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森?李维远比外表看上去要强悍。不过,如果让你从人堆里找出一个来挑战所谓的“探险大满贯”,你绝不会挑中身高5尺4英寸、体重110磅的艾莉森。探险大满贯要登上全球七大洲的所有最高峰,还要滑雪前往北极和南极。奥斯卡提名影片《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在大银幕上描绘的华尔街生活光鲜亮丽,但事实上投资也远比看上去更具挑战。有意思的是,两者的相似处之多可能也超乎你的想象。李维在新书《边缘:高影响领导力艺术》(On The Edge: The Art of High-Impact Leadership)中列出了一系列登山经验,这些经验既可用于管理金钱,也可用于管理职业或人生。下面是她最为推崇、也是我最认同的五条经验:


 






了解你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与疼痛临界点。





李维解释说,登山时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愿意冒多大的风险,然后据此规划线路。“登珠峰的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段是孔布冰川。这段冰川总是在移动,随时可能会被一大块从天而落的冰砸扁,也随时可能从梯子上掉下来。”很多人选择从珠峰北面登山,避开了上面说的这条线路。而这条线李维走了两次。同样地,如果你清楚自己不能承受全部投入化为乌有,你可能希望回避那些波动特别大的投资。而拒绝承担这些风险则意味着可能必须增加早期的储蓄。


 






恐惧不是问题。停步不前可能丧命。





还是回到冰川。李维解释说,身处冰川,心生恐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必然的。不可以有的是停步不前。如果停步不前,一大块冰压扁你的概率会大大增加。金融投资也是这样。对于市场感到有些不安,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本来就难以预料。但任由这种不安驱使你停步不前【比如,不参加401(k),当市场大涨导致股票超配时不及时进行再平衡,等等】,结果就会丧失取得投资成功的机会,最糟甚至可能连衣服都会输光。


 






不需要等到一切都明了才向前迈步。





李维第一次爬珠峰时距离登顶只有几百英尺,一场暴风暴袭来。雪下得很大。能见度极低。她做了一个极其痛苦的决定——后撤。八年后当她身处同样的位置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天气恶化,她什么也看不见。这一次,她走出了帐篷,一脚挨着一脚向前,登上了峰顶。除了“了却了2002年的一桩憾事,我对于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以及疼痛临界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她还学到了就算看不清前方的路,自己也可以继续前行。每一天,每位投资者或许都深有同感。关键是做好足够的功课,有备而来。


 






前进,并不意味着直线前行。





为了登珠峰,你可能需要花上10个或11个晚上,才能到达大本营。到达大本营后的第二天,攀登至1号营地过夜。第三天,返回大本营。第四天,攀登至1号营地过夜,然后再攀登至2号营地。第五天,全程返回大本营。这样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上上下下。最后到达3号营地,4号营地,以及最后的登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逐渐适应”。李维解释称:必须让身体适应高海拔。如果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而是用一架直升机将你放在珠峰山顶,你马上就会丢了性命。当然,震荡的市场不会要了你的命。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意识到持续的投资习惯(不管是通过持续的薪资代扣计划向养老金账户投资,还是每月向你的券商寄一张支票)就是保持前行。就算股市表现欠佳的年份,你仍然会买入更多公司的更多股票,这些股票可能会在未来值更多钱。过去五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的决定不只是影响你自己,也会影响你的团队。





做出一个糟糕的决定,中途放弃或者没有准备好应对未来的挑战,可能会让整个团队陷于危地。她解释说:“如果你陷入困境需要营救,你会让其他人(即营救者)陷入风险之中,因为在高海拔地区组织协调营救非常困难。”与此类似,你做出的、糟糕的财务决策可能会波及你的配偶和子女。比如:认为孩子上大学的钱比个人养老更重要。如果你的储蓄不够,无法支撑自己的退休生活,结果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时候,你已经成年的子女就得救济你,但他们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正要上学。结果人人都成了输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