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聚焦









01







央行新行长易纲: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推动金融的改革和开放,并保持金融业稳定;“两会”结束后在海南召开的博鳌论坛会公布一些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举措。













02







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深入揭示影子银行、不良贷款、表外业务、热钱冲击等金融风险,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国资等领域的隐患,促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风险及时提出预警。













03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有信心更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中国正研究制定蓝天保卫战方案,重点改善雾霾天气。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化解和淘汰。











04







上交所:目前已梳理形成了上交所层面的针对优质创新企业的上市和交易等业务规则。











05







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积极扩宽资本工具发行渠道。二是积极研究增加资本工具种类。三是扩大投资者群体。四是简化资本工具发行的审批程序。












世界风云









01







原美联储主席耶伦:美国经济当前形势高度向好;并无证据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过热;股市估值高,但金融系统看起来是稳固的。













02










欧洲议会宪政事务委员会主席Danuta Hubner:英国已经承诺脱欧条款中将包含爱尔兰边境解决方案;欧盟公布了新的脱欧条款草案。另据华尔街日报,欧盟和英国在英国脱欧过渡条款方面达成广泛协议,英国在2020年前将继续执行欧盟的所有规则,但在未来决定中并无话语权。











03






德国央行:预计德国经济的强劲扩张势头将在2018年一季度持续;得益于2017年底订单激增,工业依然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过德国企业对经济的乐观看法有所降温。
















04







新浪援引外媒报道,欧洲央行消息人士称,欧洲央行决策者大致对市场预期的在2019年第二季度首次加息感到满意。即便是鸽派委员也支持今年底结束QE。










大行研报









1






招商证券:静待本周美联储加息





2月包括欧元区在内的部分国家景气程度回落,而美国经济数据则表现优异,基本面再度呈现“美强欧弱”格局。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程度均有所上升。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为60.8,环比抬升1.7,创2004年5月来最高水平,其中,新订单指数为64.2,环比下降1.2;产出指数为62%,环比下降2.5;就业指数为59.7,环比增长5.5;2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5.9,是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消费者信心强劲。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102,创2004年1月以来新高;预期指数初值88.6,低于2月终值90;消费者现况指数初值达到创纪录的122.8,高于2月终值114.9。




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美国1月JOLTS职位空缺增加64.5万,总空缺数上升至631.2万,创历史新高;美国2 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31.3 万人,创下2016 年7 月以来最高水平,失业率4.1%,与前期持平;就业参与率63.0%,高于前值62.7%,是劳动者相对乐观的潜在积极信号;时薪同比增长2.6%,略低于前值。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美国2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1%,创四个月最大升幅,这也是2010年5月以来第二高的环比升幅,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其中,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速1.2%,接近2010年5月以来最高位,也明显高于预期的0.5%;产能利用率为78.1%,创2015年1月以来新高,高于预期的77.7%。




近期美国通胀和通胀预期均有所上升。美国CPI连续6个月维持在2%以上,核心通胀和薪酬增速略有回升,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通胀预期初值达到2.9%,创2015年3月以来新高,5年通胀预期初值2.5%,持平2月终值,显示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明显攀升。通胀预期的上升可能有与近期通胀的上升和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进口受限预期有关。




在强劲基本面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预计3月20-21日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大概率将加息25BP至1.5-1.75%。这一信息已基本被市场所消化: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3月美联储加息的概率为94.4%。









2






中信建投证券:均衡自守,推陈出新





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都小幅度超出预期,对于GDP会产生正向的影响,但仍然注意其他工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在其他指标没有适度反弹之前,对于国内的市场应要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流动性操作收紧,货币供应量增速缓慢,应当注意流动性给市场带来的风险。




国外市场的经济景气度上升,美国的CPI指数、PPI指数、收入与就业水平都向好发展,经济基本面情况趋于乐观。但是由于就业程度已经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就业水平,加息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进而影响股市的估值。




政策方面,本周证监会严打市场操纵并开出史上最大罚单,证监会高层表态CDR将很快推出。近期政策层面对独角兽企业借助CDR回归A股表态积极,将逐步提升创新板块吸引力。流动性方面,下周美联储会议加息会议后,我国公开市场或跟随加息,季末扰动叠加下周到期量增加,预计资金面将保持中性偏紧的局面。




