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向均衡与充分的发展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投资、进出口、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对经济新常态进行全方位定义,指出我国经济全面转向新常态;2015年11月,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并在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0月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细化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成为工作重点;2017年年中召开金融工作会议,金融监管和回归对实体经济服务达成共识,年底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实质性变化及未来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任务,并细化未来“两大十五年”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速上看,自2014年年底提出新常态概念后,我国经济也相应触底并进入长达3年的“L型”底部,2015-2017年GDP增速分别为6.9%、6.7%和6.9%,季度波间经济增速波动率显著下降。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仍需改善等等,十九大后我国主动淡化GDP增长单一目标,更加偏向多元化的目标进展,同时将未来三年目标聚焦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我们认为去杠杆和补短板是2018年改革重点任务。



和全球经济主要经济相比,我国仍然具备较强的经济增长基础:一是我国除了具备人口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及工程师红利外,我国劳动参与率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人力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人力资源背后蕴含投资、消费需求方面的优势,是经济持续维持较高增长的重要保证;二是我国城镇化率方面,若按照人均收入水平衡量,我国应该处于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但与之对应的城镇化率仅为56.78%,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的65.05%水平,未来城镇化推进能为投资、消费需求潜力释放提供较大空间。

从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增长逐步摆脱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由2012年47%提升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64.5%,同期资本形成对GDP增长贡献由55.30%下降至32.8%,消费型经济体正在形成。2017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10.30%,较2016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零售总额同比稳中有降,农村零售消费总额增速增长强劲,1-11月份累计同比为11.9%,较2016年增长1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内生动力较强,预计2018年仍会维持10%两位数增速,较2017年略有回落,消费占GDP比重将进一步上升。投资方面,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贡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以上,三者占比基本保持稳定,分别为30%、22%和27%。制造业方面,根据行业增长前景构建增长类和非增长类两大类行业,其中增长类组合处于5%的底部区域,在先进制造业政策支持下,增速有望逐步恢复;非增长类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刺激下,盈利能力明显改善,预计投资增速维持0%增速,2017年1-11月增长类累计投资总额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66.55%,较2012年提升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基本触底。从土地出让、地产销售数据及棚改目标,我们预计2018年地产投资总额为0~5%。基建投资方面,作为补短板的发力重点之一,基建投资在区域和结构方面会出现较大变化,但仍会维持较高增速,预计2018年全年为10%~15%。预计全年投资增速继续保持平稳,为7.0%~7.5%。

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2018年政策将更加注重在补短板方面的发力。横向对比方面,我国在软实力方面与主要经济差距较大,包括研发、法律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税率等方面,这些方面是经济向质量转型、效率转型和动力转型的关键所在。也因此,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除了重点布局三大攻坚战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落实保护产权政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相应加快改革进度,也体现出2018年经济工作更加强化提升经济软实力及更加均衡发展的倾向。补短板对经济影响更加偏向中长期,短期见效缓慢。

随着经济新常态深入推进,主要矛盾转移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这种形态下,居民支出结构中非食品类需求的占比会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会推升非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即使在食品价格保持稳定或下降情况下,整体物价也会面临上涨压力,这也将成为经济向充分均衡发展阶段的一个常态。通过对比2012-2014年、2015-2017年食品与非食品CPI环比及趋势,可以看出2012-2014年食品和非食品价格都处于趋势下行阶段,2015-2017年食品整体趋势仍处于下行阶段,但非食品价格上行趋势相对明显,通过对非食品中与消费升级及刚性需求更为明确的医疗保健价格变化,2015-2017年期间的上行趋势更为明显。虽然根据CPI的翘尾因素及历史均值测算,2018年CPI高点在6月份,全年预计2.3%,但我们均值会趋势性低估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非食品价格上涨将提升市场对通胀压力的预期。

二、充分均衡发展下的政策展望——聚焦短板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8年政策基调,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中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支出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趋势角度,会减少一般性经济事务及行政支出比重,增加对补短板方面的投入,包括教育、环保、社保、医疗、三农等,促进经济社会更为均衡发展。货币政策表述由调节好货币闸门向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转变,自2016年金融防风险去杠杆以来,全社会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虽然降幅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此次强调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进一步巩固该趋势,维持2018年货币政策偏紧格局的判断。对于金融改革方面,2018年将重点聚焦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全面的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着力减缓因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所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2018年在管住货币政策总闸门下,宏观审慎政策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效率。

