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聚焦









01







央行2月1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净回笼800亿。央行1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4.5亿元,其中7天31.8亿元、1个月222.7亿元;1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3980亿元;1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7596亿元。Shibor多数上涨,短期利率大幅下行。













02







中央纪驻央行纪检组长:当前金融领域出现一些重大风险隐患,比如金融监管中的“猫鼠一家”等金融乱象;需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坚决铲除滋生各种金融风险的土壤,实现所有金融活动监管全覆盖、无例外、无缝隙、零风险。













03







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5,与上月持平,预期为51.5,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小幅改善。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不同。此前公布的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3,环比降0.3个百分点。











04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信托均表示,未收到信托资金降杠杆相关文件,最新要求仍为58号文规定的“优先受益人和劣后受益人投资资金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











05







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已有129只个股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含50%),占全部A股比例3.7%。












世界风云









01







美国2017年第四季度非农生产力初值降0.1%,预期增0.7%,前值由增3%修正为增2.7%;四季度非农单位劳动力成本初值增2%,预期增0.9%,前值由降0.2%修正为降0.1%。













02










美国1月2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3万,预期23.5万,前值23.3万;续请失业救济人数195.3万,预期192.9万,前值193.7万修正为194.0万。美国1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同比降2.8%,前值降3.6%。











03







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终值59.6,预期59.6,初值59.6。
















04










欧洲央行执委普雷特:通胀发展依旧受抑,仍旧需要各种程度的货币刺激,货币政策仍将基于数据和时间一致性;距离达成欧洲央行要求的可持续调整的通胀路径尚有距离;货币政策仍需恒心和耐心;经济增速与通胀之间似乎依旧脱节;距离欧洲央行设立的通胀目标尚有距离。










大行研报









1






中信证券:闪崩是个股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





2月1日,A股盘中多支小票集体闪崩并跌停,全天三大板共有268支股票跌停(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分别有144/47/77支),其中238支(占比89%)为总市值不超过100亿的小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全天收益率分别为-0.97%、-2.65%、-2.62%、-2.17%。




原因分析:资管新规的预期加之近期业绩预告“地雷”频现,诱发高杠杆资金提前集中“离场”,引发流动性较差的小票集体闪崩。




信托配资加杠杆的原有方式:信托公司股票配资往往通过具有优先级、劣后级的结构化产品进行,根据监管要求,杠杆比例(即劣后级:优先级)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1:2。为了加杠杆并规避监管,过去的做法是推行“有中间级的结构化配资业务”,即在原有的结构性产品中加入中间级,以“3:1:8”的配资模式为例,名义上将中间级资金计入劣后级,杠杆率为1:2,看似符合监管要求,但实际上中间级资金来源与优先级相同,实际杠杆被变相放大到1:3。




对资管新规的潜在担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还未正式实施)提出“单只开放式公募产品、封闭式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的杠杆比率分别限制在140%和200%以内,之前超过该杠杆比例限制的结构型信托产品到期不得续期”,即实际杠杆必须回归到1:1以内,通过中间级变相加杠杆的配资渠道行不通。近期业绩预告期“地雷”频现,可能引发了部分预计不能续期的资管产品提前调仓,加之小票本身流动性较差,引发大规模闪崩。




板块和行业层面并无系统性风险。我们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单一资金信托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为关键词,爬取并统计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17Q3持仓总量,并计算各板块信托持仓总市值占流通总市值的比重,以估算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得到以下结果:




就全市场而言,信托持仓占并不高,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2017Q3,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四类信托持仓总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27%/1.06%/2.09%/1.19%,行业层面占比最高的纺织服装/房地产/汽车分别为4.06%/3.26%/2.89%,占比并不高。




就小市值公司而言,信托占比与全样本差别不大,并没有明显的小票偏好。2017Q3,四类信托计划持仓小票(<100亿)的总市值占A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所有小票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55%/1.44%/1.93%/1.26%,与全样本相比差别并不大。如果是系统性的清盘,二者都会受影响。小票跌幅更明显只能说流动性较差。




风险主要来源于个股层面。信托的配置本身并无明显市值偏好,整体持仓占比也较低,我们不认为单就此因素会引起系统性的风险,板块普跌更多源于前期持续上涨轮动后,市场对流动性紧张以及中小创个股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悲观情绪扩散。此轮下跌后我们依旧建议投资者以金融、消费为底仓,关注周期龙头重估,并且积极配置近期被错杀的电子、通讯、零售板块优质成长股。









