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应尤佳整理)

1月11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中国基金产品创新高峰论坛”上,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逸辛发表了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演讲。在演讲中,陈逸辛表示,在基金行业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可以从那些别的行业不愿做、不会做、不能做的事情着手,发挥本行业资产管理与风险把控的优势,将基金行业的互联网创新落到实处。

(方旻 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首先我感谢一下主办方《中国基金报》给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大家在这里有充分的交流。

作为一个中型基金公司,一直以来我们的思路是低成本创新,我们希望能够创新,但是我们又希望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个成本。我们会比较主动和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一些合作,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有一个优势,我们在中信集团内部他有很多的金融企业,其实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这样的产品。


信诚薪金宝这个产品是从2013年开始规划,最早的时候只想做一个代销的产品,我们和中信银行的合作过程中,双方一块去磨合,最后我们决定要从客户体验上能够做到极致,因为当时宝类产品在客户体验上有一个问题,客户想拿到钱其实有两步,首先要从产品当中做出转出动作,然后才有一个提现动作,我们希望把这个动作一步就完成掉。


我们第一步做到,当你在进行消费或者ATM提款或者转帐的时候,只要你的货币余额不足就会自动赎回货币基金,然后应用在支付、消费这些场景下,为了达到这一点,其实中信银行的核心系统做了改造。 2014年5月份开始推出的时候是ATM的取现、转帐、POS刷卡都可以支持,11月份的时候可以自动还款,2016年2月的时候,银行的货基帐户做了一个强绑定,银行能做的事,通过信诚薪金宝就都能实现。Apple pay在中国开始推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支持快捷支付。2017年2月信诚薪金宝同时支持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这其中很多创新功能都是在行业里率先推出的。


这个产品的从客户体验上来讲还是非常具有特点的,便捷、高效。只要你的钱放到他的活期帐户里面,他就能够自动去归集,我们每天是会自动申购,本身客户是不用去管的,类似于我给了你一个很高的收益的活期,钱放进去就会自动申购,赎回也不会做赎回动作,只要你刷卡了,或者是转帐了,他会自动从这个帐户去扣掉,再者,我们打通了各种壁垒,因为它借助了银行的支付体系,可以支持各种的支付渠道。


举个例子,例如余额宝可能只能够支持支付宝的消费,但信诚薪金宝的同一个帐户既可以绑在微信支付,也可以绑在支付宝上,实际上支付的渠道很多。我们定义它是一个支付消费场景最丰富的“宝类”产品,在这个方面借助银行的力量,把这个产品做到极致。


从行业互联网创新的现状,我想从几个方面讲,刚才几位嘉宾已经讲得非常透彻了,我想主要说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这几年下来对于基金规模增长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宝类的货币产品,非货币产品在互联网渠道的规模占比不明显,它在互联网渠道上,销售别的类型的产品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基金公司,大家都很重视互联网,像大数据的也推了很多,智能投顾的应用现在很多公司也在做,还有跟各个互联网的网站做合作、做引流,在各个场景当中切入,有的公司是自己做了很大的平台,有自己的APP,我们主要是借助于银行的手机端,或者是微信,像这样的平台。如果你们下载中信银行的手机银行或者中信银行的信用卡的应用,动卡空间,你们在这里面可能都能找到我们的产品。


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这两年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很快,但是这些发展的方向,或者很多时候第一个可能是从传统金融机构不愿做的。从货基来讲,如果银行活期的利率提上去,市场化之后,其实整个货基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其实很难讲,在美国由于银行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最后的货基实际上是没有成气侯的,相当于货基本身和活期的替代性是很强。


还有一种是不会做,可能缺乏这种技术能力、用户数据,基于个人的信用评价,从银行角度来讲,能够获得个人的信用信息非常有限,尤其在中国,整个的信用卡本身普及度并不是很高,不像美国,可能每个人都有信用卡,每个人的信用数据都很完善,中国相关数据很少,所以很难根据现有的信用数据对个人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导致有些东西没法做,像我们现在看到的P2P上面的各种消费贷、现金贷,银行做不了。


还有一种是不能做,主要是监管的要求、制度约束等等问题。


所谓“不会做”,典型的是二维码的移动支付。实际上从国外的发展来说,移动支付这一块更多的其实用的是NFC,中国当时想要做NFC,但是一直没做成,因为大家都是国企,可能要等到国家有相关产业政策标准明确下来之后才能做。我不会去盲目地比如按照国外的一个标准,前些年中国一直强调要自主可控,自己建立自己的一套技术标准,所以这就造成了整个反应滞后于市场,而互联网企业像微信、支付宝就在这个过程中等于自己定了一个技术标准,就把二维码这件事做了,市场最后形成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战胜了NFC的标准,在中国的支付变成了二维码支付了。互联网的消费贷也是一样,传统商银行要放贷会对客户的信用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价,银行不是做不出来信用评价,而是不能够违背相应的法律法规去任意降低信用评价标准。在这方面,互联网企业虽然做了很多创新,但这些创新本身不是没有瑕疵的,有些在资金杠杆率和坏账催收方面存在瑕疵,是通过降低合规成本进行创新的。


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某种程度上是片面追求客户体验,他没有这种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的意识,没有合规意识,所以他会片面追求客户体验,他可以直接打一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15%,18%,但是后面可能是一个非标产品,可能是一个高杠杆的资产,这些风险他并没有给客户揭示,客户一看这个收益率很高就去了。还有低门槛,互联网企业对于客户的进入门槛是不加控制的,对于非标产品,传统金融行业来说,是有一些销售适用性的要求,但是互联网企业做的时候,其实把这个可能都给忽略掉了。


如果回到刚才那三方面,不会做,不能做,不愿意做,我们的方向在哪儿呢?如果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互联网企业的话,我能不能找到互联网企业不会做、不能做和不愿意做的,那我的优势在哪儿,可能还是在我的资产管理,在我的风险控制,互联网企业可能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也缺乏这方法的意愿,互联网企业可能更愿意是怎么样快速提升服务的基数。再者,我们认为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产品,更多的应该是从工具化、标准化的,容易被客户理解的产品,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教训,一般的主动性管理产品在互联网上很难销售,主要的原因包括主动型基金产品风格会偏移,包括产品是从前到后其实不是一个人管,它的业绩很难稳定的预测会怎么样,再一个就是主动管理型产品跟客户很难讲清楚,到底你为什么要买这个产品,很难解释清楚。所以我们觉得具备这几个方向,工具型、标准化、易理解的产品才是在互联网比较好销售的产品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指数基金应该是我们下一步跟互联网结合的一个方向。准确来讲不是指数基金,应该是指数化的基金,其实我们哪怕是主动管理型的产品,我们能不能把某些东西符合资产配置的特征,固化下来,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下来,变成一个指数化的产品,这样可以达到“可评价”、“可跟踪”的要求。


互联网金融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表象,真正核心的东西是金融科技,我怎么样把科技的进步的成果用在我的金融领域当中,从基金公司角度来讲,我们仍然是立足于我们自身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这些方面,但是我们要去关注影响这些金融业务的要素,比如说区块链,区块链本身可能会改变整个市场的交易,有可能会改变整个市场的信用评价体系,这个方面可能对未来的金融业务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大数据,我们刚才讲过产生金融行业由于对于客户数据掌握的有限,所以很难比较全面、比较完整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但是大数据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儿去获得大数据,传统上金融企业其实客户的样本数太少,在这里只能是怎么样跟互联网企业合作,从他那儿获得他的数据,然后去适用我们行业的风险控制或者资产管理模型,这可能是未来我们的方向。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