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金开始有A、B、C、E、F不同份额之分。

这就导致不少投资者在这上面懵逼,同一个基金名称,你搞这么多不同份额做什么?

又不是集卡打怪兽……

随着越来越多的基金设置两种(以上)的份额时,大家关注度提高,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知识普及,比如说摩斯以前就写过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原本是为方便投资者的C类却也是发生单日暴涨的风险。

4月4日,交银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单日暴涨249.28%,单位净值从1.1180飙升至3.9050。

回看A股,4月4日,清明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受中美贸易争端、节假效应等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催化,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131.11点,下跌0.18%;深证成指报10684.56点,下跌0.65%;创业板报1836.81点,下跌1.90%;中小板指报7280.35点,下跌0.88%。

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934.93亿元,深市成交2784.70亿元,创业板指成交1001.47亿元。

盘面上,个股持续分化,跷跷板效应明显,避险情绪浓厚,“中小创”走势弱于主板,创业板指向下回踩10日均线。

可以看出,交银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249.28%的单日暴涨与市场没有任何关系。

由于2015年股灾之后,巨额赎回导致单日暴涨的事件频发,多数人会认为这是由于巨额赎回导致的。

实际上并不是!

此次暴涨是由于短炒收取1.5%的惩罚性赎回费而全部计入基金资产导致的。

交银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2017年年报显示,其C类份额在报告期末的份额总额仅仅只是137.80 份。


份额持有人嘛,就3个人,且均为个人投资者

试问137.80份额如何巨额赎回?

交银施罗德基金相关负责人也否认了因巨额赎回导致净值飙高的情况。

公司方面表示,4月3日,由于交银新回报C有投资持有期少于7天的赎回申请,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对持续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并计入基金资产,惩罚性赎回费的计入导致交银新回报C类基金净值上涨。

惩罚性赎回费

7天是这样计算的:从申购确认日开始,计做第一日,赎回确认日的前一日,计做最后一日,中间时长按自然日计算。

比如3月26日(周一)下午3点之前买入,那么从3月27日(周二)确认,周二开始计算持有时长。小编3月30日(周五)下午3点之前申请卖出,卖出申请需要T+1,也就是4月2日(下周一)确认。那么周日就是持有时长的最后一天。

持有时长就为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共计6天。

如果是新基金认购,那么持有时长的第一天就从新基金成立之日起计算。

计入基金资产

基金作为一种组合投资的工具,一般净值波动相比股票是比较小的,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涨停板是44%、其余交易日的涨停板是10%,但是一夜暴富款的基金却是有无限的可能。

此外,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的工具,一般都鼓励长期持有,短期频繁巨额的申赎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进而影响基金的净值,给其余的投资者带来伤害。

所以监管层一方面出具的1.5%的惩罚性赎回费。另一方面,又要求将这类费用计入基金资产,以保护余下持有此基金的投资的利益

一般而言是25%的比例,但不排除有些基金公司对于特别基金是100%计入基金资产。

假设赎回费为100元,有25元归入基金资产,基金资产=现金+债券+股票+权证等有价证券,基金资产∕份额=单位净值。其余75元则成为了基金和基金公司自有资金了。

虽然因为加收惩罚性赎回费导致交银新回报C类基金留下的份额持有人获得了高额的收益率,但是这种现象尚属小概率事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