投资策略方面,由于国内经济景气回落,海外市场风险提高,我们建议投资者在3月仍然需要保持谨慎,降低仓位,在行业配置上采用均衡配置的方法,通过分散化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充分分散风险。同时回避强周期板块,增加对新经济板块与新消费的关注。









3





国泰君安:小调整不改慢牛,看好消费与制造业中的TMT
 



存量市短期调整,预期变动方向探寻中。自春节开始的反弹表现最强的成长和表现最弱的金融下跌最多。我们认为短期调整内在有两点逻辑需要关注:1)市场短期仍处于存量市状态,激进的上涨而引致的热度扩张过程展开存在着困难;2)市场预期主线看,围绕着开工复工的争论使得周期逻辑驱动下的金融、周期观望情绪增强。从传统躁动驱动逻辑来看,经济周期(开工成色)与政策预期(两会、经济定调)将会对市场情绪形成扰动,短期数据或事件的扰动并不必然意味着整体预期下修,只是阶段性市场预期驱动系统的调整。




市场维持乐观,风险偏好仍有望继续上修。从前期市场形成的风险观察点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海外通胀上行引致的过热预期,二是国内经济短期韧劲。我们认为围绕这两个方面预期将趋于积极方向变化。1)美国经济仍在复苏中,通胀预期已显著缓解。2)中国1-2月经济数据总体好于预期,复工需求释放值得期待。当前春季开工整体平稳,受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需求恢复速度略有推迟。从市场预期驱动意义来看,春季开工需求释放相关信息将会表现为积极作用。




利率与流动性是下一阶段驱动关注重点。我们此前反复强调中期中国经济与金融双出清驱动慢牛行情的观点,从时点上看在2019年年中前后有望看到金融体系理顺,带动金融体系整体无风险利率下行,权益资产相对吸引力获得显著提升,叠加中国资本市场国际互联加速,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的资产重配将会为市场注入持续强劲动能。利率与流动性将会是当前市场更为活跃的预期引导积极因素。




市场节奏关注第二风险窗口期,执两端均衡配置。我们此前提出关注春节与清明节两大风险窗口期,第一风险窗口期已经兑现,而当前清明节风险窗口逐渐临近。短期市场面临着从支撑躁动演进的逻辑预期向逻辑决断之后的调整,可能会迎来短期的震荡局面。




重申二季度乐观观点,看好消费与制造业中TMT。今年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一个层级,这是中国经济金融双出清曙光出现决定的。短期来看,周期品面临着终端需求弱化、供给增加、价格基数已经高企、春季开工需求等方面的疑虑,意味着从2017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长预期上修进程达到了需要实际进一步验证才能进一步演进的状态。中国金融出清将会以价的出清和量的出清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将会驱动利率的下行,为二季度市场提供支撑。相对而言,我们更加看好消费与制造业中TMT阶段性表现。周期看龙头右侧机会,金融全年看绝对收益。主题方面重点推荐海南旅游岛、上海自贸区、乡村振兴、工业互联网









4





海通证券姜超:为何要坚定看好创新和债市?






展望18年,我们认为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将和过去两年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两年是以通胀上行为资产配置主线,应该配置受益于涨价的资产,所以商品、房地产、周期和银行股受益,而债市受损。但如果未来通胀预期重新下行,资产配置就会跟过去相反,应该回避商品、房地产和周期股,股市应该寻找效率提升的机会,也就是把创新作为主线,而债市将会上涨。




首先,为什么未来要看好创新?




