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分层数量未过千家,未必是坏事,所有以下的三个观点可能说到你心坎里了。

今日(5月16日),市场期待已久的2018年新三板分层初筛结果发布,共有928家公司符合创新层标准,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少于去年的1393家。点击网络、先临三维、海航冷链、合全药业等多家企业三连冠。

去年12月22日,股转公司发布了正式的《分层管理办法》,对维持标准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强调了50个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去掉了试用版中的维持标准,更加注重对合法合规的监管。本次公布的分层初筛结果是按照新《分层管理办法》进行的第一次市场分层调整。

根据初筛结果,804家公司将维持在创新层,124家公司将从基础层调整进入创新层。总计有928家公司符合创新层标准。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50位合格投资者成维持开关

新《分层管理办法》的维持标准异常简单,也就是说,2017年1393家企业只要不违规违法,并且把股权分散给50位合格投资者,这样的就能妥妥的留在创新层。况且,市场上还有专门提供50位合格投资者代持服务的机构。这样看来,1393家企业要想保层,成本和代价都不非常低的。

那么为什么本次分层的企业家少还大幅减少了呢?子沐君认为有二个原因,一是有50位合格投资者的问题,依然是企业保层的难点,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分散股权。二是即便可以通过代持的方式保层,在创新层更严格的监管下,企业管理者也不愿意进入创新层。而50位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恰恰成为低调退层的好方式。

第二,企业对创新层的热情下降

新进入企业只有124家,相对于1万家基础层企业来说,只有1%的企业晋升创新层。进入创新层后,他们能获得的是集合竞价的交易频次从1次升为5次。还能发行优先股,可转债,增加融资方式。从新进入创新层数量来看,企业并没有去年积极,热情在下降。

市场的低迷让企业更加理性,基础层的要求符合更多的小微企业的需求,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才能实力进行混合融资,满足对交易的需求。这样看来,理性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第三,创新层稳定性的提升有助于差异化政策的推出

2018年分层调整后继续维持在创新层的公司有804家,占今年创新层公司总数的86%,较去年提升了42%。可见,创新层的稳定性提升的非常快,这对新三板的差异化政策的推出有帮助。

为什么企业不想进入创新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盼望的差异化政策没有出来,而监管越来越严格,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在去年全国股转公司发布正式版《分层管理办法》时就表示,新办法希望创新层的企业数量逐步稳定,或者多增少减,甚至不减,这样才能为差异化政策的推出打下基础。从这次的数据来看,创新层正在趋于稳定。

以下是来自证券时报的数据:

2018年分层调整时,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达5.3亿元和2875万元,较2017年分层调整时,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提高了1.4亿元和422万元。

2018年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达4.5亿元和2287万元,较2017年分层调整时新进入创新层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高出52%和61%。

维持在创新层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达5.5亿元和2981万元,较2017年创新层公司整体的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5%和10%,具有良好的财务表现。

2018年创新层公司的平均股东人数和平均合格投资者人数分别达169人和133人,较2017年创新层公司分别上升了63人和43人。

另外,挂牌公司如对名单有异议,需于3个转让日内(5月21日之前)通过主办券商向全国股转公司提出异议,并及时将异议申请和证明材料上传至分层支持平台。

全部名单请访问全国股转公司官方网站。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