2






海通荀玉根:近期市场调整源于业绩地雷、资管清盘





(1)2月1日周四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跌-0.2%、-1.4%、-2.7%,本周以来市场基本处在调整中,三大指数分别累计下跌-2.2%、-3.3%、-4.5%。引起市场调整的原因包括:年报预告部分个股出现业绩地雷、部分资管计划到期后无法续期。




(2)17年年报预告显示中小板、创业板净利同比为29%、-2.4%,近期预告上调和下修情况显示业绩好坏与股价涨跌呈正相关。公司前十大股东口径统计,券商资管和信托计划持股市值1401亿,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0.61%,部分将无法续期而被迫清盘,比如和佳股份已公告实控人被动减持资管计划所持股份。




(3)1月下旬以来策略周报提出短期躁动上涨后市场仍会回调反复,市场已经进入躁动结束后的休整期。《部分个股成交低迷会是常态吗?》分析过,绩差个股成交量萎缩已是A股常态,利空对小市值公司的冲击还需时间消化,尤其是股价下跌又会触发质押股的平仓风险。盈利趋势决定市场风格,维持坚守价值风格的判断,尤其是金融。









3





中信建投:低估值优先,银行价值为上
 



从现在这个时点来看2月,与1月乐观的看法不同,我们认为2月是需要短期相对谨慎的,当然,在全年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在配置策略上,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估值低;第二,业绩确定性高,第三,市场回暖后反弹速度快的行业。因此,2月的策略是价值至上,低估值优先。




经济观察




第一,我们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中国经济短期仍然处于转型回落过程中,中期处于复苏进程不变。12月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出回落的状态。今天上午公布的制造业PMI为51.3,比11月51.6处于短期回落过程中,仍然保持在50之上。从中长期数据来看,GDP重新上行,2017年全年增加值为6.9%。因此,我们对短期回落保持谨慎,中长期保持乐观。




第二,流动性的边际变化。1月以来由于央行满足交易性需求,TLF和定向降准使得流动性保持中性偏宽松。但是我们近期注意到,从上周开始,央行逐步回笼货币。虽然Shibor利率和1年期国债利率在前期小幅下行之后保持稳定,但我们看到30y-10y、10y-1y期限价差从上周开始上行。这意味着流动性边际上存在边际从紧的迹象。




第三,从企业盈利来看,近期业绩预告发布密集。我们对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进行了统计汇总,并且分离统计了2017年全年和2017年4季度的业绩变化。我们发现大市值公司盈利仍然高于中小公司,因此我们仍然维持大市值公司策略不变。




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运行存在明显边际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投资者2月保持谨慎,对中长期保持乐观的态度。2月坚持低估值、大市值和业绩确定性的策略。我们继续推荐银行、地产、家电、白酒板块,也推荐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中的低估值龙头公司。在主题方面,我们建议关注长期的消费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行业。









4





申万宏源:创业板业绩增速快速回落,龙头确定性凸显






2017Q4创业板利润增速加速回落,中小板则维持高位。




从整体趋势来看,2017Q4创业板整体景气依然呈下行趋势。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预告净利润增速从2017Q3的24.4%加速回落至2017Q4的16.8%;剔除外延业绩贡献后板块业绩下滑也很严重,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和过去一年完成并购重组)净利润增速从17Q3的21.8%回落至2017Q4的13.8%。



2017Q4中小板增速则依然维持高位。中小板(剔除金融)利润增速仅从2017Q3的31.9%放缓至2017Q4的29.1%,而中小板(剔除金融和过去一年并购重组)利润增速甚至从2017Q3的24.4%小幅提升至2017Q4的27.6%。



创业板利润增速虽快速回落,但龙头效应效应依然明显。分市值区间看,50亿以下、50-100亿以及100-300亿区间的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但300-500亿和500亿以上(剔除温氏股份和乐视网)利润增速则从2017Q3的36.4%、34.1%,分别提升至2017Q4的39.2%和46.2%。



行业表现上:受益于涨价的传统周期品(煤炭/有色/钢铁/化工/造纸/水泥)、中游制造相关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主要是光伏)/包装印刷、下游消费相关的家电/白酒/零售/旅游,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成长里面的电子景气度均不错。



配置建议:龙头确定性凸显,继续价值白马和周期龙头两手抓。(1)从业绩确定性角度我们继续建议超配大消费和金融中的白马龙头。(2)从春季躁动行情日历效应出发,我们依然建议增配周期品;综合这两方面考虑,我们2月依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大消费相关的家电、食品饮料和银行龙头,以及偏周期的房地产、石油石化产业链(尤其是大炼化板块)、建材、工业金属(尤其是铜)和煤炭板块。






智慧投资














参差多态










十年中国富人阶层将翻6倍,这个领域要出大牛股!