如果我们把17年的经济增长做个复盘,我们会发现市场对经济增长企稳的动力存在误解。大多数人认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企稳靠的是房地产、靠的是工业经济,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看工业增速,其实去年是全年下滑,根本不可能把全年GDP增速稳定在6.9%。我们发现,去年的经济增速企稳,主要的新增贡献是来自于一个叫做信息服务业的行业,这个行业过去从来没有在季度经济统计中出现过,但是去年首次出现,而且全年增速接近30%,所以其体量虽然不大,只有GDP的4%左右,但贡献了1%以上的GDP增速,几乎把所有工业增速的下滑都弥补了。




什么是信息服务业?我们认为,其实就是中国的数字新经济,因为只有这里才有30%以上的增速。比如说去年中国网上零售增速超过30%,移动支付增速超过50%,移动流量使用量同比超过100%,这些也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所以统计进去理所应当。因此,至少从统计来看,中国的新经济已经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17年经济增长的超预期企稳靠的是新经济而非旧经济。




面向未来,真正创造财富的其实是专业知识,知识就是财富,创造财富的是各种人才,也就是人力资本,而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是股权融资,因为股权融资是风险共担的机制,可以激发出人的活力。




因此,要想让中国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关键是改变融资方式,从债务融资转向股权融资,而这一步其实就是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




而提高效率其实就是补短板,这才是真正降低债务率的关键因素。




从融资结构的角度,我们发现我们政府正在做出巨大的改变,比如说我们开始呼吁BATJ回归,帮助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上市,这些变化都值得肯定。




如果我们把美国过去的20年和中国过去的几年对比一下,其实可以找到中国未来的方向。在美国过去的10年,地产泡沫之后,真正创造财富的是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代表的创新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在目前中国地产泡沫面临危险之际,我们要拥抱中国的未来,就应该全力配置中国的纳斯达克!




所以,我们认为今年无论港股和A股,主要的机会在于创新。很多人一直质疑我们不看好经济,我想说的是我们不看好的是地产泡沫旧经济,但是看好服务创新的新经济,因为这才是中国的未来。




最后,我们坚定看好今年债市的行情。今年债市的上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们坚信,高债务的中国经济,最终一定会走向低利率而不是高利率。




作为总结,我们想说站在债务周期的拐点上,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成功降杠杆,减少无效融资需求,让利率自然下降,同时要提高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帮助创新和服务型企业成长。




因此我们对于未来,坚决不看好依赖债务的地产泡沫,坚定看好创新服务类资产和类债券的稳定收益类资产。









参差多态










在香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多了一个对手




来源:墨腾创投


作者:墨腾市场专员 









去年 9 月,港版支付宝(支付宝HK)和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达成合作,今年 1 月,港版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宣布可连接信用卡和部分银行户口,这标志着两者的“香港布局”又迈出了一步(烧钱补贴大战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一直没停过)。




为了推广使用,支付宝在今年第一季度联手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接连推出多个迎新奖赏和优惠活动。







在线上,支付宝联合电能实业(隶属于长江和记)以及和记电讯国际,分别推出缴电费和话费功能。在线下,支付宝涵盖了李嘉诚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的百佳超市、屈臣氏、丰泽电器等门店。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同时,支付宝自己也深入到宝达街市等本土菜市场,甚至渗透到了本地人喜爱的赛马博彩、黄大仙烧香、扭扭蛋等活动。




老对手微信支付也不甘示弱。1月期间,使用 WeChat Pay HK 在美心、一田百货等超市消费可享受满减。2月期间,麦当劳推出消费满 25 减 10 元的优惠;春节期间还发放了各式各样的红包,总额超过了 1000 万港元。




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是要下定决心深入香港移动支付市场。大手笔的“烧钱”在前几年的内地曾经出现,但现在,他们有了新的对手:八达通。




支付宝和微信的“敌人”——八达通




要说什么是香港人手一个的东西,那必然是八达通。早在上个世纪末,香港人就能凭借一张八达通卡片实现“现金化”。以公共交通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八达通,能消费的场所有很多:地铁、巴士、轮渡、商超、便利店、部分餐厅,甚至政府的收费隧道、住宅及商业大厦的门禁系统也能使用八达通。




跟据毅群市场研究 2015 年的报告,全港高达 99% 以上的人口拥有八达通,渗透率极高。虽然八达通在香港支付届具有垄断地位,总被媒体讨伐“安于现状”,但从去年开始,它不再固步自封。




去年,八达通有了新 logo,也启动了换卡计划,向数字化发展。对于换卡计划,官网上是这么解释的:“新八达通以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新功能,包括网上付款,通过“O! ePay”账户将钱转入及转出八达通。




新(右)旧(左)两版八达通




其中“O! ePay”是八达通 App 于 2016 年推出的移动支付服务,功能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十分相像,包括线上购物和 P2P 转账,线下也通过二维码而非八达通机收付款。春节期间“好易畀 O! ePay”也加入了“烧钱”优惠和红包大战。





八达通App的功能和优惠界面




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卯足了劲的同时,八达通也开始转型,那么成效究竟如何呢?




