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初,各路基金都在忙着晒业绩、晒组合。

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投资组合,2017年的业绩可以秒杀绝大部分基金。直接上表:

如果在2017年第一个交易日,分别投入10万元在这10只股票上,那么到了2017年末,100万的资产将增至258.85万元,年收益率高达158.85%。

据wind显示,5000多只公募基金2017年全年业绩涨幅超过100%的仅有三只,上面的这个组合秒杀了99%的基金经理。

到底是何方神圣给出了如此牛叉的投资组合?答案是,这是一个虚拟的投资策略。方法简单粗暴:在2017年第一个交易日,以平均资金买入总部位于某个区域的行业龙头,然后忘记账号密码,不做任何操作。

这个超级牛的区域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这10家行业龙头的总部都扎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9个内地城市——尤其是深圳。

在中国的投资圈,一直有这么个说法:投资不出山海关。更有甚者,甚至编排出续篇:投资不去云贵川,投资不上太行山,投资不到宁藏甘……这显然是不(you)太(dian)靠(dao)谱(li)的。

不能去投资的地方这么多,那么可以去投资的地方要选哪呢?

看了上面组合的成绩,不禁由衷感叹:押注以深圳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龙头公司,真是一个靠谱的选择。

根据官方定义,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九市两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九个位于广东省的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

放在更长的时间检验,结论同样成立,哪怕是经历了2015年的“股市非正常调整”。

 超级大牛股聚集地:押注大湾区龙头 穿越牛熊 

这两年,A股进入了所谓的“漂亮50”时代,尤以茅台最受瞩目,其股价连创历史新高,早已突破700元大关,总市值正向万亿挺进。2015年初至2017年底,茅台的涨幅约为3.3倍,已经堪称惊艳,但是这在A股近三年涨幅榜单上也仅能排在第27位。

从2015年第一个交易日至今,涨幅榜前十名,竟然有五家是总部位于大湾区的公司!比例远大于其他区域,其中有三家公司总部在深圳,这些公司涨幅均超过4.6倍。

这其中,包含众多的新上市公司,打新股当然要靠运气。但是,即使排除新股,2015年第一交易日,买入总部位于湾区的龙头公司,哪怕是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不用“逃顶”,收益依然丰厚——同样秒杀99%的基金经理。下表为总部设在大湾区的部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涨幅情况:

如果按照开头所述的平均下注法,这个组合将从100万,变成430万,收益率高达330%!

去年涨幅高居全球主要股市榜首的港股市场,也是大湾区牛股扎堆的地方。某种意义上,港股2017年的大牛市,就是湾区公司的大牛市。

股王腾讯不用说了,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近三年来涨幅约为2.63倍。2017年,港股最亮眼的板块,非内房股莫属,而内房股的三大龙头——万科、恒大、碧桂园,总部齐刷刷都在大湾区。

比如中国恒大。总部从广州迁至深圳,在港股牛市行情中,再配合大手笔回购,这三年股价涨幅力压腾讯,飙涨约10倍。另一只大牛,碧桂园,涨幅超过5倍,总部在佛山顺德。

据统计,A股和港股中总部位于大湾区的内地公司合计市值大约在16万亿左右,这还不包括借壳后未更改注册地址的公司。

而在A股81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中,有17家注册于大湾区,占比为21%,也就是说每5家市值千亿以上的上市公司中有1家出自大湾区,如果剔除掉两桶油、工农中建四大行,这样的央企和银行股,那么三成以上的千亿巨头总部都在大湾区。

老铁们,看到这里,是不是不禁捶胸顿足:早知如此,不如三年前在大湾区龙头公司中蒙眼挑几只押注。

这不是偶然,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早已一马当先。

 大湾区上市公司主攻信息科技? 全科优等生出乎意料 

从大湾区挑选行业龙头,绝不会没有标的,因为太多行业龙头集中在这里。

说到深圳和大湾区,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三张名片:腾讯、华为和华大基因。其实,湾区的龙头公司远不止涨幅榜上的那些,更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科技和医药行业

不仔细筛选还真不知道,经过梳理,我们会发现大部分行业龙头竟然都可以在大湾区找到身影,下面这张表单请收好:

互联网到电子设备、从家具到家用电器、再从快递到航空,甚至房地产,除了央企,大家耳熟能详的龙头公司都可以在上表中找到。

不得不说,大湾区已经算得上是龙头爱好者的圣地了。

从更大的范围观察会发现,大湾区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还是比较广的,在主要行业中的家数占比都不算小,说是全科优等生也不为过了。

以A股为例。下图为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计算的大湾区上市公司家数占比情况:

A股中,注册在大湾区的上市公司一共有502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家数比例为14.46%。而这502家上市公司基本涉及了各个行业,其中家数最多的是制造业,有327家,占A股行业总家数比例达14.83%;其次是信息科技行业,有42家,占A股行业总家数比例达17.14%。

除了制造业和信息科技行业外,大湾区还聚集了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占A股行业总家数分别为19.2%和23.47%。至于房地产行业,宝万之争的两大主角,宝能和万科不都在深圳?

除此之外,大湾区上市公司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上的实力也秒杀其他区域,居然占了31%。

这还不包括在港股上市的一大波优质公司。

 大湾区人均GDP13.99万 力压京津冀和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法其实已经有多年,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是在2017年。2017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从此,资本市场上才正式有了一个“大湾区”概念板块。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九市两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九个位于广东省的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这两个行政特区。

粤港澳大湾区行政区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仅0.6%,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4.8%。但是,2016年,大湾区GDP总额达到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2.5%,其中九市的GDP约为6.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9%。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达到13.99万元,而京津冀和长三角的人均GDP分别为7.63万元和9.78万元。大湾区的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几十年前,小平同志在南海画了个圈。

几十年后,投资者发现,“押注大湾区龙头”居然是如此有效的一个策略。

这两年,流行一个说法,用于形容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是被上帝押注的企业。

如果说上帝也在某些地方下了注,相信名单里绝不会缺少粤港澳大湾区。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