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面对A股、港股、美股等大相径庭的市场,投资者该如何做资产配置,且看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嘉实全球互联网基金经理张丹华做客“回嘉聊天室”第二期,为您详细讲解。








A股市场相对机会较大




总体来看,基于多个维度的考量,明年A股的整体机会比较大的。




首先从盈利方面来看。我们认为,盈利端基本上是稳定的因素。这一点市场上有很多分歧,包括有人认为明年下半年周期会下行、基建投资的增速可能会下滑。但从经济角度来看,有一些新的增长维度,特别是科技及新兴领域,能够支撑经济进一步增长,因此,盈利端这一块不是明年的主要矛盾。




其次基于利率因素考量。明年资金的流入比资金流出占到更大的作用。流入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银行资金的再配置,表外资产入表时会增加权益的比例,这块会带来比较大的增量;另一方面是保险资金,特别是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的长期入市,包括一部分海外基金,这部分会比较大的影响到明年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环境。




因为整个利率上行的过程非常缓慢和有序,利率端包括通胀,在这个框架里都不是明年的主导性矛盾。明年最大的影响因素可能是风险偏好,对港股也会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对A股反映更为明显。




过去一段时间大家对经济的担忧主要表现为几点:一是制造业企业比较高的库存,包括地产企业比较高的库存;二是银行坏账体系累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供给侧改革,包括新的增长动力出来,全行业杠杆和银行不良率都在持续下降,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目前时间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或新的增长来源。




在目前的位置,A股临近年底会出现一定调整,但这个调整非常可控,下行空间有限,而且这轮调整非常有利于明年整体环境。




在金融类、消费类、周期类和偏成长类型四种不同的资产类别里,非常看好成长类型在未来一年、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表现。


  


港股市场整体资金环境向好




我们认为港股市场明年依然是比较好的一个市场,正常情况下,明年会比今年略小,基于历史走势判断,港股的估值修复可能形成长期、持续且缓慢的过程。




通过比较港股不同资金流入和流出量,南向资金的买入量在不断累积。今年上半年,海外主动基金逐渐流出,持续低配新兴市场。但随着港股市场上涨,主动基金也在回流,这将是对明年构成巨大增量,海外的主动型会加配中国区的资产,被动型的基金也在持续增加配置,香港市场整体资金环境向好。




那么,香港市场当前估值达到了怎样的水平?通过传统框架分析,剔除科技类和一些中概公司,现在港股处在历史中枢以上一倍标准差以内的水平,略高于历史中枢的水平。以前的框架,这个估值水平是不低的,因为香港市场过去是离岸市场,离岸市场资金的抽离和进出都比较快。




但香港市场未来框架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并逐步变为类似于在岸的市场,会有一些持续存量的资金在市场里面驻扎下来,将稳定提升很多公司中长期估值水平,所以香港市场估值体系可能是稳定上移的过程,这与原来的框架体系截然不同。香港当前估值水平属于基本合理的情况,包括地产、汽车,以及一部分金融等最低估的板块,在今年得到非常明显的修复,但依然能从中找到相对便宜的资产。




由于国内也经历了较为充分的调整,港股的预期表现可能不如A股成长类资产。此外,香港市场存在把市场预期三到五年的长期增长空间,在明年一次性泡沫化的可能,预计这种可能性发生概率在20%左右。这种可能一旦发生,那么经过资金配置不断堆集,港股交易量将从现在7%的大陆资金占比,提升至约20%~30%的水平,如果短时间提升上去,就可能带来比较快速的上行。监管层也同样注意到这方面的风险,因此对于新基金的审批已适度放缓。


 


预计明年美国市场估值收缩




美国市场是一个比较有深度的市场,不同类型的资产表现出比较强的相关性,美国市场实际上深度足够深,比如可以通过1000个以上的维度可以去刻画这个市场,也能找到不同增长的驱动来源。




在美国市场,整体上的稳健性比新兴市场要好很多。展望明年的美股市场,整体看平,预计明年美国市场上的估值收缩。




具体而言,以中概股为代表的科技类资产估值收缩的可能性会更大,因为中概股资产相关性非常高,在今年反映比较充分。对于美国其他成长类型的资产,包括半导体、互联网和媒体等行业,可能会向比较大的龙头公司集中,中小公司可能机会确实在减少。




那么美国市场是否存在大幅下行的风险呢?由于这一轮的上涨主要都是由盈利驱动的,对于大多数板块,盈利能解释65%-70%的上涨来源,而美股的估值水平仅在历史高位的70%左右,同时在全球来源性比较宽裕的背景下,美国市场无论在增长端还是未来展现的可能性端,在全球都是相对比较好的市场。因此美国市场即使明年估值收缩,也并不一定存在大幅度下行的风险。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