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墨白




我们为什么这么早就要考虑养老?




对于许多三四十岁乃至二十多岁的朋友来说,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养老。心理可能如下两种:“我这么厉害需要考虑养老?”或者“我现在这么惨哪有钱考虑养老……”




然后社会现实往往令人猝不及防。




2017年年底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的数据指出,河南、广西、江西等13个省份可支付月数不足一年。这意味着,不到一年,这13个省份将无养老金可发。其中,黑龙江2016年养老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养老金累积结余已经出现负数。要知道,在2015年时,养老可支付月数不足一年的省份只有8个,这个数字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意外。刚刚过去的2017年又是什么状态,只有今年年底才会知道。




可以预见的是,假定现行社保制度不变,按照当下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养老资金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此外,即便养老金可以正常完成资金循环,但是按照现在的养老金发放水平和消费,对于能否保证健康舒适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我们也应该慎重看待。




所以我们需要用理财的方式,早做筹备,自己把控养老。




我们离幸福晚年还差多少钱?




(1)计算退休后每月的养老支出




我们虚拟出一个主人公小李。




假设小李属于生活在上海的高收入群体,不考虑房贷等因素。小李现在30岁,计划65岁退休,预计寿命90岁,退休之后没有收入;现在每月薪资20000元,每月正常支出10000元,这种状态一直可以保持到退休。




那么,按照国际惯例,退休后大概每月需要8000元才能保证现有的生活水平(这个系数叫做养老金替代率,参见文后注释)[1] 。考虑到通货膨胀(约3%),35年之后,小李的养老支出大概为8000(1+3%)35=22511元[2]。



(2)计算每月养老金缺口




从养老支出中扣除基本养老金收入就是资金缺口。




在我国,对于一般职工来说,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前1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3])2工作年限1%。假设小李25岁参加工作,总计工作40年;退休前1年在岗职工月均工资10000元,小李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000元,则小李的基础养老金为(10000+20000)2401%=6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五险一金缴纳基数养老金缴纳比例12工作年限计发月数[4]。对于小李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8%1240101=7603元。




所以小李退休每月的养老金缺口为22511-6000-7603=8908元。




(3)将小李的养老资金缺口折算成退休那年的年金现值[5]




小李计划退休后只进行货币基金投资,货币基金收益较为稳健,投资收益恰好能够覆盖通货膨胀率(3%),则退休那年需要89091217.4131=1861600元。17.4131为3%折现率、25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设定投资计划




现在问题就很简单了,如何利用35年攒够186.16万元。




关于小李适用的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选择,可以参考生命周期(20~35)基金指数[6]。根据国证指数网发布的文件,截至2015年3月,生命周期(20~35)基金指数近5年年化收益为9.51%。可以使用这个收益作为长期投资的年化收益。




(1)若使用一次性投资,则需要1861600(1+9.51%)35=77447元。




(2)若使用每月定投的方式,相当于用年金终值[7]反推年金,需要每月定投1861600265.2812=585元。265.28为9.51%的年化收益率下投资35年的年金终值系数。




注释:



[1] 这里涉及到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所谓养老金替代率,就是以现有生活支出为基准,用以衡量退休生活水平的一个系数。国际养老金替代率标准大概为70%~85%,本文取80%。这意味着,如果小李现在生活支出为10000元,若想在退休后维持同等水平的生活状态,需要生活支出8000元。




[2] 这里涉及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的问题。用最简单的例子,即便把钱存入定期存单,一年之后也有利息收入,现在的1块钱和一年之后的1块钱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若想比较不同时间节点的现金价值,需要使用折现率折算成相同时点来进行比较。若折算成未来时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叫复利终值,俗称本利和。在本文案例中,国债利息率也好,通货膨胀率也好,都可以视作折现率。假设将3%作为折现率,现在的1元相当于35年后的1(1+3%)35=2.81元。




[3]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参保人员在缴费年限内缴费工资的平均水平。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Xi为退休前i年的缴费工资,Ci为退休前i年全国/省/地市社会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月数合计。



[4] 计发月数,即待遇发放期间的计划发放月数。缴费年限越长,计发月数越少,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我国现行计发月数如下:




退休年龄40岁:计发月数为233;


退休年龄41岁:计发月数为230;


退休年龄42岁:计发月数为226;


退休年龄43岁:计发月数为223;


退休年龄44岁:计发月数为220;


退休年龄45岁:计发月数为216;


退休年龄46岁:计发月数为212;


退休年龄47岁:计发月数为208;


退休年龄48岁:计发月数为204;


退休年龄49岁:计发月数为199;


退休年龄50岁:计发月数为195;


退休年龄51岁:计发月数为190;


退休年龄52岁:计发月数为185;


退休年龄53岁:计发月数为180;


退休年龄54岁:计发月数为175;


退休年龄55岁:计发月数为174;


退休年龄56岁:计发月数为164;


退休年龄57岁:计发月数为158;


退休年龄58岁:计发月数为152;


退休年龄59岁:计发月数为145;


退休年龄60岁:计发月数为139;


退休年龄61岁:计发月数为132;


退休年龄62岁:计发月数为125;


退休年龄63岁:计发月数为117;


退休年龄64岁:计发月数为109;


退休年龄65岁:计发月数为101;


退休年龄66岁:计发月数为93;


退休年龄67岁:计发月数为84;


退休年龄68岁:计发月数为75;


退休年龄69岁:计发月数为65;


退休年龄70岁:计发月数为56。




[5] 所谓年金,就是固定时间内流出或流入固定金额的现金。当然,“固定时间”的单位不一定是年。所谓年金现值,就是在考虑到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时点的现金价值。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有一个投资,投资回报是一年之后的今天开始,每年给你1万元,持续10年;你推算的等风险收益率6%;那么,全部收益折算到当前是多少现金,这笔现金就是年金现值。年金现值和年金的比例就叫年金现值系数。




[6] 生命周期基金指数,为综合反映国内养老基金可投资范围内市场总体的变动趋势,满足市场对养老基金业绩评价及投资参考的需求,编制中国养老生命周期基金系列指数。该系列指数由股票、债券和现金三类资产构成,在生命周期(20-35)基金指数中,这三类资产的目标权重分别为80%、10%和10%。股票、债券和现金资产分别以各自的资产代表指数来表征资产收益,其中,国证A指为股票资产的代表指数,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为债券资产的代表指数,国证货币基金指数为现金资产的代表指数。(国证指数网)




[7] 年金终值,就是在考虑到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将未来现金流量折到终点的现金数量。举个例子,一年后的今天开始,你每年朝固收理财产品中投入1万元,持续10年,承诺收益率5%,如果需要计算到时你的理财账户中有多少钱,这就是计算年金终值。年金终值和年金的比例叫年金终值系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该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期精彩内容回顾




【话养老】什么是养老目标基金?







(点击上方小图标有惊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键购买天弘安康养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