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研究一家新的上市公司时,往往最容易获取,也是最先关注到的,是这家公司的案头资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这家公司的三张财务报表,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项财务指标。

这些数据会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周转能力、经营效率等。对于财务数据分析方面的高手来说,即便手里除了三张报表没有其他任何信息,也可以大概判断该公司属于什么样的行业,是通过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在赚钱,是否有财务造假的嫌疑等等。对于财务报表良好的理解能力,对于做好投资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甚至也有理论认为财务报表已经包含了关于公司的绝大部分信息。

关于如何更好地阅读财务报表,市面上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我们不再班门弄斧。今天我们想讨论的是,一些不那么容易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但实际上对公司未来的成长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人。

由于工作的范围的关系,在过往五六年的研究中,笔者本人主要跟踪的是A股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中国是真正的成长性行业,以智能手机产业链为典型代表,是从无到有、然后从1成长到10甚至100的过程。假如从2007年iPhone诞生算起,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几乎是在十年间从零成长到了现在接近2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其中中国的成长更是集中于2011年以后。

对那些成立于10年前乃至20年前的电子零部件企业来说,经历了这一轮巨大的市场机会之后,当前的状况如何?我们当然很容易想到,有些公司跟随产业实现了巨大的成长,市值从30-50亿成长到500亿甚至上千亿,成为在某一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但同时有更多的公司,十年前50亿市值,今天还是50亿市值,还在做着同样的零组件。如果比较这类天壤之别的公司,他们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我觉得其中最核心的差别就是“人”。在这种纯市场化竞争,以民企为主要参与者的市场中,一个公司老板的追求和格局,很可能是造成5年后不同公司有天壤之别的最根本的因素。

而我们考察一个上市公司老板,首位的因素便是他的追求。公司既然已经成功上市了,作为老板,一般人追求的“财务自由”是肯定实现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和精力继续艰苦奋斗将公司带上新的台阶?还是老板就喜欢没事打打高尔夫球享受生活?假以时日,这两种公司的发展一定是天壤之别,而作为投资者,我们所希望寻找的这种目光远大,具备持续奋斗精神的企业领导者,其实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只有找到真正具备这种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甚至伟大的企业。

其次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一个有追求的企业领导者要把事做成,其分享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于有着终身雇佣文化的日本和相对稳定安逸的欧洲,今天的中国市场充满活力,人、财、物的流动非常充分,只有真正具备分享精神的企业领导者才能聚集起优秀的人才团队,整合各方资源,将事业做大做强。这种分享精神和机制是中国本土企业能够从很低起点做起,并不断战胜强大的外资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多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看到同行业的不同公司,在分享机制上的不同会导致差异巨大的发展结果。















以上,结合过往五六年对不同公司的观察,我们简单谈了企业领导者的动力和分享精神对于企业发展结果的巨大影响,这些人的因素可能不太容易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但却是我们在研究企业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如果能把对人的研究加入到对公司的研究之中,定能有所裨益。


本文作者:张朋(申万菱信基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