起点研究院主办的2017(第六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生态峰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峰会将集中展示新能源汽车在整车、关键零部件、车辆运营等上下游产业链领域的发展成果,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资本动态、技术热点、商业模式等。

5.6 2017年10月份,日本东芝公司日前宣布开发出新一代电动车专用锂电池,快充仅需6分钟。传统电动车锂电池快充30分钟也只能充到约80%的电量,新一代锂电池快充仅需6分钟就能充到90%的电量,且在零下10度的低温环境下仍能快速充电。

 

6 行业细分及相关个股情况

6.1 行业细分及相关个股情况

锂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共116家,相关个股按行业细分情况:

1)锂电池上游为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和冶炼环节。上游环节所涉及的资源包括锂、钴和石墨,这些资源主要用于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上游环节中龙头公司: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2)在正极材料方面龙头公司:比亚迪国轩高科万向钱潮

3)三元正极材料龙头公司:当升科技杉杉股份金鹰股份

4)负极材料方面龙头公司:杉杉股份中科电气

5)电解液领域龙头公司:新宙邦天赐材料江苏国泰

6)隔膜方面龙头公司:沧州明珠胜利精密

6.2 相关公司优势和特点

1)万顺股份:以铝箔、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为“三驾马车”多元化发展,积极布局电池箔、锂电池用软包装箔、超级电容池箔的研发和应用。

2)江特电机:量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制造工艺已申请专利。

3)力合股份:投资和实业双轮驱动,2018 年前最大看点在锂电设备。

4)星源材质:是国内最大的隔膜生产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掌握了干法和湿法的生产技术。

5)东方精工:收购的普莱德是国内电池Pack的主要厂商,其最大客户为北汽新能源

6)国轩高科:是国内唯一满足2017年《动力电池规范条件》的电池上市公司,行业门槛的提高将助力公司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5月31日午间公告与北汽新能源签订总金额18.75亿元的2017年度大合同,内容为2017年5月至12月分批次交付总计5万套三元动力电池组。

7)先导智能:是国内锂电自动化设备龙头企业,也是国内较少能够提供卷绕机和叠片机,实现锂电高端设备进口替代的企业,公司同时给松下、索尼、三星、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等高端客户提供产品。目前公司拟通过并购切入锂电后端设备,并积极扩产,以充分享受锂电行业高景气度。

8)赢合科技:最近几年动力电池企业对生产设备提出了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和无人化、信息化、可视化的要求;赢合科技开创了从锂电池前端的上料搅拌,至后端的电池自动化注液组装等基本涵盖了整条动力锂电池生产线的“交钥匙”,这在国内设备领域实属首例。目前该产线已应用于国轩高科,并获得认可。

9)格林美:具备全产业链战略布局的公司。公司通过多年努力,已将正极材料产业链全部打通。在钴价格上行通道以及正极材料产业链供给紧张的情况下,公司的优势凸显,盈利能力大幅增强。同时公司还拥有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未来所规划产能将在原料自供以及优质客户资源的双重保障下得到大幅释放,业绩高增可期。

10)华友钴业:一家具有钴资源的前驱体公司。公司是全球钴产品的领先企业,目前已打造“钴资源-钴盐-前驱体”产业链,前驱体定位高端,2万吨产能有望于今年全部释放。届时有望通过高技术、高产量、低成本优势快速开拓下游客户,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11)澳柯玛:子公司澳柯玛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12)杉杉股份: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13)维科精华: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锂电、太阳能垃圾发电;
    14)中信国安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15)中国宝安: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

16)上海普天:公司将在上海重点建设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

17)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

18)东旭光电:收购申龙客车,使公司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自身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可为申龙客车的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形成“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闭环。
    19)西藏城投:坐拥世界第三、国内第一储量的碳酸锂资源 。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龙木错盐湖和结则茶卡盐湖矿区资源(公司与关联企业上海北方企业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的方式分别取得了西藏国能矿业公司41%、20%的股权,系第一大股东),盐湖碳酸锂 储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20)丰元股份: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材料及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导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公司磷酸铁锂规划产能为10000吨/年,分两期进行建设,厂区占地7万平米,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
    21)西藏矿业: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材料及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导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公司磷酸铁锂规划产能为10000吨/年,分两期进行建设,厂区占地7万平米,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

22)赣锋锂业:是国内深加工锂产品行业龙头,金属锂市场份额占全球30%以上。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锂盐加工生产线。公司拥有优质上游锂资源,积极抢占稀缺资源。锂资源主要来自盐湖与锂辉石:在盐湖上,公司涉及Cauchari-Olaroz 、Lithium Nevada 和Mariana等。在锂辉石上,公司涉及Mt Marion、宁都河源锂辉石矿和爱尔兰Black stair锂辉石矿。

23)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拥有的位于西澳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固体锂辉石矿,公司掌握了大量优质锂矿资源,拥有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矿石提锂产能,是全球领先的锂产品供应商。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林布什锂矿的总资源量为1651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833万吨;锂矿储量合计为8640万吨,氧化锂平均品位2.4%,折合碳酸锂当量500万吨。公司已拥有超过3万吨的锂产品精深加工规模,还有正在澳洲建设年产能规模达2.4万吨的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国内加工基地仍在继续进行自动化改造和产能达产提升行动,持续挖掘公司产线潜能。

24)多氟多:自主研发的六氟磷酸锂在2010年打破了日本的垄断,随后返销至日本、韩国,成为LG、PanaxEtec以及日本相关企业的供应商,2014年成功进入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供应商体系,已经连续几年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此外,多氟多还推出的三元锂电池,先后为东风、上汽通用五菱、吉利、众泰等整车厂供应。

25)当升科技: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车用动力高镍多元材料,并于2015年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配套适用于欧、美、中、韩等世界著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高镍多元材料在生产工艺方面要求高,难度大,其中金属杂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良品率、稳定性,公司目前已能将金杂的含量控制在ppb级个位数,该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高镍多元材料的部分性能,例如循环性能方面已远超国际竞争对手。

































































































































































































































































26)新宙邦:公司是唯一一家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作为核心主营业务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与江苏国泰杉杉股份、天津金牛等同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目前,国内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的国产化率超过80%。公司在日韩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索尼、松下、三星SDI等国际电化学龙头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其中,三星SDI是公司第一大客户。
    27)科泰电源:公司此前入股的捷星新能源的核心产品为动力锂电池系统,PACK系统(含锂电池)+BMS系统,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成为包括一汽客车和江西安源客车等多厂家电池系统的一级供应商。
    28)雅化集团:子公司国理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基础锂盐生产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有锂精矿、氢氧化锂、高纯碳酸锂、磷酸二氢锂、锰酸锂及锂系列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东、印尼等国,在国内也拥有一批大型优质长期合作客户,实现了从矿山开采到锂电新材料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