来源: 新财富杂志


作者:王永锋 广发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










01






消费品行业容易出现“长跑冠军”



首先我们以五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视角来看下股市。图1左边是美国股市五十年的视角,可以看到整个股市里跑在前20名的大部分是消费品;右边是日本股市二十五年的视角,一半来自于消费品。美国五十年的视角里复合排名第一的是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复合增长率为19.75%。这种五十年复合增长15%-20%是只有巴菲特能做到的,他也就做到20%复合增长。做五十年(从20多岁做投资做到70多岁)的投资基本就是我们普通人一辈子的事。一辈子投资一只股票或者随便投资一只股票,就堪比巴菲特,不用整天追涨杀跌,拿住两三个公司就武林高手。




但是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做,或是觉得整天坐那儿赚钱太无聊没意思,而我们大部分的投资者是喜欢在里面折腾研究,包括研究各种周期波动。比如一会房地产周期了,一会是有色的周期了,一会又弄一下TMT的周期,最后三大块投资里的行业其实就是周期、成长、消费。而消费这边是最值得大家啥都不干整天出去玩,然后能把投资做好的。由于如上介绍牵涉到非常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暂且先这么介绍。




图1



美国的竞争格局也是双寡头里面形成竞争格局。每个行业竞争完只剩一个老大或者两个老大,所以逻辑非常简单。先看一下巧克力龙头,第一个是好时,第二个是马氏。37年股价翻了31倍,试问有多少人企业能有这么高的收益。亨氏,32年年化收益率15%,差不多是32年翻了五六十倍的概念。百事和可口可乐,30年翻了50倍。这就是投资顶尖级消费品的长期,但是短期去看可能永远都排不上队。



刚才讲述国外,现在说一下国内。从十五年的数据(图2)可以看出国内20只成长最好的股票里其中有6只是消费品,并且第一名就是格力,第二名是茅台。还包括恒瑞医药(偏消费的)、伊利、泸州老窖双汇发展这些大家能听到的公司。简析一下,十五年复合增长比美国同类还高,第一名是格力35.77%,茅台是35%,恒瑞差不多是30%,这样的复合增长A股应该没有人做到吧。




图2



总结下就是消费品行业容易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短期上(一两年、三五年)食品饮料可能跑不过别的行业,但若要论跑长跑(十五年、二十年),那么绝对的大牛股基本上都是消费品



消费品行业正步入成熟期,白酒、调味品和乳制品龙头股票值得投资



建议大家想投资消费品,第一个研究的公司就是茅台(下面我会着重介绍茅台),因为茅台是兼顾了消费和周期非常牛的公司,理解了茅台才会去理解别的消费品,才理解格力、伊利、海天、老板电器。茅台2016年业绩增长在百分之十几,2017年三季度是60%的业绩增长,整体下来是40%-50%。2018年市场对茅台的判断利润增长可能是30-40%。从2018年茅台可能业绩增长50%以上来看,它是个成长股,并且成长很快。具体见下图。如果以十年、二十年角度去看,茅台绝对是消费品里面最值得研究的公司,并牵扯到对其他消费品的看法。




图3



图3是我们报告里面最重要的图之一,这张图说明什么?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及富人人群的人数,这个是看懂消费品最核心的逻辑。这个数据,2010年是1600万户,2015年是5300万户,2020年预测大概是1亿户。这说明什么呢?中国的富人阶层十年时间翻了差不多6倍。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即从2010年到2020年富人阶层人的数量翻了6倍。




直线思考就是买茅台的人翻6倍,买老板电器的人(销售额)要翻6倍,买高端家居(比如索菲亚)是不是也得翻6倍,这完全是线性外推。再讲第二个问题,经济学里面有个概念叫收入弹性,即收入增长1元,对应商品会增长2倍或者1.5倍,就是有钱人越来越多就会回到一个线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像茅台、老板电器、索菲亚等收入爆增的重要原因,并且增长很快。再举个例子更方便大家理解。



