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路游资(机构),就是江湖的英雄豪杰


股市江湖、游资大佬、独孤九剑


图片来源:头条图片库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二师兄对他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发现独孤前辈的剑学之道跟二师兄的交易之道异曲同工。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独孤九点的剑学之道。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


1、 “凌厉刚猛 无坚不摧 弱冠 前以之与 河朔 群雄争锋。”


这个时候的独孤求败,年少轻狂,艺业未成。因此他用一柄锋利的宝剑,与群雄争锋。其实,这时候未成熟的,又何止独孤求败的剑法?他的心态和剑道,都还很幼稚。二十岁前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年少、冲动,以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纵横天下了,却不知道此时的他们,仅仅只能与“河朔群雄”一争短长而已。


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股票的交易方法,是经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结构,类似道氏理论、形态理论、波浪理论等交易理论,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


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而学习股票交易的投资者,绝大多数未必有独孤氏这样渊源深厚的家学,也未必有独孤氏这样通透的悟性。学习股票交易技术之后,战胜普通小散韭菜不难,但要与“河朔群雄”争锋,多半也是徒劳。


2、 紫薇软剑 三十岁前所用 误伤义士不祥 悔恨无已 乃弃之深谷。”


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理性。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


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前几年股市上达到无招境界的人很少,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手都已达到,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就因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东方不败用的是绣花针,还有比它更轻更快的吗?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股票上赚钱的一种方式,炒股养家的通道,就快人一筹)现实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为只要体能不走下坡,靠着时间的累积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个远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扎实的功力,足以自保。


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故”。


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


股市交易的过程中,受道氏理论的影响,很多人一开始都会秉持趋势交易的理念。但是股市的波浪起伏,利润回撤甚至从盈利变成亏损,这时候,技术派就会开始反思,如果做波段,不就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而规避了多数的风险?这个逻辑,理论上是正确的,趋势理论本身就是要求我们做大波段操作。热点题材就是波段最极致的体现。


只是太多的人,在追求快的同时,手慢心慢,以至于常常变成追高杀底。手快的前提,是心快。心快的核心,是通透空灵。比如,壁虎的断臂求生,多动物而言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对股市的交易者来说则是一种豁达的智慧。有舍,才能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钱是赚不完的,但是缺可以亏完。


所以速度的快,本质上是心灵的豁达与智慧。否则,速度越快,死得也会越快。二师兄身边也有学习短线的交易员,以前用技术理论是稳定而缓慢的亏钱,学习了短线交易技术之后是稳定而迅速的割肉。


3、“ 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 横行天下 。”


三十岁后,圆滑老辣,于人于事,渐渐看透。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结合到武学之道,也是这个意思。此时的独孤求败,横行天下,无人可比。春风得意之际,想必也开始回首前尘、总结半生。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所谓的高手,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天下无敌却又如何?因此,他收起了以前的狂放,慢慢的,变得注重起个人的修为来了。重剑便是这个时期独孤求败心境的最佳解读,也是金庸对于不惑之年的最佳解读——举重若轻、沉稳老成。 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


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


唯快不破与重剑无锋: 假设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单纯以境界来判断的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应该是略胜一筹的。其实严格来说“唯快不破”并不能算是一种境界,只是在速度上达到了一个另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后者则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静制动、以无极破万象的程度。技术派在无招之后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无招之后追求的就是重剑无锋,沛然之势不可挡。(大家自己感悟,我无法表达,通过实盘给大家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股市技术在波诡云谲的A股市场,显得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以至于二师兄几乎从来没有听说,哪个高手是用技术理论在A股的江湖生存下来的。在快招盈利无望之后,多数投资者开始拥抱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从基本面出发,寻找低估的具有成长性的投资标的。二师兄身边就有这样大巧不工的基金朋友,管理者将近百亿的基金,就6-7个分析师(交易员),经常出去旅游,上班极为轻松,还能达到年化60%收益,这样的体量,简直A股市场的神话了。


4、“四十岁后 不滞于物 草木 竹石 均可为剑。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5、”四十岁后 渐近知天达命的年纪 也正是渐近“无剑”的时刻。


