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第二届智道私募峰会,暨第二届智道金梧桐奖颁奖盛典,证券类私募基金年度盛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在上午开幕式的圆桌论坛环节,福布斯中国总编范鲁贤先生、上海千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斌先生、上海合晟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桥先生、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合伙人姜榕先生以及深圳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总监王伟先生,针对《资管新规下,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做了精彩的分享,以下是圆桌论坛的主要内容:




(图为开幕式圆桌论坛主持人和嘉宾讨论)















范鲁贤: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福布斯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尤其是感谢彭总今天热烈的欢迎。我最早在2003年进入中国,担任上海分社的社长。2003那一年分社做出来的中国富豪排行榜有一百位,其中只有一位上榜者超过10亿美元个人财富,其他大部分上榜的企业家财富来源是地产。今年刚刚出来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有400位来自中国大陆,全部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财富。这么短的十几年我们看到中国的财富非常快速地增加,这400人的财富来源和十几年前上榜者变化很大。十几年之前的财富来源是地产,现在的投资所得财富越来越重要。我们今天看到的私募行业投资的趋势有关的话题,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也是对各位很有信心的一个趋势。刚好今天四个非常优秀的投资行业专家来,先说一下自己进入私募行业的机会怎么样?以及今天关于新经济的形势相比较下。



陈斌:我是千象资产的创始合伙人陈斌。我们成立于2014年,是专注于做国内的量化对冲领域的私募机构,在CTA策略、Alpha策略、套利、期权等量化领域都有所涉及,比较幸运的是公司成立至今,一直持续地为投资人带去了还比较稳健的收益。从这些年量化交易的变化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改变是在具体的交易环境上,2014年、2015年的量化投资处在一个黄金时期,规模迅速扩张,进入2017年来量化投资环境比较艰难,整体遭遇了寒冰期。但是我们非常看好量化投资的前景,也会坚持走纯量化、技术驱动的发展路线。2018年以来,Alpha、CTA等策略又开始有了好的表现,随着国内交易环境逐渐的放开,量化环境正在趋于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坚信量化策略在国内是大有可为的。



王伟:私募行业这些年由于监管环境的收紧,整体上策略实施的难度是增加的,接下来我想从经济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力量,首先第一个根本性的力量来自于中美的贸易争端,比较肯定地讲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格局。过去十几年依赖外汇占款的驱动流动性增长和风险资产增长大的宏观局面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国内面临着整体上收缩信用去解决在过去经济增长遗留下来的体制性问题,因此我们面临的就是存量经济发展的格局,这个时候通常来说不会有大的趋势,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是追求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因此我们说多资产的配置更加重要,捕捉各个类型资产里面的小的机会和Alpha机会。具体通过什么手段获取,我想可以博采众长。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凯丰投资,凯丰投资整体上的投资策略可以刻划为宏观对冲基金,是多资产的投资策略,总的来说多资产投资更加分散化,可以把净值做的更加平稳一些,长期收益也会更多一些。从过往的业绩表现来看整体业绩是要好于单资产的管理人,整体业绩比较平稳。在当下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也会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在细节中发现投资机会,让净值不断创新高。



冯建桥:我先简单介绍下我们公司,我们最初的合伙人都是兴证出身的,都是做投资出身的。我们你为什么选择做债券?第一是在2011年刚开始成立的时候觉得市场上的股票投资机构不够多,第二个秉承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在长期阶段获取非常稳定而超越市场的收益,但是在任何一个短的时间之内,总有一些人通过特殊机遇投资,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投资标的价值发现,在短期内超过你。在短期内市场规模是马太效应向头部企业集中,很少有耐心看到3到5年收益,在几千家私募中脱颖而出是比较困难的。选择做债券就是这样,第一方面固定收益是发展的初期,即便到现在刚兑开始逐步打破的过程当中很多人还是停留在过往的传统的债券当中去,对整个市场固定收益市场分析是严重不足,在市场上如果在投资和研究方面有一些布局,是可以和别人形成错位,但是如果步入到股票市场,那么投资和研究优势在更强股票投资深入上是变成劣势。相较于股票投资来说,股票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对于固定收益投资来说科学成分更大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希望我们自己更加勤奋一点、更努力一点,赚钱跑的更多一点,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相对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经济处于非常大的不确定当中,企业分化也比较严重。最近看到有很多企业负面的效果,说明在打破刚兑这条路上走的相对来说比较坚决,但是这种坚持在固定收益路上走下去,市场打开了更大的空间。以前无非就是好的好点企业收益率5、差点企业收益率7,现在这个对于愿意在市场上深耕的企业机会会更多的。