据港铁 2017 年的业绩报告,八达通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 30.5%,部分原因是“好易畀”庞大的研究和推广开支。而微信在今年年初发放的优惠和“利是”(广东说法,补贴和红包的意思)也预计超过了 4500 万港币。




“烧钱”是有效的,坚如磐石的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终于有所松动。




就八达通 App 而言, 2017 年 5 月份在安卓的 Google Play 上的总下载量只有 10 万次,评分也只有 2.4 分 ( 5 分满分)。而今年 3 月的数据显示,总下载量超百万,评分也升高到 3.5。就微信而言,在各种优惠的轰炸下,2 月份香港的新增用户数超过 44%。好易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市场占有率也分别升至了 17%,15%,8%。





八达通 App 在 2017 年 5 月(左)和 2018 年 3 月(右)的评分




无论是联手李嘉诚的支付宝,信念十足的微信支付,还是本土产品八达通,它们都有资本通过“烧钱”的方式,试图改变港人的支付习惯,但没人能保证这势头是不是昙花一现,毕竟港人在支付方式这事儿上是“固执”出了名的。对于八达通而言,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过去的自己。




香港人的习惯难改,他们已经有八达通卡,何必大费周折再多下载一个 App 呢?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内地的成功,主要是依托外卖、网约车、网购这些日常的刚性需求,形成客户粘性,优惠推广只是助推力之一。但是在地狭人稠,且线下商超餐饮密集的香港,这些应用并没有发展起来。




未来的“战场”将在哪些场景中展开?




2017 年底,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不约而同地宣布和港铁合作,乘客能通过专门的购票机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扫码购票。从罗湖和落马洲站开始试点,并陆续在尖沙咀、尖东和铜锣湾等站铺设。




这看似在受众范围上是一小步(毕竟扫码购票的乘客还是以内地游客为主),但在战略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因为这不仅涉足了八达通所依托的领域,而且进军了公共交通场景。




地铁、巴士、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场景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宝贵之初在于它所承载的线下出行数据。




用户的公共交通出行数据,就像共享单车的“最后一公里”一样,是线下数据中举重若轻的一环,对于未来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和 ofo 之争(滴滴投资 ofo 却还要推出自有品牌;阿里只能拿到共享单车作为质押,却还要借贷给 ofo 以扩大话语权)是一样的道理。







说不定,2018年是香港移动支付的转机之年,谁能进一步促使香港用户更改支付习惯,在市场争夺战中取得一席之地,依旧未知。墨腾认为以下几点是今后重要的战略方向,而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开始布局了:




1. 攻下八达通卡片未涉足的场景




• 非企业类型的个体商户收付款




由于八达通和信用卡的手续费较高,一些茶餐厅、小店、报刊亭和市场只接受收现金支付,这都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支付宝也的确从街市开始入手了。




• 出租车司机和小巴




早年八达通有意打开出租车市场,但由于香港的士是私人运营,且司机们大多年长,更习惯现金支付,尝试以失败告终。但HKTaxi、优步、滴滴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入驻后,情况有了转机。




现在,香港日均有两万单手机叫车服务,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已入驻的士,支付宝接入的的士已占比总量的 10%。






2. 提供便民实用的功能




比如余额宝等小额金融理财、跨境汇款等。据JD Power的研究,微信支付在受访者中获得了最高满意评级(7.7 / 10),其广泛且实用的功能是部分原因。





香港 8 大移动支付 App 功能比较,来源:MoneyHero.com.hk




3. 因地制宜,贴合当地民众的日常习惯




一个例子是购物集印花。香港港人对收集印花换取商品乐此不疲,这个爱好伴随着一代代的港人。而支付宝也开始针对这个爱好给予优惠。




不过说到底,这场商战的核心也不是争夺市场份额,不是扭转用户的习惯,而是如何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方便,这才让他们接受移动支付的关键。











喜欢就点关注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