比如,2010年的时候深圳一套房子200万元,配套上家里酒柜上摆的酒就是一两百块钱,抽油烟机就是杂牌子,衣柜定制也比较少,基本上是木匠打造,这些都是2010年的场景。再看一下2018年或者2020年的场景,现在的房价得1000万元了,北京、上海也差不多。1000万元的房子,酒柜上就不敢摆别的了,只敢摆茅台,不然镇不住那个酒柜、镇不住那个房子。就是有钱人变多了以后随便一套房子酒柜上摆茅台的日常生活现象。再往厨房里看,抽油烟机、灶具不是老板电器就是方太,不会像前些年那些低端产品。接下来再看看卧室,索菲亚或者欧派,不会是之前木匠打的衣柜。包括空调,装的就是美的和格力。这都是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的大牛股,是未来五年到十年我们投的大方向。这就是举个例子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分析消费品投资。




图4



下面说下烟草,图4是2010-2015十五年时间烟草结构的变化。中高端的烟草从2011年20%的占比变成到2016年的80%。为什么这样?因为消费品是面子上的东西,抽1块钱的烟跟身份档次配不上所以肯定得上去,包括出来开的车。这种结构升级,在各个行业尤其是消费品行业表现特别突出。再另外举个案例。2010年的时候我们出去住酒店,住如家、7天就感觉挺好的商务快捷酒店,但是现在反而是高端一点的300-500元酒店住宿量突然间起来了,从财务报表占比极剧下降也可见一斑。逻辑与烟草一样,身价起来之后全都朝中高端来走了。



总结下,如下是我们点的几个公司:格力、老板电器、索菲亚,就是各个子行业的龙头。格力股价年化增长是25%,老板电器年化收益率是50%,索非亚年化收益率50%,都是非常非常牛的大牛股。消费品其实就买各个子行业,尤其是空间比较大的子行业里的龙头。消费品包括8个行业,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轻工、零售、农业,消费品这些行业里面真正值得长期去买的或者好公司就十几家。消费品未来我们看十年、二十年最优秀的公司,就是各个行业里的龙头(双寡头或者单寡头),在这儿列举下就是:茅台、五粮液、伊利、海天味业、美的、格力、老板电器、索菲亚、欧派。









02








白酒:第三轮白酒牛市,高端和次高端将成长股辈出



由于白酒占行业比重比较大(市值占到6-70%),所以我花50%的时间讲述一下。白酒,高端是寡头垄断。前几年熊市时从私募行业流传出一句话,就是只要活下来的私募投资人都重仓了茅台,没重仓的全都没活下来。这可能有点夸张。我了解到大部分人在食品饮料行业盈利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白酒上赚钱,不管是2003年那一波、还是2009年那一波或者还是17年这一波白酒,基本上只要买肯定赚,就是你踩点赚多赚少而已。




图5




看这三轮牛市,尤其是这上面三张图(图5)。白酒三轮牛市:第一轮是2003年-2007年,房地产投资拉动;第二轮是2008年底4万亿政策之后的2009年-2012年;第三轮牛市就是这一次的从2016年到2020年。用供需曲线分析下三轮牛市,2004年-2012年的供给需求变化比较大,所以把价格拉得非常高;而在2016年-2020年供需变化并不大,所以价格上升并不快,是结构性的牛市。




第一轮牛市核心公司是茅台和泸州老窖;第二轮牛市出现了很多牛股,古井贡和金种子涨了10倍,洋河两年翻了5倍,紧接着是汾酒、酒鬼一年翻了3、4倍,紧接着是沱牌,形成这轮牛市赚10倍、20倍很正常。再介绍下第三轮牛市,第三轮牛市应该会出现6、7家10倍的公司。因为现在茅台已经10倍了,当时股价的最低点90元涨到现在900元为10倍,10倍可能还没涨完后面还会涨。五粮液从十几块钱涨到现在八十多,翻了6、7倍;泸州老窖也差不多,水井坊、汾酒和沱牌各个都涨了5、6倍,所以今年再一涨,基本上就10倍了。所以到第三轮牛市里最核心的公司就是高端的茅台、泸州老窖和次高端的水井坊等,五年时间翻10倍。