范鲁贤:我是八十年代研究所毕业的,那个时候美国债券市场刚开始飞速发展,那个时候好的债、不好的债都有,而对投资者来说整个市场是慢慢增长到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债券市场增长的空间非常大,会有非常好的投资经历。



姜榕: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有24年历史,我觉得是三个时代,从券商主导证券的时代,公募基金主导资本市场,到现在是私募基金主导市场。我们其实一直把自己作为长跑者,通过长跑的方式对于新东西的学习去改变自己,适应不同时代的投资风格。我想从券商的公募时代主要是对公司基本面做了一些研究,随着新经济或者新技术的发展以来,我们是2011年开始内部学习量化策略,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量化团队在这个市场里面有很响的名声。基于现在目前而言,新的技术有一些新的发展,特别是AI发展以后,其实我们也是感到恐慌,过去是从传统的基金经理出发,怎么样跟更新的技术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现在已经从去年开始慢慢的把AI作为在投资上面的应用,已经在研究阶段了。我相信就像我们做量化花了两年时间培养了团队,学习了相应的技术,我相信从去年开始到未来2019年AI对于投资上的应用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产品出来,这可能就是我们公司的特色,我们不同的去学习新的东西,去改变自己、去适应未来投资领域的发展。虽然我们公司有24年历史,希望可以做更长的长跑者。



我们去年成立了AI投资部门,是新成立的。主要是做一些研究,包括方向性的探讨,也请了国内最早做方面的专家来做我们的量化顾问,他是我见过最早的大概98年就已经把计算机交易的思路引入到国内,现在对量化交易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98年确实还是比较前沿。这一块是探索阶段,我们觉得这是未来探索的方向,传统基金经理的理念怎么样和计算机紧密结合起来,甚至可以把握住市场更多的机会,现在的研究美国已经有了第一个AI的ETF叫AIEQ,大概已经上市快半年多了,我们还是在做一些密切跟踪,看看它的投资逻辑和与市场偏差的情况,这是学习的对象,慢慢把我们自己这方面也提高起来。



范鲁贤:政策变化最近是比较多,从贵公司历程来看,这个是有什么样的意义?



冯建桥:我觉得央行要发特别奖项,我们给各家普及资管新规比较多。作为投资收益机构来说我们用了市场12家托管机构,对个人的资管新规理解不一样,在不同机构理解之间在找共识,对整个市场资管的理解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我总结一下资管新规,在座另外三位,可能包括做股票,包括做量化投资或者商品对这个影响不是特别大。总结了资管新规,降杠杆,破刚兑,限非标,防风险。从这里面看核心包括破刚兑、降杠杆、防期限过度的错配核心是防止风险蔓延,如果看穿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朋友圈各式各样的人都有,银行的人和信托的人相对比较悲观一点。公募基金历史上一直没有刚兑,一直投的是标准化资产,因为流动性很好所以不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整体判断下来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整个行业资管新规来说是非常正面,对于银行以前做90天5.4,180天5.5,这种调整压力会比较大一点,虽然给了长期限的调整期,信托以前纯粹做标准化资产,银行理财之间对接可能生命力会受到影响。鉴于两者之间的可能,私募基金的机构,在规则明确下来私募基金相对来说受的影响特别是股票投资来说受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债券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固定收益理财和刚兑产品,竞争对手打掉刚兑之后,收益率相对来说好一点,未来在资管新规保驾护航之下,整个公募、私募也好,真正的资产管理行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家数比较多,光投资二级市场有七八千家,我个人判断新规对整个行业比较好,但是对行业来说是来自同行。



范鲁贤:新经济给大家新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投资产品设计,在新的经济趋势下,贵公司好的产品设计是什么样?



