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行业板块基础资料整理(V4-1802)

              2018年02月25日:第四版 

说明:本资料为信息类作品,主要对材料行业板块的基础知识、信息、数据等资料长期跟踪,进行动态性、系统性的整理。

 

1 行业整体近期信息资料

1.1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汽车、建筑等下游消费品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国内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由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不少新材料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积极布局,随着政策支持与企业参与,未来我国新材料领域成长空间广阔。

1.2 2017年4月据招商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环保因素影响,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上涨,年初至今平均上涨近5000元/吨,涨幅超过50%,目前普通石墨电极价格1.5万元/吨,高功率石墨电极1.8万元/吨。虽然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但原料占石墨电极成本约50%,其上涨幅度小于石墨电极上涨幅度。

专业人士表示,今年来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有:石墨电极行业持续多年亏损导致国内外都在去产能;行业主产区的华北地区近年来环保监察力度较大(如河南地区石墨电极占国内产量约20%),影响了部分小厂的供给;在政府大力取缔中频炉的背景下,中频炉趋向转型为电弧炉,钢厂盈利较好,电弧炉开工率也有所增加,这增加了石墨电极的需求,电弧炉占石墨电极总需求的50%。

1.3 2017年 7月3日从中科院获悉,近年来,纳米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多相催化、传感器和微反应器等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轻金属与电池材料组,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MOF模板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1.4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锂电材料将会迎来一波价格的增长周期,其中在3C领域格局较为稳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具潜力。

 

2 各细分领域近期信息资料

2.1 石墨烯领域

1)石墨烯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目前已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及应用。未来石墨烯将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触控屏和复合材料成为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最快的两大领域,该领域的石墨烯产品已经较为成熟,初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2)机构认为,石墨烯在电、热、光、力等多维度具备其他材料均无法比拟的极高性能。随着下游端各类应用的持续开发,石墨烯将成为最具爆发力的新材料之一。

3)近年来,石墨烯产业从“商业化准备期”到“产业化应用期”明显提速。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随着政府扶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有望步入加速期。

4)2017年3月,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研发再获进展。据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表面事业部功能碳素材料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工艺简单、且能大规模应用的石墨烯/高分子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能将高分子聚合物的热导率提高5倍–6倍,有助于推动石墨烯相关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发展。

5)石墨烯已经从前几年的单纯概念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安信证券表示,近2年石墨烯相关的小型企业数量占比正逐步提升,中型企业的产能规模也有所加强,截至2015年底,我国石墨烯相关的公司已达到350家,其中实现石墨烯相关销售的公司已达到了200家,石墨烯下游市场魅力开始显现,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石墨烯产业在近几年已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整体收入在2015年已达到6亿元的规模,未来石墨烯的产业发展或将进入快车道,推进速度或超出想象。

6)据投资快报报道,近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科院院士咨询项目“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启动会上,《2017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正式对外发布。《2017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不仅预测了全球石墨烯应用市场2020年将成长至1000亿元的规模,中国在全球石墨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还针对石墨烯原材料的生产、石墨烯产业发展路线图、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复合材料领域、电子信息行业、热管理领域、生物医药领域、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尽分析和预测。

7)由于产品未获得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石墨烯企业目前大多仍处于亏损状态。在常州石墨烯产业园聚集了上百家石墨烯企业,其中石墨烯原材料制备企业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第六元素和二维碳素在新三板挂牌。作为常州石墨烯企业的代表,这两家企业的业绩并不理想。年报显示,2016年,第六元素亏损884.85万元,连续三年亏损;二维碳素亏损938.74万元,连续两年亏损。

2.2 碳纤维领域

1)碳纤维作为新兴材料正由成长期进入到快速应用期,未来主要应用领域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交通等领域,预计在工业领域应用占70%,在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占15%至30%。航空航天领域用小丝束碳纤维,而大丝束主要用到民用上。汽车是碳纤维应用被普遍看好的领域。

2.3 3D打印领域

13D打印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被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制造技术创新。麦卡锡报告列出了对人类生活有颠覆性影响的12项技术,3D打印排在第九位,在新材料和页岩气之前。麦卡锡报告预测在2030年3D打印将在全世界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的效益。2015年麦卡锡报告又将这一进程前移,认为增材制造2020年可达到5500亿美元的效益。

2)目前,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3D打印技术应用逐渐从最初的科研发展至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方面,特别是在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凸显。

2.4超导领域

1超导是一种物质在低温下体现出的特别现象,主要表现为电阻在一定的温度下完全消失,通常为特定温度下,变为零电阻,导电没有了任何阻力,无电阻、抗磁性,超导技术蕴藏的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2)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超导技术市场规模达到1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增至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达12.8%。其中,商业、医疗保健和电力等工业领域的需求提升是促进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5 稀土磁材领域

1)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六大稀土集团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加之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回暖,预计2017年稀土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2)稀土多品种价格经历自2011年后的价格滑坡后,到2016年步入价格低谷。不过2017年2月份以来,稀土行业景气度已明显提升,多品种多次调涨价格,不断创出年内新高。近3个月来,稀土品种涨幅普遍在10%至20%之间,其中镨、钕、镝相关产品涨幅最明显。

3)2016年10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及资源综合利用全部纳入六大集团管理,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除6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外,不再新增采矿权,一举限制了新矿开采。

  同时,各地打击稀土违法违规专项行动也大面积推进,对超计划生产、采购非法矿产品的企业核减计划直至全部取消计划,追查非法矿产品来源,依法予以处罚。

  除严控产量外,2017年国家频繁收储,也进一步提升了稀土市场的信心。

4)国内稀土消费约有35%至40%的稀土被用作永磁材料,不仅用于传统的家电、电动自行车、箱包扣等领域,也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节能电梯等新兴领域。

