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资界对于2018年经济增速回落以及金融去杠杆等讨论颇多,资本市场也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就大家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是由业绩增长和估值水平决定的,监管层“做减法”恰恰保证了未来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回升。同时大部分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经回落到了历史极低位,故而排除干扰,当下或是投资布局权益类资产的好时机。


笔者观察到,2017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8%,相对于第二季度6.9%略有放缓,但上市公司的三季报盈利水平却呈现出明显加速态势。投资者对2011-2015年的后四万亿时代记忆犹新,当时的背景是长期产能过剩,因为期间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待产能投放时必然对价格形成冲击,再叠加需求减速,供需进一步失衡,导致企业的盈利受到损伤。然而,进入2016年,产能过剩的局面已悄然改变,制造业投资的增速低于GDP增速已达两年,钢铁、煤炭、化工、水泥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2017年下半年来,周期品价格持续上涨,即使是未受到供给侧改革提振的行业,价格也纷纷创下2015年来新高。受供给侧支撑的黑色产业链毛利更是逼近十多年来的高点。2017年11月固定资产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依旧很低,其中煤炭、钢铁、建材为代表的“过剩产能”投资增速均呈现双位数的下滑,“过剩”的帽子已然过时。推断未来总需求只要能保持基本稳定,相关企业盈利仍有望继续走强。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金融“去杠杆”的理解,笔者认为用“控制杠杆率”,即广义信贷/GDP的水平,来描述这场金融监管的本质更符合实际情况。控制杠杆率,前提是经济增速基本稳定,然后尽可能的用较低的融资额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是“稳中有进”,这表明,极端政策出台的概率很低,且新一年监管政策对经济冲击力度大概率会实现温和过度。从2017年11月的数据来看,广义杠杆率目前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增速已回落到略低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预计未来,融资增速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促使无效产能、落后产能等出清,并抑制企业的盲目扩张行为,企业盈利有望更稳健。


最后来看当下的投资机会。近段时间,在环保限产的背景下微观需求仍表现强劲,2017年以来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在11月份达到16.3%,超过上轮地产周期在2013年11月创下的高点,2018年棚户区改造套数超预期,前期投资界对于2018年经济争论的焦点在于需求是否会出现大幅下滑,从前述信息判断,对于需求的过度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笔者认为2018年我们仍需要坚定布局包括股票及可转换债券等在内的权益类市场。2017年以来A股呈现了明显的“二八现象”,前景相对确定的大蓝筹、大消费获得了追捧,估值水平有明显的提升。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股票2017年以来的盈利增长都超过了20%,但80%的股价2017年年初以来却出现了下跌,目前已跌至历史极低水平。以中证500为例,代表二线蓝筹的中证500估值已降至28倍(TTM),为历史上仅高于2008年11月初的第二低月份水平。展望未来,即使是有流动性和情绪上的波动,2018年A股的大部分股票依靠盈利稳步上升,仍有望获得不错的回报。所以,投资者2018年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变化,淡化“核心非核心资产”的标签。按这个思路,产能出清的上游资源品、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企业、以及创新型成长性行业龙头都有望获得较好表现。


(作者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 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刘怡敏)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和本金亏损,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前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所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