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被自己的“六个钱包”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年轻人漂泊异乡打拼,竟然连住有所居都保证不了?若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竟然要掏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个钱包”的积蓄?樊纲的发言被公开报道之后,一时引发了不少争议。

然而,我们从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议论声中,也发现一个问题:花光3三代人积蓄买房的家庭,往往只有积蓄,投资理财的资金明显不足。或许我们换一个角度可以说:如果三代人的6个钱包,能做好投资理财,买房或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租房与买房的怪圈

对于中国来说,一线城市房价增速远超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房价水涨船高的同时,租房价格也随之上升,以至于对于许多工薪阶层来说,租房是月生活支出最大的部分,有些人甚至达到50%的比例。而租房的高支出也导致自身攒不下钱来买房,买不了房就只能继续承受高租金下的生活压力,怎么也走不出这个怪圈,只有求助于长辈们。

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特别讲究勤俭节约,当然,勤俭节约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的上是一种国人所特有的理财观念。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们就在为子女攒钱:聘礼和嫁妆,生育和教育。在部分农村,盖房给儿子结婚,一直是种传统。因此,不断的存钱,是中国父母最擅长的事情,当孩子要买房时,仿佛父母积攒一辈子的钱袋子,就是为了这一刻。

63.11%的家庭不愿承担任何理财风险

2016年标普公司组织,世界其他多家机构协办的世界理财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理财水平在148个受访国家中仅位列全球第97位。中国受访群众平均分仅为28分,与发展中国家均值打平,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3分。从结果上看,中国人的理财水平似乎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不相符。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在进行投资过程中,7.86%的家庭愿意为获得更多投资收益,而承担更多风险,17.28%的家庭只愿意承担较少的风险,相应的可以降低收益标准,11.75%的家庭只承受较少的风险,对收益的要求也不高,63.11%的家庭不愿承担任何风险。

超过6成家庭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意味着中国家庭对投资理财上仍停留于表面,无法对风险进行定价。中国居民储蓄余额超过40万亿元。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资产当中,股票、基金、债券、外汇、黄金等资产占比依然非常小,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大部分家庭的财富积累过程是靠工资收入以及省吃俭用的积攒。

合理投资,是家庭的“第七个钱袋子”

大家都听过李嘉诚这句话: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会有1亿零281万元!也就是王健林的一个小目标。

然而,20%的投资回报,对普通人来说确实难了些,那么我们把它改为5%之后结果又怎样呢?答案是40年后大概会累积到177.6万元。

相比王健林的小目标,177.6万或许还差着两个零,但是这个数字,已足以在北上广付下首付。若是6个钱袋子都能如此,那买房也不是什么难事。

每年存1.4万元,对于一对夫妻来说,并不是很难达到的目标。而5%的投资回报,也是可以轻松实现的。对于一个会投资的家庭来说,投资回报率往往在5%-15%之间随经济周期和投资效率而波动,但一定都是高于5%的。

当一个家庭,有了“第七个钱袋子”时,会在中老年时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财务自由。而若是三代人的财富如此积累下来,已经可以将子孙辈推入中产阶级了,何苦还在为首付发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