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全国高考第一天,上午刚考完语文,全国卷II作文题火了。今天是2018年全国高考第一天,上午刚考完语文,全国卷II作文题火了。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想给战斗机装上装甲,但又怕增加重量而影响飞行速度,所以只能防护受攻击概率最高的部位。通过对从战场回来的飞机统计,发现机身的弹孔比引擎上的多得多,于是决定加固机身。但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却建议到:应给引擎披装甲而非机身,因为引擎中弹的飞机大多坠毁,进而从统计样本里消失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人们只会对幸存下来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而忽略了早已消亡的那些样本。



投资是门学问。学习和追随成功的投资者,是大多数人在投资之路上快速成长的捷径。很多人喜欢通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在牛市巅峰时成功“逃顶”,或能够在牛市启动前成功“抄底”,来判定此人是否成功的投资者。每一个牛熊周期,都有一些成功抄底和逃顶的人。这些人看起来成绩都不错,但其实差别很大。他们当中,一种是“优胜者”,另一种只是“幸存者”。



多年前曾有一段时期,国内电话荐股盛行。A先生连续数天接到推荐某只股票第二天涨跌的电话,他发现,电话里推荐的股票居然连续多天都应验了,态度也就从开始的嗤之以鼻,转为将信将疑,最后深信不疑。而当他交了一笔不菲的“会员费“后,听从电话指令买入的股票却不再应验了。不仅损失了会员费,还要承担投资上的亏损。



上过这种当的人不少,但很多人到最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买入,预测电话就不灵了。直到派出所的警察蜀黍费尽口舌的讲上半天,才能明白过来自己是怎样上的当,骗子之前为什么能“神预测”。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骗子从第一天起,给若干盼望迅速致富的善良群众打电话推荐股票。但是,告诉其中一半人这只股票明天会涨,告诉另一半人明天会跌。第二天,必然有一半人认为骗子预测准确,另一半认为预测错误的,不会再接骗子的电话。如此重复,只要一开始的群众基数足够多,总会有一少部分人连续数天收到“应验”的荐股信息,"神奇"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其实,A先生们只不过是这个游戏中的小概率事件,换句话说,只是个“幸存者”。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百度百科














在金融投资领域,我们谈到幸存者偏差时,除了二战这个案例,更方便理解的例子是巴菲特讲的“幸运的猴子”。让足够多的一群猴子一起扔硬币,总会有一些猴子连续多次扔出正面。不关注过程的人们,会将这些幸运的猴子奉若神明,因为它们“的确”连续多次扔出了正面。但格雷厄姆俱乐部的人都知道,这些幸运的猴子即使连续扔出了10次正面,下一次扔出正面的概率,也不会比其它任何一只猴子更高。



这种骗术的技术含量是如此之低,以致于很多人对这样的故事不屑一顾,以为自己绝不会上这样的当。如果人家换个马甲呢?何况骗子也在与时俱进,人家有更大的动力学习,进步速度往往高于常人。如果骗子都懂得了“概率”和“幸存者偏差”的概念,并且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们恐怕真的“防不胜防”了!



人们对幸存者的钦羡、敬畏之情,或许来自于人类自古以来崇拜英雄的情结,以致于很容易地混淆了优胜者和幸存者的区别。优胜者和幸存者,都是最后的成功者,享受胜利后的成果和万众景仰,但两者的区别却是根本性的。



优胜者的一个例子是高考。残酷的筛选后,只有大约5%的人能够考上重点大学,这5%的人是优胜者。而幸存者的最佳例子是赌博,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能够在赌场上获得令人艳羡的成绩。两者间的重要区别是,如果把筛选的过程重复一次,优胜者大概率仍能胜出,而幸存者却大多不会再幸存一次。因此,辨别优胜者和幸存者的重要方法,就是深入地分析他们的“成功之道”,是否有内在的逻辑和理性,是否可重现、可复制、可持续。



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对我们的投资尤其有帮助。股票投资中,总会出现一些长年保持优秀战绩的优胜者和昙花一现的幸存者。后者短期内往往能取得令人咋舌的高收益,而前者在任何一个时段内的收益,看起来平平无奇。因此,幸存者反而更加能够吸引众多希望一夜暴富的人们疯狂追随。追随者一旦将幸存者捧为天人,就很少有人追问其成功背后的逻辑。












































优胜者胜出的基础,是其背后扎实的理论和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保证他们今后仍能够大概率取得像过去一样的成功。而幸存者却不可能永远幸运。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或许不应该把巴菲特过去数十年的成功称为“奇迹”,因为任何人如果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都可以取得大致不错的成绩。奇迹,这顶看起来光芒万丈,实则只能代表过去、运气和极小概率事件的王冠,会给追随者带来灾难。





















因为这样的本质区别,在一个优胜者的投资体系中,一定不会有“抄底”和“逃顶”这样的概念。一个好的投资体系,是把“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转化为可量化、可论证的理论和指标参数,足以应对任何可能到来的危机和癫狂。这个体系,不会预测底在哪里、顶在何方。事实上,市场之底和市场之顶,往往超出任何人的预测,所以投资领域的优胜者,在结果到来之前,不仅不会是明星,反而可能成为众人嗤笑和嘲讽的对象。



他们的投资体系让他们在市场远未达到巅峰时就离场旁观,这会让他们的短期业绩甚至逊色于多数普通投资者。孤独的离场和冷静的旁观,会让他们只有在喧嚣过后的一地鸡毛中,才显得格外耀眼。而他们顾不上接受众人的膜拜,就在一片凄风苦雨中开始下一次征程了。



所以,我们应该追随和学习的,是那些在主流声音吹响“牛市起点的进攻号角”中悄然有序离场的人;而不是持有到最后一刻,然后神奇地卖出在最高点的幸存者。如果你还在质疑一个人是否在牛市“逃顶”,说明在你的思想深处,还在追随幸存者;如果你仍然只是通过比较短期业绩而不是业绩背后的逻辑来判断成功与否,说明你还继续走在危险的投资道路上。












































任何一种投资理念,只要有足够扎实的数据和逻辑支持,有一整套严谨的保障体系,有长期实战的结果证明,都可以被称之为优胜者。












































诚然,任何优胜者,在优秀的投资体系之外,还要有出众的耐力、魄力、信心,还可能有一点点运气。即使后来的追随者学习和复制他们的理念后,在实战中缺少了这一点点运气,没能取得同样优秀的成绩,也一定会大概率取得成功,此之谓“必胜者”。



投资是一项长跑,我们应该追随优胜者,至少能让自己成为必胜者;而不是让一只幸运的猴子带着我们前行。



转自:宜信财富商学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