由于茅台的争议比较大,也一直没有停过争议,这里重点讲一下茅台,底下的各个公司我就一带而过,大家看报告就可以了。我讲两个大家最容易去问的问题,然后我用数据来讲一讲。




大家最多的质疑是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年轻人口大幅减少,白酒未来没人喝了,为什么还在涨?这是第一个我出去路演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第二,中国的老龄化越来越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人都变老了也没人喝白酒了,为什么茅台能涨?这两个问题非常经典。我用数据来解释一下。解释明白了,大家可能都会回去买茅台了。



一般人开始喝白酒是35岁开始喝,35岁之前因为年轻,包括你的社会阶层没到你该喝白酒的时候。而35岁之后你一般是副处级,或者是到了其他一定层级,领导才会带你到正式的场合去喝,而正式场合喝啤酒像怎么回事。中国官场或者商界真正谈事不是在办公室谈好的,而是在酒桌上,其实大家对这一点很清楚或可以去三四线城市了解下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35岁把你带到酒桌上去,把事情能谈成。在这种情况下看中国的两次人口高峰,中国的第一次人口高峰是在6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波人口大概是50岁或者50岁多一些,正在喝白酒的壮年期;第二波人口高峰是在1987年,这些人今年刚好31岁。第二波人口高峰是第一波人口高峰生的孩子,第二波人口高峰在四年之后开始进入另一波喝白酒的人群。这样刚才那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第一波还在喝的壮年,第二波就马上杀来,这样看来十年之内白酒的需求量只能越来越大,不会变少。




    五粮液,今年收入30%、利润40%,现在估值25-26倍,也不能说贵,也是个很好的公司。






    泸州老窖,因为它2018年做了定增,应该是9月份解禁,所以今年释放业绩动力比较强,我估计做35%-40%业绩也不大,现在估值不到30倍。





    水井坊,2017年略跌。1月24日晚上刚出的业绩增长没有机构投资者想象得那么快,2018年它的收入增长会在50%,利润增长在100%,这样的公司现在30倍出头值得,下跌就是买点。





    汾酒,现在停牌了。市场在传是华润持了它的股,现在大概600亿市值,两年之后应该会做到1000亿。



    洋河,市场之前对它的预期比较低,认为收入端15%利润端20%,但是今年收入端会达到20-25%,利润端会达到30%,也是值得去购买。



    沱牌,因为从之前国企变成民企,现在动力比较强,做的事情也很激进,所以现在170亿的市值在这轮牛市走完上300亿的问题不大。



    酒鬼,因为酒鬼是次高端里这一轮牛市最差的公司,可以这么说如果它要没起来的话,这轮牛市就结束了。










03








调味品:餐饮回暖和消费升级推动行业量价齐升,龙头最受益




由于调味品这几年才起来,最近慢慢才有人在上面赚钱,比如海天味业的上市。乳制品投资就是投资伊利赚钱。但是白酒相对这两个子行业是赚钱人数多。据我了解的市场上比较神的人,从2000年投资茅台到现在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干,只要有工资就买茅台一支股票,现在身家都是几千万上亿的概念,但可能薪水还不如在座的各位。重仓以后就不用做太多研究,因为消费品公司不像其他行业公司,需要研究完之后天天去跟踪。消费品公司是一旦研究完之后,不敢说一辈子不变,最起码十年、五年不发生变化,基本上这一条线下去了。这是一种类型就是持久型。另外一种类型只用5%-10%的时间稍微看一下数据,其他8-90%的时间就是陪老婆、陪孩子的人,基本不会在股票上花太多时间,因为这个东西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



调味品一句话带过:最后的标的只选一个,肯定是海天,其次是中炬高新。乳制品已经形成双寡头的竞争格局,一个是伊利(A股市场上就是伊利)、一个是蒙牛。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视角看,食品行业容易出长期的大牛股。只买一个,永远是茅台;只买两个,就是茅台和五粮液;再往下就是加海天味业、伊利,基本上3-5个公司打败天下无敌手。






喜欢就点关注哦!



























关注大成基金官方微信,查净值、申购、赎回轻松搞定。







郑重声明: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及合法获得的外部报告资料,我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或者完整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本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本公司及与本公司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会承担因阅读和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任何损失及其产生的法律责任。本报告的版权为大成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客服热线:400-888-5558


客服传真:021-63516199


客服邮箱:callcenter@dcfund.com.cn


公司网站:www.dcfund.com.cn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