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某股以一字跌停的姿势跨过了1元门槛,报于0.97元,成为当前两市唯一一只“仙股”,这也是A股市场时隔12年,再现“仙股”!!!

综合来看,A股市场发展的28年历史中,“仙股”罕见,只有在2005~2006年期间出现过“仙股”。相比之下,港股市场“仙股”频现,其2100多只个股中,约900只个股是“仙股”,占比超40%。

 

一、“仙股”的由来

(一)源于英国的货币单位

“仙”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英国币制改革前,币种为先令士,其中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港股跌到1元以下,换算成英国币值为几先令,港人简称为“先股”。在大陆是指低于1元的股票。事实上,用货币单位指称一类股票,这在中国股市中也有类似说法,比如说某某股票为百元股,或说某某股票为十元股。

 

(二)代指其投资价值

通常来说,“先股”的现实投资价值不大,但若被某公司选中作为借道上市的“壳”,就会有大量资产注入该“先股”,导致股价翻倍,持有者发大财,一步飞升“成仙”,在香港就用吉利话“仙股”来表示。





二、“仙股”出世的启示

(一)并不意味见底

过去,1元股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到了一定的底部。不过当下的A股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从目前两市股指的“慢牛”走势来看,这一“定律”未必能够再次实现。随着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绩差股变身“仙股”的案例,或许仅仅只是个开始。

 

(二)A股港股化趋势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未来A股港股化的趋势真有可能出现,即那些小市值股票由于失去“壳资源价值”,流动性越来越差,最后变为“仙股”。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A股的港股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两三年间A股一定会见到“仙股”,小股票会跌的稀里哗啦,背后实际上是金融条件的变化。

经济学家宋清辉:A股股价的两极分化难以避免,从长期看,不排除出现很多类似港股那样的“仙股”。

 

三、“仙股”的投资价值

(一)可能是“仙丹”

2015年,某明星和公司A提前签订基础投资者协议,A公司香港配售价仅0.39元;8日后,A公司上市,股价暴涨至4.62港元。该明星持有公司股票5400万股,我们来计算一下,不计费率等其它成本,8日内该明星赚得(4.62-0.39)*5400万=22842万,大概相当于2.2亿港元。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基础投资者在公司上市后的6个月内,将受出售配售股份的限制规定。

 

(二)也可能是“毒药”

2008年金融危机时,A股市场哀鸿遍野,受沪港两地价差的诱惑,某投资者在香港市场开户,买入一只0.2元价格的“仙股”,以为跌也跌不到哪里去,而且该股在3周内上涨了近20%。但好景不长,不久该公司股票停牌,接着缩股,这一停牌就是4年。虽然该股最后奇迹般地“复活”了,但是4年里香港恒生指数已经“节节高升”,考虑到机会成本等因素,该投资者并无盈利。





三、仙股”的投资注意事项

港股市场常年有大量低于1元的“仙股”存在,如上述案例中,即使停牌4年仍有“复活”可能。但是在A股中,“仙股”却存在着强制退市的风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在本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1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将由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换句话说,若连续20个交易日里“仙股”的股价一直低于1元,其将直接面临退市的风险。此外,成交量不足、股东数过少也得退市。

 

可见,未来虽然“仙股”可能越来越多,但究竟是退避三舍还是收入囊中,还是需要审慎考虑。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