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于8月25日突破站稳3300点之后,至10月13日,共30个交易日,一直在3400点一线进行区间震荡整理,投资热点显得比较分散。


一些分析人士由此担心行情不可持续。笔者认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震荡行情与历史上的震荡行情已有很大不同。


2015下半年以来,金融整顿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进行摸排整顿,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精准稽查,风险资产、制度短板和相当一部分违法犯罪活动得以暴露,依法查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金融风气显著改善。


证券期货机构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按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一肩挑两头”,在充分了解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对其提供专业服务,降低了市场系统性风险。


证券期货交易所加强一线监管能力建设,及时扑灭风险苗头,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今年以来,证监会稽查系统建立了“集团化”办案模式,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重点案件,形成了较强的震慑效果。


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履行到位,监管机构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消除了大量“浮躁操作”,挤压了“自娱自乐”空间,金融运行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股市波动率大为降低,两市平均市盈率较低,成交量中的水分被挤掉,是股市运行质量提高的突出表现。


在金融整顿的背景下,股市价值投资理念增强,价值投资力量壮大。2016年3月以来,虽然大盘指数涨幅并不大,但是一批业绩良好、内部治理规范、持续发展力强、注重分红的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升,其中金融、家电、医药等蓝筹股表现突出,一部分新经济类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也很好。


与此同时,一些习惯于讲故事、造概念的上市公司业绩滑坡甚至严重亏损,其“注水的估值”受到“残酷纠正”。


可以说,无论从政策措施、监管环境方面,还是从投资者价值取舍、趋利避害的行动看,还是从上市公司规范化建设的因素看,过度的概念炒作已无前途。


很多人注意到,有的机构试图继续打着“国家政策”的名义炒作相关板块股票,结果是频遭“棒喝”。证监会强调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其中就包括打击这种绑架国家政策进行炒作的现象。


目前,股市投资的新旧新力量相互交织,有时还会有所冲突,体现在盘面上就是热点不够持续,行情不能势如破竹,显得有些“纠结”。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随着概念炒作继续退潮,近期看似热点散乱的状况会发生改变。


笔者认为,有业绩、可持续、管理强、重回报的上市公司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也应当成为投资者重点持有的标的。


无论传统蓝筹公司,还是创新类公司,还是“成长在路上”的准蓝筹公司,都要坚持“业绩为王”这个根本原则。“即将到来的业绩”也是投资买入的理由,只不过,这一点更加考验投资者的眼光。


作者系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