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信基金上报建信日日鑫市值法货币基金的消息在圈内不胫而走。截至目前,市场上已有4只“市值法货币基金”的影子。

货币基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若问市值法货币基金是啥,估计很多人答不上来。

这还要从货币基金的计价方式说起。自2003年12月30日 ,我国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市场上货币基金均是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关于摊余成本法,老揭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假设,货币基金a买入某债券资产,现价是99元,约定100天以后到期后按100元面值兑付,也就是说100天后货币基金a会增加1元的收益。但是这100天也太难等了吧,为了让大家每天都能看到收益,不如把这1块钱平摊到100天里,每天增加1分钱,岂不是更开心?

通过这样的计价方法,货币基金的收益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只要在未发生极端情况的情况下都会呈现正收益,并且净值长期保持在1元,净值变动不体在价格中,而是份额会随之增加。这就是目前皆大欢喜的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

市值法货币基金对于这个债券的处理就是完全按照市场交易价格来走,因为这100天里债券的价格不可能稳定不变,今天成交价99元就按照99元入账,明天99.50元,后天就按照98.50元入账。这样一来,货币基金的收益不是每天都稳定增加,可能今天为0,明天+0.05,后天-0.05。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玩法很像股票型基金,每天都要担心涨跌。确实如此,目前,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采用市值法估值,让基金净值随着资产价格同步波动。也就是说,未来的市值法货币基金,想要像现在这样稳赚不赔就难了。

(PS:上面两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实际情况中,货币基金以摊余成本法计价为主,也同时用市值法监控,两种方法计算的净值若出现重大偏离,基金公司需要进行公告甚至上报中国证监会。)

看到这里,基友肯定会问,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皆大欢喜不挺好的吗?为啥还要发行市值法货币基金呢?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11.6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但货币基金规模高达6.735万亿元,占整个公募总规模的比例为58%。也就说,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速远超更考验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主动管理型产品。


都知道货币基金收益稳定,小散爱,大机构客户也爱。每逢岁末年初,基金公司通过货币基金冲规模、冲排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一来,最终受损害的还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正因如此,监管层才通过流动性新规、弱化货币基金规模排名以及市值化转型等一系列政策倒逼公募基金行业回归投资、管理的本源,依靠公司自身主动管理能力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而非走“捷径”。

可以说,市值法货币基金的面世,对咱们小散来说是长期利好。但基友们也别太担心自己短期内的收益受到影响。

由于目前监管规定对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投向严格控制,市值法货币基金相对宽松许多,这对做高收益是有利的。而且货基的亏损一般表现在债券价格下跌,只要债券配置的比例小一些、风控做得好一些,市值法货币基金其实跟摊余成本法区别并不大。

喜欢老揭看基金的《基金日报》,那就举手之劳点赞啦,谢谢大家鼓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