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鸟说)上周在《市场调整期间基金投资的“三宜”与“三忌”》的文章中指出,市场调整期间可以精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不光是大家自己在评估,通过回答留言、消息,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也在帮大家做测试,研究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回撤幅度(为简化起见,本文所称的回撤,是指满仓状态下的回撤幅度)。

对回撤幅度的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总体说来,一般有下面几个规律:

1、高净值资产人群高于低净值人群。

2、投资水平较高的人群高于水平较低的人群。

3、年轻人高于老年人。

4、长期投资者高于短期投资 者。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交流,我(二鸟说)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者容易产生烦躁、焦虑和不安:

1、单日下跌幅度超过3%时。最典型的就是11月 23日的那一根大阴线,引起了较大的恐慌。

2、单日下跌幅度不大,但连续发生3日以上阴跌。

3、市场走势与预期差别较大时。最典型的是12月7日被寄予厚望去护盘的大蓝筹、白马股领跌市场,当日市场的人气降至冰点。

在公众号与我交流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应该是较好的样本。据我的观察和评估,就普通投资者而言而言,一般回撤达到5%-8%时,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当回撤达到10%-15%时,基本上就是常人能承受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对市场丧失信心,万念俱灰,很容易做出割肉这样不理智的操作。

所以我再次呼吁,投资者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精准的评估。以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回撤的幅度,来确定自己投资的控制仓位。举例来说,如果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回撤是10%,一般而言,投资于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就不要超过70%。当然,如果所选基金风控优秀,波动较小的话,这个比例就还可以适当提高一些。以回撤控仓位,这是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

面对市场回撤资产缩水所形成的焦虑、烦躁和不安,下面几个是比较实用的解压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1、思想上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降低收益预期。 今年除了少数在高点进场的朋友,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人应该还是有不错的收益的。把收益预期降低了,自然就不烦了,知足者常乐。

2、转移注意力。就是大家常说的“装死”。眼不见,心自然就不烦。过一段时间再看,没准就会有惊喜。

3、倾诉。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把自己的不安讲给他(她)听,会得到信心和力量。

最后我要说一点,我们投资的是基金,而不是股票。踩了烂股票,就真有可能是跌下去不复返了。但找了好基金,即使跌下去了,后面照样能不断创新高。这就是基金与股票的不同之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