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海音乐学院赵曾茂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科学人文大讲堂”,为上财师生带来“艺术对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专题讲座。讲座在商学院武东路校区二楼报告厅举行,吸引了全校百余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开始前,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兵勇老师和赵曾茂教授就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余音绕梁”的讲座

首先,赵曾茂教授为在座师生讲解了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不但可以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还能降低犯罪率,这也是积极推动艺术教育的原因。音乐极具感染力,例如恐怖片中采用低于心脏跳动频率的配乐可以更加渲染其恐怖的气氛;音乐能促进人的思考,能帮助人打开思路,尤其是对文学十分有帮助。如果能在音乐中串连好旋律,那么在表达上也能把语言搭配好。赵曾茂教授强调,在音乐上有所造诣对文化课也很有帮助,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随后,赵曾茂教授的四位学生带来了单簧管的重奏表演。他们用低音、倍低音、普通、高音单簧管演奏了巴西、阿根廷这两种南美洲风格的曲子。巴西的曲子更加欢快活泼,而阿根廷的曲子先是婉转而后欢快。赵教授介绍南美音乐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调式,节奏复杂,并鼓励学生们多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才更有利于学习以及增长自己的见识。之后,赵曾茂教授为我们单簧管独奏了一曲门德尔松的《春之声》,令人沉醉其中。 

最后,赵教授总结道,音乐可以为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正面影响,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疲劳,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能带给人们无限的乐趣,让生活多姿多彩。学生们需要增加在艺术上的造诣,提高人文素养,让自己更加全面地成长。  

Q&A

在问答环节中,赵曾茂教授解答学生们的各种疑惑。

Q1: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普及音乐教育?

A:音乐是一种追求,面对与文化课的冲突,需要自己抓紧时间,每天要坚持、积累;可以学习一些音乐理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记忆力、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兴趣俱乐部的方式,发展自己的爱好。

Q2:现在匮乏优秀的当代作曲家,是否有推荐?

A:现在的作曲家也有好作品,但没有像17、18世纪那样地推崇。而且得到全社会认可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如今听到的经典作品也是经过两百多年的沉淀。推荐:谭盾先生的《卧虎藏龙》的配乐。

Q3:小时候家长要求学钢琴,但音乐学习的过程很枯燥,评价标准等级化、功利化,并没有从兴趣方面激发,老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考级只是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而已,宣传机构没有做好,把它功利化了。教学可以从兴趣引导,比如教简单的二重奏,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成就感。

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艺术教育同样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讲座不但加深了学生们对音乐的了解,更引起了同学们对于音乐对自身影响的思考。

主讲人简介

赵曾茂,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中国单簧管协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同济大学客席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音乐大学客席教授、原上海音乐学院社会教育学院院长。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单簧管比赛评委,在第27届意大利罗马BUCCHI国际音乐大赛中担任木管评委主席。多次受邀在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举办音乐会及大师班授课活动,赢得广泛赞誉。录制发行数张高质量CD唱片,编写多册单簧管教材,连续三次被上海文艺人才基金理事会评为“优秀教师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