此时,独孤求败依然无敌于天下,可说已经感受到了独居顶峰的那份寂寞。当人已经完成了一生的夙愿、达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其实,人生也已经基本到了尽头。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人还有什么追求的呢?还有什么欲念呢?没了,也不应该有了。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亦是独孤求败的剑道。此时,他已经渐渐到了无欲无求的时候,放弃手中的剑,只是时间问题。知天命之年,就是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归位了。独孤求败埋剑葬剑,便是知道了自己剑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无剑”便是如此。“无剑胜有剑”,在武学上,可说是至高无上的修为,在人生态度上,同样被金庸推崇为极致。这里补充一句,所谓的无剑,不一定就指的是无形剑气。 知天达命 便是 收放自如 随遇而安 的人生观。同理 无剑也是随心所欲、 物我两忘 的境界。


无剑的境界,是所有的交易者孜孜以求的终极境界。二师兄也在路上,砥砺前行。不滞于物,是目前的游资大佬和基金大佬可以做到的,眼中有K线,但从不滞于K线,顺势而为(不是K线形态的势,这只是小势),甚至英雄造时势,欢乐大哥就有这样的格局,校长就有这样的魄力。欢乐大哥,一手缔造了龙头万兴科技,打开了新经济的狂欢局面,校长一手缔造了中成股份,成就了国企改板块的强势。


殊途同归,剑,重道,不重术,股市之道,亦是如此。


股票技术的修炼,同样需要跳出技术论技术。才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透过股票的纷繁多变的形态(或技术指标),直击技术的不变的本质,是二师兄股市独孤九剑战法最核心的思想。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而叫《变经》,因为它研究的就是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不敢再用《变经》这个名字了,因为它可能会害很多人。一个人如果总想着变的话,他会变到连根本都没有,连父母都不认得的地步,那还了得?而且,有变必有常,因为它们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两者是分不开的。


很多人感叹世事无常,然后就开始抱怨,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掌握不住,这么想就错了。要知道,变只是现象而已,变的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宇宙再怎么变,它还是宇宙。我们在想到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不变,想到不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里又有不变呢?


变只是现象而已,变的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


易有三易,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简单的易理,变易——变化的易理,不易——不变的易理;而易理就是生活的常理,就是生活的道理,于是这三个概念又可以是:简易——简单的道理(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变易——变化的道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活用,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不易——不变的道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世界如何变,道理不会变,自然规律不会变)。以股票的上涨(下跌同理)为例,股票的上涨是有原因的,这是简易。股票的上涨原因各有不同,可能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刺激(比如雄安新区、粤港澳自贸区),也可能是因为事件的刺激(比如万科股权之争),也可能是公司基本面的因素(比如漂亮50),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是变易。不管股票上涨的原因是哪一种,只要我们懂得寻找问题本质的思路,我们都能透过股票上涨的现象看到股票上涨的本质。所以,股票技术,也要透过应用的表象,直击应用背后的原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为什么MACD这个技术指标,要求DIF零轴之上做多,为什么零轴之下MACD二次金叉或多次金叉做多,失败的概率极高。所以,只有从根本上理解MACD这个指标,才能灵活应用这个指标,不管形态如何改变,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佛经对于本质的探究,就是心性问题。南怀瑾先生,对于佛经的研究非常有造诣,其对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是这样理解的:人类的文化,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主要中心都是一个心性问题,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叫修心炼性,所以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所以,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只是宗教仪式,这个东西背后,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你们现在看到有佛教的庙子,是中国人搞的,我常说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对宗教。可是他这个教化到中国来,就变成了中国的佛教,这是另一个问题,很有意思。


股市江湖、游资大佬、独孤九剑


图片来源:头条图片库


那么,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来的明心见性,以这个为宗旨。学佛的为什么要剃光了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问题,人的本性的问题。什么是明心呢?我们人怎么有感觉知觉,怎么有情绪,有思想,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个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上认为知觉感觉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研究方向,快走到尽头了,这个问题很大。将来西方人,研究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恐怕又走到我们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见性。生命的本性如何去知道呢?这靠知识,在哲学里头。我们晓得文化里有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在唯心、唯物之外,还有一个学问很大,在中国佛学叫唯识。人为什么有知觉,情绪思想,他们是怎么来的?生命有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譬如说庙子上和尚敲木鱼、吃斋、念经,这些都是形式,不谈,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所以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之外,另外走一条路,直接指向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二师兄引经据典,大费周章,无非是要重申本质的根本性,股票技术,“拈花微笑”,既明心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