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数据持续回落,信用紧缩影响渐显

从已经公布的宏观数据来看,在持续的去杠杆政策调控之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体现,这也符合政策层面的意图,那就是为新兴制造业及其他合意的产业提供空间。正如我们之前策略报告里面提到的,当前所积极实施的逆周期调控在今年的某个时点肯定会影响到总体经济的表现,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的大力去杠杆会直接影响相当部分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进而影响到信用创造活动。杜绝信用空转,脱虚入实,一杆子捅到底,政府层面似乎已经做好金融领域发生震荡的准备。而那些期待再次放水的市场参与者可能要失望了,主管经济金融工作的副总理刘鹤在5月15日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指出,“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体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持续的去杠杆压力已经在债券市场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债券市场开始出现偿还额超过发行额的现象,由此可见当前的信用紧缩之势。

严监管大概率会持续,宽货币紧信用状况依旧

2018年开年以来,中央银行通过定向降准、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积极投放流动性,短期资金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均有所回落,回购交易5月日均成交量超过了3.45万亿,资金可得性较好。中央银行政策需要在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防风险和促改革中进行权衡取舍,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首要工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去杠杆仍将是未来的主题,我们预期,在当前风险偏好下降的局面下,短期资金面宽松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宽货币紧信用的状况如果没有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的话,风险事件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提防信用风险蔓延,把握债市交易性机会

全年来看,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变化,那就是监管层对于急剧膨胀的金融市场的严厉监管使得信用创造活动受限,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并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按照“权威人士”的说法,目前中国经济处于“L”型的调整期间,在这个位置上期待经济恢复到过去的高增长阶段是不现实的,而经济自身内在的韧性与2020年承诺也决定了期待经济进入大幅放缓阶段也同样是不现实的。在目前的时点上,如果中央银行恢复正常的削峰填谷操作,不排除短期资金面再次紧张,考虑到当前市场所面临的诸如资管新规如何落地和机构改革等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保持谨慎态度还是相当必要的。不过,短期经济数据的波动和市场情绪的起伏可能会创造一些波段交易性机会。中期而言,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的切实执行,会在某个时点对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动荡,矫枉就很难避免过正。届时,在流动性压力下面,资产抛售的压力会比较大。但是基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与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的要求,届时中央银行的政策支持也是能够预期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在趋势性机会暂时看不到的情况下,积极把握一些交易性机会可能是较优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