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场,两市再现普涨格局,沪指围绕年线保持震荡走势,走势尚未有明显方向性选择。从K线图上看,目前沪指多条均线开始慢慢粘合,沪指在年线位置不断反复,且伴随量能萎缩,预计短期走势依旧会处于箱体震荡阶段,重要会议期间更多的是指数的平衡期。

创业板方面,受制于重要均线的压制,风险依旧较大,或许洗盘过后才会继续冲击年线。操作方向上,建议重点关注次新股依旧成长股里的细分龙头!

图1:上证指数日线走势

资料来源:行情软件

时间节点上,结合A股的日历效应来看,春节躁动、4月决断,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积极布局春季行情的最后时机。历史上,每一年的3月,都是市场的关键期,而之后的4月-10月的市场风格往往是最稳定的阶段,但是也往往是3月风格的延续,所以3的行情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再来看看近期的市场表现,从年后开始,市场风格就开始向新兴成长股转换,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创业板的整体涨幅远远跑赢其他指数。而这其中,超跌科技股的表现,则尤其亮眼。

倘若各位认真统计过相关数据,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新兴成长股中的龙头股才是最强势的。所以,后市,笔者坚定看好科技成长龙头股。

那么,成长股的行情逻辑是否足够有力呢?

今日,我就从产业资本增持的角度带领大家认真领略下背后的真相。

在我们A股市场,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推动股市上涨的资金无非是产业资本(企业部门)、金融机构、散户投资者,以及试图稳定市场的监管资本等五路。

而从市场投资的灵敏度来看,很明显,散户投资者是后知后觉且极为滞后的,他们一般是我们操作时的反向指标;金融机构则是我们跟随的对象,因为他们有资金优势、有专业的团队以及更一手的信息,所以我们散户拼不过,唯有跟随为主,但坑太多,又不好跟踪;至于监管资本,由于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定市场,所以,同样不宜高频跟踪。

因此,对具有领先性和极大可跟踪性的产业资本进行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他们才是市场的引领者,是我们投资的风向标。

回顾A股历史上的增持潮,从指标的有效性来看,产业资本增持或者减持家数的底部往往领先于大盘底部2-4个季度。

虽然,不是每次增持潮都可以作为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指标来判断,但是如果你看到季度乃至年度级别的增持潮,则说明市场很有可能会展开较大级别的行情。同时,一些小级别的增持潮,则可以作为市场大跌后的企稳信号,这就好比2010年初和2017年二季度的市场走势,就是这种判断。

图2:产业资本增减持与A 股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所以,如果产业资本主动大举增持,那么背后一定有猫腻!

产业资本的增持,要想触发市场整体走势的扭转,需要满足以下核心因素:

(1)时间及空间节点上,增持最好是发生在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或即将触底回升的阶段。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企业部门,或者企业大股东、高管等更了解自己公司的运行情况,一般来讲,他们可以更早、更精准的对股价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

(2)宏观角度来看,增持最好发生在社会整体流动性叫较为宽裕的时期。市场流动性充裕,才会有足够的资金进入股市买股票。根据美林时钟,在流动性充裕,且又非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阶段,投资者配置股票的比例会较高;

(3)在通胀快速下降的阶段;

(4)偏爱产能周期偏高的阶段,往往这时,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的空间有限;

(5)市场暴跌后的监管要求和质押融资补仓

目前的社会宏观环境以及A股市场,已经具备足够的触发条件,后市,预计近期看到的产业资本热度有望继续持续。

确定了产业资本的增持持续,再来看看它的增持偏好。按照中信风格指数,以增减持次数来看,产业资本对成长股的增持自2017年底开始启动,且布局成长股的信号已经非常强烈!

图3:增持家数/减持家数与CS成长指数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综上分析,市场在躁动之后会迎来决断期,在2018年,成长股会迎来“真成长”。从盈利估值匹配的角度来看,目前创业板50估值43倍,对应盈利增速是35%,小市值创业板公司估值是51倍,对应盈利增速是11%。

因此,要看新兴成长股就要看龙头企业,这一点逻辑大家要提前想明白。而关于这一波的成长股行情究竟会如何,建议大家类比13年的那一轮走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