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写了关于基金经理人的挑选,引发了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自己喜欢和支持的基金经理。

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们截图发来了一只基金:

光大中国制造2025混合 (001740)

最近一个月的走势是这样的


原因是这只基金重仓了房地产的股票,房地产应该是2018年开年涨得最凶猛的一个板块,涨成什么样,我截个图,大家感受一下:

房地产指数(886057)


大家不要问还能不能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想要答案的,看完这篇文章后心里自然有答案了。

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种短期业绩暴增的基金,但今天的重点不是业绩,而是它的基金经理:

何奇


看上去像小鲜肉,实际上何奇确实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基金经理,我们看一下天天基金网上公布的何奇的履历:

2012年获得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在长江证券担任分析师、高级分析师

201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担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2015年6月起担任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8月转为基金经理,和另外一位经理共同管理这只基金

他是国内晋升最快的基金经理

何奇是从2015年6月,牛市的最高点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并很快在两个月后转为基金经理,至今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

即使我们从他2012年硕士毕业后就开始担任分析师开始算起,至2015年成为基金经理也只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

要在行业内混出一个基金经理,基本上都要经历以下七个等级:

研究员助理——助理研究员——行业研究员——高级行业研究员——行业主管或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业内普遍认为走完这一套等级的时间在7—8年左右,当然也有熬十几年才熬到的,相对来说在券商有过研究员经历的,转战公募基金后,会升得比较快。

但是像何奇这样三年时间就成为基金经理的,真的很少,前公募“一哥”王亚伟从入行到独当一面可是用了近7年的时间。

我们看看何奇现在同时管理着的基金:


其中:

005027和001740都是何奇一个人管理的基金,而光大鼎鑫混合则是何奇带了一个新人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最能代表何奇的,是001740,这只基金两年的回报在78%,已经算很不错了。

所以无论是从他管理的基金数量还是业绩上来说,何奇在光大保德信应该算是独当一面了。

可能有人会怀疑,短短五年时间(2012—2017)从入行到独当一面,是不是靠的关系?

但基金公司不傻,都是以业绩为导向的,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基金的管理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要靠一个团队,而基金经理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带领团队,协调发挥出每个成员的能力,才能创出好业绩,所以光靠关系肯定是行不通的。

另外,投资这事也讲究天赋,光靠努力也不行。

所以,我个人会比较偏向认为,何奇是一个不错的有天赋的基金经理,尽管他没有在基金经理的位置上经历牛熊的洗礼。

他是一个有情怀的基金经理

其实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奇会经常给他基金的持有者写信:

2017年伊始,写了《打开投资的四维空间》

2017年8月17号,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小波回调,写了《耐心比黄金重要》

2017年12月6号,市场遭遇大幅回调的时候,写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此外,还有他不时地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投资者的一些交流的文章。

我基本上都看了一遍,真的不愧是名校高材生,文章不仅文笔瑰丽,言辞恳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也非常独到和深刻,看过他写的东西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能独当一面。

※文后我会附上何奇的几封信

说实话,我是没有见过哪位基金经理多次站在这么靠近投资者的位置,和投资者这么诚恳地交流。

(尽管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好像都挺喜欢给投资者写信的)

这应该也是新生代基金经理才会有的情怀吧。

现在对于何奇来说,唯一的缺点应该就是没有经历牛熊的洗礼,真金一定要经过火炼。

我真的挺想看看何奇独自管理的基金在牛市崩盘后会是怎样的一种表现,也许只有经历了股灾之后,何奇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优秀的基金经理。

就像他文章里说的那样

“一个基金经理的信仰和品质是基业长青的基石”

“我始终把人生和投资看成一场长跑,不会为短期业绩排名去孤注一掷”

我觉得,优秀的基金经理真的不多,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应该给这些新生代的实实在在为投资者着想的基金经理更多的宽容和机会,和他们一起成长。

所以,我其实对他还是挺期待的……

下面附上何奇的几封信,还有他对当前市场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早在去年11月份就已经预见了房地产的这一波行情。

看完后我肯定你会有不少收获。

(如果你想买他的基金,很有必要看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