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现在4000块的工资,在一线城市也就应届生水平吧,二三线城市也是有点工作经验了才有这么高。大学生真的不值钱了,要是换到八十年代,怎么也能捧个铁饭碗啊。

表面上这个问题看起来,把4000块换成同类物品,然后再看看这个物品在八十年代值多少钱,这样不就好了。但是看下其他人的回答就知道了,这么多年,人民消费是不断改变的。这也就意味着,改变的不仅是物价,还有物资。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4000块钱换算成八十年代的衣食住行,家具、家电等等,工资4000在八十年代的价值40-400元不等。很多人都会觉得说,八十年代物价很低,东西不贵很容易满足幸福指数高,但八十年代和2018年的时代特征完全是两种样子。

八十年代正处在过渡时期,买衣服、粮食还要凭票,有钱都买不到,而且为什么那时候铁饭碗值钱,是真的工资高吗,是福利补贴好啊。放任何时候,福利补贴都有固定工资无法企及的优势,比如单位分房,节日物资等等。

但你有没有想过就算物价水平再低,就算福利待遇再好,没法生产出来的东西,有钱你能买得到?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能得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就是一种幸福。对比一下八十年代,2018年的物质生活水平真的好得不只是一点点。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虽然贫富差距在不断地拉大,但随着生产、物流、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水平却在不断地变得“平等”的。

不仅衣食住行的样式在不断的丰富,就算只有4000块工资,只要不怕饿死(当然现代社会是饿不死人的),名牌内衣裤、运动鞋、LV包包,以前可能是有钱人的特供商品,现在想买还是能买得到的。

而且商品房市场也在不断地变得成熟,公寓、洋房、毛坯、精装、别墅,好吧,工资4000的朋友看看图纸就好。但至少买车首付分期,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很多家庭背景一般的人,努力工作一两年,还是可以买得起的(买不起的是车位,而且就算买得起也养不起啊。)放八十年代这是没法想象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羡慕物资贫乏的八十年代呢?因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处处都是起跑线,处处都是财富良机。而对于2018年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那时候,只要努力读到高中,早点来到大城市打拼,咬咬牙买个房,少奋斗十年?抱歉,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大胆一点,早点去深圳或者海南,下海经商,没积攒起财富,积攒点人脉也成,怎么也能沾上点改革红利的边。

这么说虽然有点马后炮,但是回首八十年代,谁不是掐断大腿地后悔“要是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不就是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吗?多少人在电影院畅想,要是我穿越回去,只做三件事:买房,买房,还是买房!

算了算了,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泪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