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聚焦













01







发改委投资司日前召开促进民间投资推广PPP模式等工作座谈会,山西、天津、陕西、大连等地方分别介绍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制定PPP三年滚动计划、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的经验。













02







工信部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通过一系列措施和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民营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













03







中铁总:截至10月底,全国铁路今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56.4亿元,全年可确保完成8000亿元投资目标;铁路客货运量双双大幅增长,截至10月底,国家铁路旅客和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9.4%、13.3%。











04







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再那么有效。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到变化,对传统政策手段形成依赖,长期踩油门而不敢放松,可能带来巨大的资产泡沫,更严重的是市场资源错配和监管缺失,导致市场风险频发;市场疑虑不断加深,可能演变成信心危机。











05







财政部称,第四批PPP项目申报筛选注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优先支持国务院确定的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县的项目,优先支持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消费安全、智慧城市和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幸福产业的项目。














世界风云











01







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失业率将降至4%下方;日本汽车企业将在美国扩张;降低企业税将使美国具有竞争力;税改完成之后,将处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改革。













02







美联储主席耶伦向特朗普递交辞呈,称一旦鲍威尔宣誓就任美联储主席,她将辞去美联储主席和理事职务。她对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进步感到“欣慰”,承诺向鲍威尔“平稳过渡”。美联储主席在任期一结束就退出理事会已经成为一个传统。











03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目前还没有看到资产泡沫;QE项目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各种情况;就业增长将最终推动通胀达到目标水平;QE项目的再分配取决于市场状况,并将继续下去;数字货币的发展应该受到央行和监管机构的监管;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网络风险增加。
















04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大胆的货币宽松措施正在令通缩思维松动,将继续与日本央行密切合作。












大行研报











1






国泰君安:周期将迎来收官之战







市场对周期的预期已降至冰点。




第一,从基本面角度,当前商品市场表现出较为极致的悲观预期。以螺纹钢期货为例,有两个特点:(1)当前期货的贴水幅度仍然较深,相比于债市中蕴含的经济的乐观预期,商品市场显得过分悲观;(2)远期品种比近期品种贴水更多,反映期货市场对于长期经济更为悲观,而这与市场对于经济前低后高的预期刚好相反。




第二,从交易的角度,市场对于周期的追捧热情开始淡化甚至已触及年内五波走的阶段性低点。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周期的预期已降至冰点,过分的悲观预期为收官奠定基础。




供需预期双重改善,第五波周期或就在当下。前期“预期 交易”双重改善的消费品行情已步入尾声,供需预期双重改善的周期将迎来年内收官之战。









2






申万宏源:稳中向好是2018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





2018年支撑A股估值的因素将由业绩高增长,部分转变为无风险利率下行和改革预期提升风险偏好。基于申万宏源策略的分析框架,影响估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基本面趋势,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综合业绩和估值两部分分析,我们认为稳中向好是2018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




风格判断的基础是相对业绩趋势,2012-2015Q2创业板相对沪深300业绩增速不断向上,构成3年创业板牛市的基础。2015Q3至2017Q3沪深300业绩相对占优,也强化了价值股结构牛市和“A股美股化”的进程。展望2018年,尽管中小创外生业绩的正贡献将逐渐消失,总体业绩增速回归内生增速,同时商誉减值的压力仍可能边际提升,中小创业绩增速下滑仍是大概率。但与非金融石油石化相比,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业绩增速的下滑幅度将可能更小,相对业绩趋势将重新占优,成长终归来。




2018是政策性主题大年。总体稳中向好,成长龙头终归来,“制造”和“创新”将是2018年的主线。









3





平安证券:大资管开启新征程
 



上周末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针对资管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以及刚性兑付等问题设立统一标准规范,从而打击资金空转套利和有效防控风险,以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市场等待多时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指导意见发布之后,三会在资管领域的细则有望加速出台。大资管领域将从无序竞争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规范和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指导意见》的发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发了各方资金的大量关注,新规内容大致在市场预期内,因此整体市场解读较为中性,并且由于预期内和较为充分的调整期限,我们预计短期内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为有限,但后续的各监管部门的配套细则值得市场跟踪关注,政策预期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将再度加码。




综合来看,权益市场率先进入严监管时代,资产定价的调整较为充分,后续新政压力低于房地产市场以及债券市场(证监会十九大表态仅为加快对外开放以及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的政策利好),并且收益率表现优于其他大类资产,存量流动性占优格局持续。




我们仍明确看好市场下一阶段的表现,维持“慢牛”格局的判断。









4





东吴证券:短期承压,先做好防御准备









短期市场开启调整模式,使投资者操作难度加大,稳健者宜控制仓位谨慎为主,选择低估值蓝筹标的 细分行业龙头虽可平滑波动加大的冲击,但也要切忌追高,耐心等待低吸机会或更主动。


  


临近年底市场持续承压,大小非解禁 年底资金面收紧 两融余额新高增量受限等负面因素接踵而至;茅台等短期加速狂奔的白马股回调引发了相关股避锋芒式退潮,白马股内部也在分化。总体上,鼓励价值投资对题材炒作(炒小炒新炒差炒消息)持遏制态度,但也不意味着就纵容部分龙马慢牛变成疯牛,资金溢出高估值股抱团绩优龙马股虽然已成趋势,但过分追逐拔高估值 透支业绩也并非理性投资,因此适当整固确有必要。




但要看到的是,在市场体量增大后大多数非成长股个股已难享指数上涨红利,反之少部分代表国家利益的“大而美”核心资产 “高富帅”新科技蓝筹在成为稀缺投资品后,被资金追捧而享受估值溢价的趋势已难以改变,短期波动仅会影响上行速率和斜率,但难改其上行方向。


