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之后,金融、地产相继爆发。


不过,上周五市场出现风格大逆转,上证50盘中最大涨幅2.26%,而后下跌,当日涨幅收于0.4%;创业板盘中最大跌幅1.85%,而后上行,当日涨幅收于0.72%。


这会不会是风格切换的标志?2017年最牛策略团队认为不是。


不过,最近一两年研究实力崛起最快的天风策略认为,尽管金融和地产还有年度配置机会,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天风策略一年来第一次判断,布局低估值成长股的时间点正在临近。


想吃到大肉,就要有前瞻性的决断和布局,天风的这个判断会像他们年前对金融地产的判断那样得到应验吗?


单日风格逆转并非风切切换标志


上周五(1月17日)市场出现风格大逆转,上证50盘中最大涨幅2.26%,而后下跌,当日涨幅收于0.4%;创业板指盘中最大跌幅1.85%,而后上行,当日涨幅收于0.72%。很多人因此担心,这是不是风格切换的标志。


通过回顾历史上出现的单日风格逆转,海通证券发现,这不具备指示性意义。


以上证50或创业板指当日振幅大于3%,且当日最大涨幅大于1%或最大跌幅大于0.3%为标准定义单日风格逆转,2012年至今每年大约出现3-6次风格逆转(15年股市异常波动除外),以上证50/创业板指跟踪风格趋势,发现单日风格逆转往往出现在风格持续过程中,而非风格切换标志。


统计2012年以来每日单日风格逆转前后上证50、创业板指涨跌幅情况,发现前后市场风格基本一致。


什么是核心资产


兴业证券认为,宏微观因素正在推动核心资产长期向好。


一方面,在宏观层面,行业格局改善推动龙头制胜,进而带来“核心资产”。供给侧改革、国企改、经济结构转型等推动了部分行业产能出清,中国经济进入低波动阶段。在这种经济状态下,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公司竞争力提升。各个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龙头公司,都有希望成为核心资产


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国内外资金共同推动盈利驱动、价值投资氛围的形成。国内监管层在努力培养价值投资的氛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保险资金有望加大对优质股权的配置。国外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改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有了外资对台积电锁仓的“前车之鉴”,国内资金未来不会轻易放弃在龙头股上的筹码,从而对龙头股形成有力支撑。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核心资产”?


兴业证券认为,核心资产不能简单地用消费领域或行业指数代替,指的是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这既包括在2017年表现强势消费领域的龙头,也包括周期、制造业、金融、地产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优势、进口替代优势或逐步走出去在全球扩张能力的行业龙头,长期来看还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技术龙头。


另外,2017年一级行业龙头和二级行业龙头表现的分化,意味着即便是在同一个大行业内,龙头的表现也是有区别的,核心资产也不能单单用行业指数代替。


具体来看,大金融龙头基本面持续受益于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估值方面仍有性价比。


大型银行受益于净息差和不良率的企稳带来的更强的边际改善,全球范围来看A股银行股龙头ROE和PB匹配度较好。


保险龙头受益于金融去杠杆带来行业格局优化,有望得到估值溢价,全球范围来看A股保险龙头的P/EV与EV增长率匹配性较好。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仍不高。


地产龙头估值仍处洼地,业绩确定性强。龙头地产公司集中度快速提升,投资、融资等方面优势明显,易于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业绩确定性。相对全球的一些地产龙头公司,A股地产龙头估值和成长性的性价比仍然十分突出。


低估值成长股布局时点正在临近


在2018年策略报告中,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就明确了“金融守正,成长出奇”的配置基调,因此年初就强烈建议为全年布局银行、地产,随后金融、地产相继爆发。


而在当前阶段,一方面,天风策略继续坚定看好大金融和大地产年度的配置机会。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布局低估值成长股的时间点正在临近。这是天风策略过去一年以来,首次做出布局低估值成长股的判断。原因在于:


第一,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


首先,年初大概两周多时间市场又偏执的演绎了过去一年半“大象起舞”的风格,而一些200亿左右市值的中盘股,即使有业绩,且业绩兑现概率比较高,不依靠外延的股票在这样的风格下也在持续被抛售,跌了不少,这种偏执的市场风格已经到了比较极端的地步,换个角度来说,市场对于成长股的悲观程度又更进了一步。


其次,十九大之是金融监管再次加强,资管新规的出台引发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11、12月份的风险偏好被严重压制,包括创业板、中证1000、中证500很多股票估值已经回到2017年7月份反弹之初的水平,大家对于流动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非常担忧,同样压制了从去年10月份开始整个四季度的风险偏好。


但进入18年1、2月之后,更多落地的文件细则意味着不确定性的逐渐消除,利率继续往上的弹性也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而回顾一下2017年两次大幅度调整,背后都会看到利率比较大幅度的上行,第一次是4—5月,利率从3.2—3.6,上了12.5%左右。第二次是10月、11月,利率从3.6—4%附近,又一次上行了11%左右。


最后,是流动性环境。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央行对于节前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包括临时降准、定向降准,都会在春节前出来,这就保证了春季躁动的流动性环境。


第二,关于性价比的问题:


从性价比或者增量资金的角度来讲,今年的大部分增量资金可能来自于公募的发行,来自于外资,还有可能是一些社保基金,这些资金进来之后首先是要打底仓的,在打底仓的过程中,大家更倾向于去找估值相对有优势的,比如大金融跟大地产,年初也验证了这样的逻辑。


另一方面,在进一步买股票的过程中,依然会从性价比的角度去看。


以中证500和沪深300的估值和增速差来进行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估值差跟增速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是拟合的,即高增速给予高估值,低增速给予低估值。


这种分裂是从14、15年开始出现的,14、15年,以中证500为代表的这些股票,虽然增速确实比沪深300快,但却被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因为14、15年有大量流动性出来。在15年底中证500跟沪深300出现明显的裂口,当时显示中证500的性价比很低,但是沪深300很高。


16、17年,沪深300跟中证500出现逆转,但是将17年年底跟15年年底进行对比,这个裂口刚好呈现一个反向,也就是说在17年年底,是中证500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而沪深300的性价比在下降。


最后,是具体落地情况,需要布局哪些低估值的成长股,同时需要回避哪些伪成长股:


所谓“成长出奇”,前提是底部敢于坚定布局。建议逐渐开始布局低估值、依靠内生保持高增长的成长股。同时规避小市值(流动性折价)、依靠外延并购(业绩承诺到期后大多低于预期)的伪成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