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邦投教分析】在我们看来,当前股市在多重利好支持下,而且投资者却只有短线思维(炒次新、紧跟热点、白马暴跌等),并不愿意搞中线持股,根本原因还是对于中线趋势向好并没有信心。而没有信心的一个根源,又体现在对于“金融风险防控为先、去杠杆基调不变、服务实体”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之下——最近这四个词在市场对中美贸易争端走向的热议中,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但根本上来说,在总体上内因对趋势影响更大的A股,这些政策才是绝对股市中长期走向的关键变因好吗?!——也就是股市流动性始终处于严重的存量博弈中,难以支持股市趋势性上涨。

其中一个对股市中长期流动性预期非常不利的数据就是,将资金池和通道业务都封杀的资管新规已经发威,券商资管规模一年缩水超2万亿!

据悉,资管新规正式出台之后,各大券商资管原本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原因在于,此前不管是清理资产池,还是限制通道业务,业内按监管要求“动刀子”动得早,从征求意见稿之后就做足了心理准备,似乎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但不管做了多充足的准备,资管新规都预示着通道业务的末路。去年末,通道业务的规模,占券商资管总规模的比例仍高达72%。虽然业内调侃通道业务“只赚吆喝不赚钱”,通道费利润微薄,不过规模大的券商利润仍是非常可观的,只是这种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另外,“资产池”业务也在逐步压缩,尤其是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只区分“公募”和“私募”,处于“不公不私”的大集合和5万起购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就面临清理或转公募的压力,而券商大集合原本也有不少主动管理业绩突出的产品。

数据显示,管理规模曾接近19万亿的券商资管,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告别增长,在“降杠杆、去通道”的监管环境下,单个季度就缩水6700亿。2017年末,券商资管规模进一步下降,比2016年底减少了7959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只剩下16.58万亿元,而在去年一季度末,规模曾经高达18.77万亿元,也就是说同比下降了2万多亿,可见清理资产池和去通道的力度之大。

微信截图_20180524084551.jpg

虽然资管新规也同时给资产证券化和养老金产品开了一扇“窗”——并且券商都将资产证券化业务(ABS)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资产证券化也保持了连续三年的高增长(每年增幅都超过100%)。

新规特别提到:“依据金融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布规则发行的养老金产品,不适用本意见。”

但是资产证券化的新增规模,并不能对冲资管新规对券商资金的缩减。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累计共有118家机构备案确认1125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发行规模达1.61万亿,同比增长了133.56%。其中,终止清算210只,清算规模2323.20亿元,仍在存续期的产品915只,存续规模1.17万亿。而到今年3月31日,资产证券化仍在存续的产品963只,存续的规模为11861.41亿元。但仅较2017年末增长了1.29%。

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的增量远远无法对冲券商资管的缩减!两者相差了8000亿元(虽然这不等于说股市内部的存量资金变少了这么多)。

而且资管新规中还有投资集中度30%的限制,以及300亿规模限额等要求,这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股市二级市场受到很大限制,让其难以弥补对冲资金池和通道业务严重缩水对股市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简单来说,将资金池和通道业务都封堵住的资管新规,对于股市中长期的大资金来源的收缩,影响非常巨大。

在我们看来,仅以资管新规这一重磅政策的影响就可见对股市流动性潜移默化的杀伤力如此巨大,如果考虑到,在过去近3年的全方位金融风险防控中,股市除了散户股民这一块外,几乎被切断了所有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今年来虽然在新经济、独角兽、引入外资上开了些小口子,一路绿灯,但总体上并不能改变股市失血的大格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