  


大资金的抱团取暖使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慢牛得到强化,其对资金的虹吸效应不容小觑;新设基金 外资等大机构主导的资金更崇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安全度,其投资风格正在重塑市场新的博弈体系和风格,个股围绕业绩 成长性 政策受益度重新排序仍在重构,IPO 强监管常态化下小市值个股稀缺性下降,大多数失去成长性股将持续被边缘化。短线在恐慌情绪引发的抛售告一段落后,市场再次大幅下跌空间有限,不宜对后市过度悲观,在投资者人气 情绪面改善 技术面寻到新支撑后,应有修复性行情再现。策略上重视资金安全度,在做好防御后再择机进攻,不宜对基本面 流动性恶化的个股深度参与。




智慧投资

















参差多态










“金融周期”隆重登场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来源:光大证券



















首提金融周期,健全双支柱调控







重要会议明确要求,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门在专栏4讨论了这一问题。其中指出,以往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周期,以CPI为锚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会忽视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应当更关注金融周期的影响,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以应对。




这一论断与我们一以贯之的金融周期研究框架十分吻合,系统性论述见彭文生著作《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我们早在2015年初《金融周期看经济》中就指出,传统的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主要在于平抑经济波动,保持物价稳定是央行的首要目标,但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货币非中性,货币与金融不仅影响物价,还通过影响经济结构而影响实体经济增长。要超越一般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在金融周期的框架下来分析中国经济,同时指出我国的金融周期处于高位。




在2015年半年度展望中我们再次强调,金融周期最核心的两个指标就是信用和房地产价格。前者代表融资条件,后者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而房地产又是信贷的重要抵押品,两者相互依存,导致顺周期自我强化的特征。而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叠加时,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幅度都会放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而“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是金融周期接近顶点时理想的政策组合。这些论断均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体现。




在2016年一季度总量复苏几近“完美”、“周期王者归来”呼声高涨时,我们再次在《非典型经济周期》报告中指出,信贷 地产的金钥匙刺激总需求,背后是宏观审慎监管放松和债务重组带来的信贷大幅扩张,虽然有利于稳增长,但加剧了上半场累积的房地产泡沫和债务问题,只是把金融周期下半场的调整往后延缓。




在2016年半年度展望《拥抱逆周期》中,我们继续指出,金融周期上半场,信贷与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导致信贷错配,结构恶化,使得货币放松对总量的刺激越来越吃力,最终不可持续。我们提出拥抱“逆周期”,宏观政策应该回归“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组合,“紧信用”有利于打破信贷与房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稳定金融风险,随着信贷条件收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应采取“松货币、宽财政”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这样的组合将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调整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




而在今年三三四监管风暴过后,对监管是否会来去匆匆莫衷一是时,我们在2017半年度展望中指出,金融严监管是金融周期接近拐点时的必然现象,严监管不仅针对某些金融乱象,而是剑指“三重门”——“一重门”剑指金融虚火,金融周期加速上行阶段信贷与房价互相强化,我国信贷中条远超美国次债危机之前;“二重门”剑指虚实之间,信贷错配错用、借新还旧现象或甚于美欧金融周期高点之时;“三重门”剑指实体经济,企业资金回报低迷,部分反映信贷错配错用的影响。严监管不会来去匆匆,短期内信用条件或量升价紧,将增加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测算的广义社融(包含广义非标)和广义信贷增速都在放缓。货币政策报告指出,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6%,比二季度再上升9个基点。但跨越“三重门”,柳暗花明又一村。严监管打破房价与信贷之间的顺周期性,不仅金融风险下降,信贷错配错用等结构性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也将更健康。





金融严监管将成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重大会议后,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将一去不复返。千呼万唤的资管新规终于落地,强化实质性和穿透式监管,按照产品类型而非机构类型统一规则,减少监管套利。MPA考核不断完善,今年一季度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明年一季度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占比,并探索纳入绿色信贷考核。而同业存单期限不得超过1年,促使同业存单回归调剂金融体系内部短期资金余缺的本质属性,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维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强调信贷结构







报告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加强预调微调和与市场沟通,把握好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和去杠杆之间的平衡。三季度以来,外汇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基本消退,但季节性、临时性扰动因素增大,加大了市场预期和资金面波动。央行连续投放多少、连续回笼多少都是“削峰填谷”的表现,旨在熨平诸多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而货币市场利率短期波动,特别是月中、季末时点受到财政、监管等因素影响,并不能反映中长期走势。对于10月下旬启动的2个月期逆回购操作,报告强调目的是熨平财政因素的季节性扰动。对于明年一季度的预告式降准,报告强调,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是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替代和优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报告同时强调信贷政策要发挥结构引导作用。








增长放缓,物价“任性”,结构或改善







结构调整、供求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




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有所下降。市场供求也在改善和优化。报告同时指出,经济企稳,叠加去产能推进、环保督查等,通胀水平可能存在上升压力,但也要看到,国内经济既有上行动力但也有下行压力,同时基数因素或使未来PPI同比放缓,物价预期指数较上季微降。这与我们的判断一致,我们提出关注物价时钟,轮番登场,此起彼落。高基数下,PPI同比或放缓,但供给压力仍在,节奏较慢,年底或仍在5%左右。而CPI年底或重回2%,明年春节错位与鲜菜低基数或致2月CPI达到2.8%左右,而后逐渐回落。









喜欢就点关注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