陈斌: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给客户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产品业绩以及如何体现出我们内部强大研发能力。虽然我们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但是支撑着我们前行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研发能力。我们公司绝大多数的投研人员都是理工科毕业,从事模型的研究、模型的优化、程序的编写等等,这方面可能跟传统的金融机构非常不同,强大的研发能力不仅是量化机构的生存之本,更是制胜法宝。我们公司也是上海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软件的专利权、著作权。大家可能也会有疑问,2017年是比较大的牛市,但是为什么很多量化产品没有体现出来?是不是量化模型有失效的倾向?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那么到底什么是量化模型?归根究底就是把以前人们用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可能很多经验都是固化在基金经理的思维中,是主观决定的,把这些规律用程序化的模型写出来,这就是量化在做的。举个例子,四大发明的火药有很多的配方,比如某种配方是1:2配的,不停的做实验发现,1:2配方不是最佳,1:2.5才是最好,就可以把这个配方量化写出来固定下来,在生产线上做的就是1:2.5的配方。投资也是如此,把传统主观的模型量化写出来,这就是量化的精髓。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量化方法不存在失效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下因为2017年的时候很多量化工具都被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策略的发挥,但如果是不依赖于这些工具的策略,比如指数增强策略,在2017年仍然跑得很好,完全能够和主动管理的股票多头相媲美。因此,量化策略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站在现在的角度,如何更好的提升竞争力,重中之重就是要继续加强研发能力,早期的CTA策略从量价数据出发的策略比较多,这种量价策略在2017年以前的表现是非常好的,但是进入2017年以来,我们发现一些基于基本面的量化策略表现更优异,尤其是在2017年11月份的时候,在量价策略回撤的时候,基本面量化策略在持续创新高。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提高研发能力,除了不断的完善现有策略的丰富度和全面性,未来我们也会在策略的创新性上持续投入更多的资源。



范鲁贤:对于产品设计新趋势之下,投资策略新产品的设计怎么做?



姜榕: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相信在国际化道路越来越明朗,包括投资越来越机构化,对于基本面因子,不论是做量化还是做主动性都会考虑更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新经济,美国市场是两块并行,传统行业里像一些产品可以推广到全球的都是有很好的投资回报,新经济像亚马逊、谷歌这些企业在其中会有好的发展。而中国进入到一个新经济下变革的时代,很难形成去年共振式的局面。同时我们看到美国也一样,美国股市的调整和中国的漂亮是一样的,我们主要观察股票中一半涨、一半跌,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美股是普遍熊市的状态,结构调整会越来越深入到投资者或者基金经理对市场预期中去。寻找结构性机会和好的公司是未来的重心。



王伟:投资策略的收益来源可以划分为beta和alpha,不论从组合稳定性上来讲,还是从最大程度地扩大收益的来源来讲,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捕捉这些比较有吸引力的beta,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假如说可以做空的话。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寻找板块内部的alpha,这样以来,beta和alpha收益结合起来组合的稳定性就更高一些,这些都是根植于投资理念,也是多策略投资重要的优势。事实上在投资业务比较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宏观对冲基金,可以看到十几种投资策略融合在一个大的组合里面,根据市场环境和经济状态的变化做一些调整,这些策略其实里面既包含了追求长期趋势收益的管理期货策略,追求股票市场长期上涨的多头,也包含了相对价值的套利和容量比较低的高频策略。在资管新规下这样的投资策略更适合,由于去刚兑和产品净值化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会逐渐萎缩,迫切需要FOF类的投资产品去填补这样的市场空白,因为大量的资金需要在低风险、中高回报、大容量的领域中寻找机会,我们觉得beta和alpha结合的做法在整体稳定性上会更好,更加适合这类资金。



范鲁贤:今天上午的圆桌论坛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参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