5)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矿山自主减产,环保督查和开采配额执行力度加大,上游供应持续收紧,下游消费保持平稳,加上原料供应商的看涨惜售情绪,2017年钨价进入上升通道。随着供需关系改善,钨价有望持续上涨。

6) 华金证券表示,新能源汽车需求带动稀土类金属上涨。受打黑收储的影响,稀土供给承压,目前氧化钕和氧化镨钕上游厂商收货观望,下游供不应求,直接拉升价格,同时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影响已经渗透到下游的磁材公司,部分下游钕铁硼磁材公司已经开始采取每日报价的方式也暗示着目前供应的紧张,未来下游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的长期推动,磁材消费(钕铁硼永磁性材料)有可预见的持续性高增长。

2.6 锂电材料领域  

1)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旺盛需求,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未来几年,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增长的最大动力确定无疑将来自动力锂电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 78.42 亿只,当月同比上涨 35.81%, 2017 年 1-9 月累计产量78.07 亿只,累计同比上涨 36.50%。

2)随着全球锂总需求量不断上涨, 预计到 2020 年,锂总需求量将与锂产量持平,甚至可能出现锂资源不足的情况。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地增长,对于锂电的需求迅速增加,从而对于碳酸锂整体需求的拉动效用也显著增强。从今年 5 月份开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开启了一波新的升势,目前已经到了 180000 元/吨的价格附近。

3)2016 年中国钴消费占比全球约 45%,其中电池材料需求占比全国钴需求近 80%。目前在消费类数码产品领域,钴酸锂电池处于主导地位,但就动力电池来看,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三元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三元电池在 3C 领域应用提升,三元电池对钴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提升。

4)在全球主要钴生产商的产量中,嘉能可、自由港、欧亚资源、淡水河谷等就占据了 49%左右的比例。受制于 1.5-2 年的扩产周期,未来两年内供给端变化较为明确。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三元电池应用比例提升是大势所趋,动力电池带来的新增需求具备高确定性。
未来全球钴供需格局将发生变化,国内外钴价都已进入上涨通道。

5)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对动力电池的质保服务大多在5-8年,且中国的新能源车开始普遍应用始于2014年,我们预计2018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会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根据我们测算,2018年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11.09GWh,其中三元电池0.16GWh,磷酸铁锂电池10.93GWh,共计11.01万吨,对应 65.91亿市场空间。2020年报废 4.62GWh 三元电池,23GWh 磷酸铁锂电池,对应148.2亿市场空间。

6)锂电回收是社会责任:锂电池环保化、无害化处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政府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要求生产者对电池回收负责,保证电池“源头可控、去向清晰”,以便于减轻回收拆解环节工作量;同时倡导以 PACK 电池组的形式用于梯次利用,减少回收难度,提高行业效率。锂电回收是经济性的选择:废旧锂电池回收价值高,三元材料所含钴、锰、镍等金属元素多为我国较为稀缺、进口依赖较高、价格持续高位上涨的金属资源,
废旧锂电的回收蕴含很大商机。

 

3 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情况

3.1 2016年12月,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组长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为了一个产业专门成立的领导小组。中国新材料发展重大工程有望正式启动,可能涉及石墨烯、超导材料等多个方面。

3.2 2017年1月23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科技部及财政部共同制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出,未来应加快新型高效半导体照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开发,突破非晶合金在稀土永磁节能电机中的应用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稀土永磁节能电机及配套稀土永磁材料。

3.3 2017年4月28日,科技部印发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旨在加快推动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专项规划提出,加强我国材料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军工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特种合金和稀土新材料等,满足我国重大工程与国防建设的材料需求。

  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高性能膜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技术;新型微电子/光电子/磁电子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等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技术;以高通量设计/制备/表征为特征的材料基因组技术;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技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的形成,切实促进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材料产业发展。

3.4 2017年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7〕222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建立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

 

4上市企业有关数据统计

4.1上市企业共70家。其中沪市22家,深主板3家,中小板16家,创业板29家。按地区划分:江苏14家,北京、广东各8家,浙江6家,河南、湖南各5家,山东4家。

4.2 龙头企业:康得新,近期总市值700亿。

4.3 按市值排序前五名分别为(2018年02月25日):康得新 700亿,蓝思科技660亿,隆基股份 655亿,方大炭素528亿,江粉磁材512亿。

4.4 按市盈率排序前五名分别为(2018年02月25日):方大炭素14.57倍,长海股份 18.84倍,国轩高科22.61倍,神剑股份22.92倍,时代新材26.44倍。

4.5 涉及主题概念。锂电池12家,新能源车7家,稀土永磁概念6家,新能源6家,石墨烯概念3家,3D打印概念3家。

4.6入选各指数成分股情况。

1)沪深300指数3家:康得新国轩高科隆基股份

2)上证180指数2家:方大炭素隆基股份

3)上证50指数:无。

4)中证100指数: 无。

5)深证100指数4家:康得新国轩高科格林美蓝思科技

5相关企业优势和特点

1)天奇股份:产业布局思路清晰,自动化业务协同循环业务打造产业巨头:布局主业自动化及循环业务,循环板块目前已建立了从回收、拆解到交易的完整产业链,将大大受益潜力的锂电回收市场。

2)宁德时代(拟上市):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









































































































































3格林美:立足环保和循环概念,深耕废弃拆解和资源回收业务,目前已经布局形成了“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同时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子废物与报废汽车循环利用基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