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富士康(工业富联)终于踩了一次跌停急刹车,开盘后富士康股价小幅反弹。



就连外媒都质疑富士康“血汗工厂”, 郭台铭凭啥自称高科技企业?



但是阴霾还未完全散去。就目前18.7的股价来说,距离发行价13.77元/股,富士康仅差两个左右跌停。


在A股挂牌交易之后,仅仅第四天,股票就打开了涨停板,此后5个交易日,富士康股价便开启了持续下跌之路,市值蒸发1488亿元,媒体纷纷称之:富士康把一个联通、一个宁德时代跌没了。


这一回,宣称“我们不是工厂,而是智能制造基地”的郭台铭,怕是失望了。从“富士康”到“工业富联”,郭台铭在致力摘掉代工帽子的路上可谓不予余力。



就连外媒都质疑富士康“血汗工厂”, 郭台铭凭啥自称高科技企业?



据招股书,工业富联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总额达272.53亿元,主要投向下列八大项目: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总投资额约21.17亿元);二、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总投资额约10.05亿元);三、高效运算数据中心(总投资额约12.16亿元);四、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总投资额约49.68亿元);五、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总投资额约6.33亿元);六、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总投资额约51.08亿元);七、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总投资额约86.62亿元);八、智能制造产能扩建(总投资额约35.45亿元)


在带上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等募资标签之后,代工企业一转身就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市盈率也由10倍左右到发行之时17倍。


但奈何天不遂人愿,不仅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报道,近期也屡次见诸媒体。


据英国《卫报》报道,亚马逊承认,富士康在中国非法雇用8000名派遣员工从事Echo智能扬声器和Kindle的生产,没有向这些人支付合理的加班工资。


据《观察家报》对湖南衡阳生产工厂进行的调查,富士康工厂目前有超过四成的员工为派遣员工,人数多达8000人。但《劳动法》规定,派遣员工不能超过总员工10%。这些人加班时按照正常工作时间计算加班费,并非中国法律和亚马逊的供应商规定的1.5倍工资。富士康为亚马逊代工的工厂员工每月加班时间超过100小时。


就连外媒都开始质疑富士康“血汗工厂”,那么,郭台铭有什么底气,把富士康称作高科技企业呢?实际上,就拿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来看也是分分钟打脸。


2015年-2017年净利润率分别约为5.3%、5.3%和4.6%,而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率更是下跌到3.4%。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净利润总在5%及以下徘徊?


2015年-2017年,富士康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5%、2.01%和2.24%。此外,富士看共有29万员工,其中78%依然是大专以下学历,只有1500名硕士毕业生。这个比例的研发投入,貌似和依靠广告的药企水平差不多?而员工构成,更是连药企都不如?



就连外媒都质疑富士康“血汗工厂”, 郭台铭凭啥自称高科技企业?



2015年-2017年,富士康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分别为9.34亿元、6.51亿元和9.66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0.35%以下。高科技产品收入比重这么低,这更像是对中国高科技公司开的玩笑?


就目前而言,富士康的本质依旧是代工厂,只不过和其它普通的代工厂比起来,它是全球最大代工厂,代工的对象是苹果、康柏、惠普这一类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


自从从乔布斯手上拿下苹果的代工权后,依靠苹果订单,富士康真正坐实了最大代工厂的称誉。



就连外媒都质疑富士康“血汗工厂”, 郭台铭凭啥自称高科技企业?



但事情总是有反面,过度依赖苹果的订单,富士康也就为自己埋下一颗雷。据媒体报道,受iPhoneX后续销量不如预期,富士康的营收就出现了环比下滑。


虽然说富士康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愿望是好的,但若仅为高科技企业做代工服务就宣称自己是高科技企业,还显得为时尚早,投资人也难以认可,毕竟,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立足之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