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中国央行公布的1月金融信贷数据,再度震惊市场。

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6%,较预期8.2%高出0.4个百分点,较前值8.2%也有所提升;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更是达到29000亿元,较预期值20500亿元大增8500亿元,创历史纪录。

一时间,市场开始议论纷纷——

M2货币供应增速与新增信贷均大幅超过预期,是否意味着去杠杆进程趋于“宽松”,令金融市场流动性得到恢复充裕?

在上周A股遭遇黑色一星期,大跌9.6%之际,这份亮丽的金融信贷数据能否扭转流动性持续收紧对A股下跌的拖累效应?

在1月份信贷数据创纪录新高之后,能给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带来多大的拉动效应,一旦这波信贷高峰期褪去,宏观经济增速是否有所降低?

本期海银视角将专门对此作出详尽解答。

1月信贷增量数据创纪录新高

难改去杠杆从严进程

坦白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量创下历史最高值,也令海银视角颇感意外。

但细细回想起来,1月信贷大超预期其实有迹可循。

第一,监管全面限制通道业务后,部分融资需求转向表内信贷,推升银行信贷贷款需求;

第二,全球经济明显复苏,国内经济依然向好,信贷需求日益旺盛;

第三,去年12月信贷额度明显受限背后,是很多贷款项目额度投放延至今年1月落地,导致1月信贷额创历史记录;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去年12月份积压较多的信贷需求,这些信贷需求通常会在今年1月份充分释放,业界也有“开门红”之说,正是基于这种判断。

第四,受房地产调控因素影响,以往被积压的房贷额度在1月份被大量投放,数据显示,1月份个人住户中长期按揭贷款大增5910亿,是1月整个信贷数据得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五,春节因素的作用,去年1月份中国信贷新增额仅仅有2万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2017年春节发生在1月,全月工作日较少因此造成了信贷新增不大,今年春节在2月,因此银行有更多工作日时间加大信贷投放。

我们还可以通过2016年1月数据进行对比,当年春节也在2月份,1月份信贷增量超过2.5万亿元,就这个因素而言,其实今年1月新增信贷总额达到29000亿元,其实未必令市场意外。


当然,市场普遍关心的是,在1月份信贷新增额突破历史新高背后,是否意味着去杠杆进程是否变得宽松?

其实,这种猜测的出现,也是有迹可循。

近日一些财经类媒体评论文章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好在金融系统防风险去杠杆的同时,适度把握节奏力度,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文章还表示,金融市场的杠杆或者说泡沫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金融市场的去泡沫不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因此监管部门要在稳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去杠杆,对一些政策举措,应当进行充分的影响评估,同时也要进行灵活应对,做好政策对冲。这样能够让市场形成比较稳定的预期,不至于发生情绪的大幅波动。


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股市、债市、期市、汇市等市场之间是具有关联性的,一个市场的波动同时也会影响另一个市场,一个领域出台的监管政策也会对其他领域造成影响,一个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也会传导到其他市场,甚至会酝酿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中部分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风险隐藏于各个环节,处置和清理起来必须通盘考虑。这就要求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充分做好政策沟通,在各部门出台监管措施时,应当协调好力度和时机,防止短期监管压力叠加过大,因处置风险而发生风险。

一系列的措辞与表述,都让金融市场开始对去杠杆“放松”有所憧憬。


对此海银视角的观点是,憧憬固然是好,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去杠杆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银行表外融资增速持续低于表内信贷增速也将会是常态,非标转贷款的趋势将会持续。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信贷增量数据未来还会持续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原因是大量表外信贷业务只能通过表内信贷投放;二是去杠杆的金融监管还会进一步增强,不会减弱。

事实上,市场传闻一行三会资管新规会在今年两会前正式下发,尽管相关条款会有所修改以符合金融机构实际操作进度,但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的总思路不会改变。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新的预期管理,即信贷增量数据持续增长,但社会融资总额持续下降,宏观经济增速会依然面临去杠杆的冲击。

事实上,这在1月份金融数据已经得到体现——在1月份信贷增量数据创纪录新高之际,当月中国1月社会融资规模30600亿元,却比市场预期低了约900亿元,这背后,恰恰表明去杠杆的威力依然在持续凸显,令表外信贷规模持续缩水,拖累了社会融资规模较市场预期更低。

至于1月份信贷增量数据创纪录新高,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的冲击表现在哪些层面?海银视角的观点是,有三个迹象值得关注:

一是房地产信贷有所复苏,这包括去年积压的房贷在今年年初集中释放,此外1月房地产销售有所回升,也带动了房产信贷量增加,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回暖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效应,因此海银视角认为房地产市场回暖对宏观经济增速的利好效应,将会持续体现。

二是非标资产与企业长期贷款出现两极分化,在17年年底非标连续被监管约束后,信托贷款与委贷受到重创,在融资需求仍有韧性的情况下,大量表外非标回表,加之去年年底额度限制积压的信贷集中释放,造成企业长期贷款与非标资产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且这种格局还将持续。海银视角对此认为,将企业信贷回表的最大好处,在于企业募资投资流程变得更加“阳光化”,有助于金融监管部门提早洞察金融风险加以妥善处理,对金融防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很大好处。


三是1月份信用债收益率仍处于相对高位,发行成本较高,但债券融资发行量同比依然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表明在严监管环境下,不少企业对未来融资难度与利率预期上调,选择尽可能早融资,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出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旺盛,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盈利预期有着较高信心,对宏观经济增长而言是一种信心层面的传递。

整体而言,1月份信贷增速额创纪录新高,对短期中国经济增速构成利好效应,但就长前而言,随着去杠杆进程依然趋严,金融防风险力度不断增加,其对宏观经济增速的冲击依然不容低估。当然,海银视角相信,中国相关部门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替代趋紧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力度,拉动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保持一个稳定合理较高的区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