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7日午间收盘,沪指站上3450后回落,而盘中站上了3450点,也成为沪指近两年以来的新高。结合到自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的1月12日,上证指数走出了A股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十一连阳现象,沪指的持续连阳以及创新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市场信心。

近期沪指的表现,让一些投资者回顾起了近年来股市持续连阳的历史。2015年3月11日至3月24日期间,沪指出现过十连阳,之后,借助十连阳的余威,沪指随后也一路“过关斩将”,节节高升,直至站上5178的最高点。

一些市场参与者将A股的这两次十位数的连阳进行了类比,甚至有一种牛市再度来临的声音出现在资本市场。

两次双位数的连阳行情,在市场环境、市场基础以及指数表现方面都不相同,如果说2015年的10连阳是牛市的冲锋号,去年到今年的跨年11连阳并没有传递出牛市来临的迹象。这两波长时间的连阳行情,有几个方面的不同。

首先,指数上涨幅度不同。对比沪指两次双数连阳的表现,在涨跌幅方面,两者差异巨大,在2015年3月的十连阳期间,沪指上涨了12.34%,而这次沪指十一连阳只上涨了4.68%。虽然连阳的次数比上一次十连阳还多出一阳,但是指数的涨幅却只有那次十连阳涨幅的1/3,如果说2015年的十连阳吹响了牛市的冲锋号,这一次沪指十一连阳就着实没有呈现出牛市再现的节奏。

其次,市场环境不同。2015年10连阳的行情,其诞生,背后有着比较明显的“人造牛市”的影子,有着为了适应企业转型的需要,融资融券、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高杠杆工具的全面激活,市场做多情绪一度持续高涨;而去年到今年跨年的11连阳行情,却并没有这样的市场环境。

最后,市场基础不同。在上涨个股的表现方面,两段双位数的连阳也是大相径庭。在15年的10连阳行情中,10个交易日有7天上涨个股数量超过了下跌个股的数量,而且有4个交易日出现了上涨个股的占比在80%以上;而在近段时间出现的11连阳行情当中,11个交易日只有5个交易日出现了上涨个股的数量超过下跌个股数量,而上涨个股占比80%及其以上的则没有出现过一次。十连阳行情上涨个股平均占比达到了66.73%,而十一连阳则为55.74%。个股上涨的占比不高,反映出了十一连阳行情期间股市的上涨不具有普遍性。个股的上涨数量,恰恰反映出了给投资者盈利的机会多少,相较于十连阳期间投资者“买什么都涨”,十一连阳期间给投资者带来实际盈利的机会却并不多。

不仅如此,去年和今年跨年行情的11连阳行情,并没有改变去年的二八分化走势。上涨居前的是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房地产,接着是煤炭、有色、钢铁和银行。对于这些板块,由于是一炒在炒,投资者对其已经失去了兴趣,更不敢追高,使得这些板块成了主力资金的自拉自唱,为了不至于让股票烂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寻找跟风接盘侠,以至于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高股价。

股指越来越逼近拐点,这本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沪指持续连阳的意义十分有限,更不是牛市开启的标志。

(作者:李勇,现任巨景投顾财经编辑,前系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