作为政策的延续性,我们认为2018年仍将在维持经济平稳的基础上,加快各项改革的推进,但改革的推进会更加体现出均衡性的特征,除了做好三大攻坚战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进一步明确8项工作重点,主要围绕经济社会短板展开布局:一是偏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提升有效供给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同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二是非经济层面,包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企和民企、知识产权保护)、民生(强化问题导向)、加快建立租房制度(进一步强化地产的居住特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充分均衡发展下的投资策略

(一)债券投资策略——短久期、高票息投资策略

影响2018年债市运行的因素:金融监管、国内经济增速压力减缓及全球经济复苏强劲。













2017年货币政策趋紧、金融监管及金融去杠杆冲击下,债券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调整后的5年国债收益率明显高于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为次贷危机以来的首次。我们认为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顶部区间,明年是票息大年。利得多少主要关注一个指标: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过渡期越长,可越早布局。

金融监管是未来几年主题,也是2018年影响债市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背景下,政策主动引导降低对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期且国内经济基本面也相对强劲,2018年金融监管加强下的金融去杠杆力度相对较强。此次金融监管布局始于2016年年底,2016年10月28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金融防风险正式提升最高决策层面;2017年4月26日,第40次集体重点学习关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题;同年7月15日,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金融监管加强,单纯金融创新被叫停;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0月2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2月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自2016年起金融防风险整体呈现不断升级趋势,2018年金融监管贯穿全年,对债市形成利空。



投资策略上,2018年不论是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及金融监管,均对债市形成压制;从期限结构上看,短久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85%分位点之上,为历史高位水平,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75%~80%分位点,整体收益率曲线趋平,短久期利率债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信用方面,供给端,新发和续接压力均不大,中期看新增融资需求可能回落,但存变数;需求端,监管框架下投资者结构将生变,风险偏好降低是大概率事件,信用债新增配置需求减弱,特别是低资质品种再融资压力大。投资策略上,资本利得难把握,票息为王,等待利差重估后加仓,短中期建议配置高等级品种,负债稳定的账户可适当拉长至中等久期。信用利差走扩是大概率事件,中期低资质品种建议等待利差重估走扩后参与,以免估值承压。

(二)权益投资策略——发力补短板

截止2017年12月31日,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3467家,其中2017年共479家企业首发上会,380家顺利过会,供给增长11%,上市公司数量为美国全部上市公司的70%,目前正在排队IPO企业数量为487家,按照当前IPO审核进度,2018年基本能够实现企业IPO常态化,2018年A股仍然会面临较大的供给压力。在供给增加及监管层对各类证券交易违法违规打击力度提升,市场对纯概念题材炒作热情明显下降,2016年、2017年可比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明显下降,其中2016年成交额下降主要是消化股灾的冲击,2017年成交额下降则是体现出上市公司在供给持续快速增加下稀缺性下降的结果,可比2700家上市公司中超过2100家上市公司成交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排名前100日均成交额占全部成交额23.53%,较2015年提升3个百分点。随着2018年供给持续维持较高数量,权益策略投资方面仍旧以聚焦价值投资为主。







全球表现方面,2017年为全年牛市,其中恒生指数表现最好,全年累计上涨36%,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和港股自身低估值双重利好,A股指数内部分化严重,整体表现处于中下水平,万得全A全年仅上涨4.93%,分行业方面,低估值、耐用品、食品医疗、医药、涨价品种等以蓝筹股为代表的行业表现较好,高估值、零售等行业整体表现欠佳,概念板块指数普遍跌多涨少,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龙头个股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1、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2、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3、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从政策面角度看,继续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氛围,利好优质企业,优质企业仍处于正向循环的自我强化阶段。从十九大报告精神上分析,未来三年是各项战略全面推进的三年,也是促均衡和充分发展的关键三年,政策重点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和强弱项。我们认为,与2017年不同, 2018年政策重点发力补短板和促经济均衡充分发展,投资主题有望由2017年部分行业的企业对标国际主要企业扩散至更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向国际主要企业市值和估值方面的接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