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用户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

新年伊始,发生了支付宝账单事件,引起了社会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的忧虑。而就在前两天,新京报报道在网络上有卖家专门销售外卖平台的客户订餐信息,其中,包括美团外卖等大平台,5000条起售,10000条800元,平均每条信息不到一毛钱,价格便宜得惊人,信息更是详细具体到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

为何会发生用户信息频频泄露的问题?百度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年会上说:“中国人更开放,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在中国,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了日常,刚买完房,就有装修电话打给你;刚在考试网站报名,就会有培训机构来电询问你是否需要报个班学习。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信息就这么轻易的被人泄露掌握,更多的是给人带来不安的情绪。

国内知名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指出:当前,我国用户信息泄露屡见不鲜,许多行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泄露用户信息的现象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行业不规范、相关人员为了利益,不惜触犯法律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对泄露用户信息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内鬼外应 销售成系统,贩卖信息形成黑产业链

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平台型企业标榜自己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精准分析用户喜好,科学高效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是稍一不慎,信息就容易被不法分子盗窃,并通过相关人员泄露出去。

据记者调查,外卖信息泄露事件中提到了“电话销售群”。在这类群中有卖家专门海量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新鲜信息”。卖家透露,自己手上有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来自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客户数据,10000条售价800元,5000条起售,“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甚至他明言:“数据是由美团系统内部人员提取的,每天更新4万条左右”,“每天中午会更新一次”。除了“内鬼”倒卖信息之外,还有公司借助软件,在网站“扒”来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美团的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倒卖客户信息的“生意”。

国内知名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指出:贩卖用户信息前几年特别猖獗,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打击处罚的力度,但还远远不够。而且,最重要的是,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善,整个社会对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国外。例如,前些时间facebook泄露用户信息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公司因此受到了美国国会的严厉质询和处罚,公司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许多用户纷纷卸载软件表示抗议。

而在我国,作为知名互联网企业的老大,李彦宏竟然对泄露用户信息如此轻描淡写,足见科技巨头们对用户的个人隐私真的熟视无睹。

由此可见,在我国,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真的是任重道远。

预防泄露更应该从细节入手

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认为:现在人们对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越来越依赖,购物、交友、旅途、电商等等的记录都储存在手机。因此个人隐私被手机泄露的几率也逐渐变大。作为普通消费者,尽可能的从个人终端保护好隐私信息,就是预防信息泄露的第一步。

首先,不安装来路不明的手机软件,这些软件极有可能存在恶意行为,不得不防。其次,实时防护不可或缺,手机应该安装安全软件,可以随时防护我们的手机信息泄露。关闭软件权限也是阻止信息泄露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利用手机软件或者系统管理来限制手机软件的某些权限,比如:位置信息,收发短信,拍照录音等。多留意自己的手机的软件及网络状态对保障自己的隐私安全应该有正面作用。

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指出,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不仅需要用户对隐私泄露的零容忍态度以及企业完备的内控和深层防护机制,更需要国家的立法支持。去年6月,《网络安全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但是具体的细则还需要完善,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真正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信息泄露,用户也能更好的维权。

龚博士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安全防线中的任何一环缺位,都可能功亏一篑。只有政府、社会各方力量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把漏洞降到最低,消除用户交出个人信息时的焦虑感,放心的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文/董成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