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研报摘要

全球复苏放缓、中美影响,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为负。货币政策微调,防范金融风险是首要任务,货币政策没有大幅宽松的可能,“精准滴灌”、调整结构、支持新经济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承压。促进民居消费,稳定内需是未来的重点。财政政策支出依然在扩张区间,可以拖地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趋势难免,但是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把握经济结构调整,蕴含巨大投资机会。

一、全球复苏不及预期,中美进入拉锯战,外需对于经济拉动作用下降

1、中美一波三折,持续拉锯战中

从2018年1月份开始以来,特朗普政府主导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期间中美双方也经过了多轮经贸磋商,我们要认识特朗普政府对于修复贸易逆差,保障美国在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地位的决心,中美是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高杠杆、缺乏内生动力下的经济治理环境变化的必然性,我们应该放弃幻想,做好准备。

中美和里根时期的中日本质上的不同,一来中国政府绝对不可能舍弃核心利益做交换,其次中国政府可以制衡的工具更加丰富,所以我们认为中美贸易磋商依旧是一个长期拉锯战的过程。

表1:贸易摩擦升级到

null

null

null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海银财富研究部

2、中美无论结果,贸易顺差收窄在所难免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占比中国对外出口的19%左右,目前涉及征税金额占比中国对美出口的12%左右,占中国全部出口的2%左右,对于经济增长影响0.1-0.2个百分点。

当然中美不仅要着眼眼前,更要放眼未来。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美的持续或者升级,会导致本来产能过剩的行业扩大,也将对一部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控提出更大的挑战。

最后中美不论是升级持续,还是妥协洽谈,未来中国贸易顺差收窄在所难免。

图1:贸易顺差收窄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3、全球虽然依旧处于复苏区间,但是复苏的节奏放缓

从PMI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位于荣枯线上方,依旧处于复苏的区间。但是2018年开始不论是欧元区、日本或者是其他经济体均有所回落,复苏节奏有所放缓。

我们还要看到本次美国挑起的不仅只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日本等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发起了高额关税,本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扩张,这样将削弱贸易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对全球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图2:全球复苏放缓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4、外需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以及拉动会进一步减弱

2018年一季度从支出法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的拉动从4.1%上升到5.3%。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从2017年的0.6下降到-0.6%,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全球复苏的放缓,以及中美的持续,外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将会进一步减弱。

图3:三大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展望:2017年净出口对于经济拉动0.6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拉动为-0.6个百分点,2018年扩大进口、影响,预计净出口对于经济拉动大概率为负。

二、货币政策微调,“定向滴灌”成为新常态

1、出口面临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可能略松对冲出口压力

美国于2018年6月15日对华抛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作为反击,中国随后宣布对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此后美方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扩大风险升级,我们假设,在关税领域从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依次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将会产生0.1-0.4个百分点的影响。

2017年中国出口22,635亿美元,进口18,410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4,298亿美元,进口1,539亿美元,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金额的19%,进口总金额的8%。美国是中国贸易仅此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主体。支出法看,净出口对于经济贡献率为9.1%,对于经济拉动为0.6%。如果按照当前汇率、排除对产业的影响,那么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下:

null

外需的不确定增加,货币政策可能保持略宽松,对冲出口压力。

2、外汇占款下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收窄,需要货币政策略松

外汇占款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从2015年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回落,随着外汇占款的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收缩,叠加“强监管”引起的表外信用收缩,导致M2增速回落。需要关注表内信用一直处于扩张区间,货币乘数已经位于历史高位,市场流动性面临考验,所以才有了2018年上半年的两次降准。

可以预见接下来,外汇增速放缓,如何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准作为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重要方式,下半年依旧有空间。

图4:外汇占款增长放缓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财富研究部

图5:M1&M2增速放缓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图6:货币乘数扩张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图7:2018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3、货币导向性更强,大幅放松可能性不大

纵观2018年上半年的两次降准,第一次2018年3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100BP,更多是置换MLF、对冲货币回笼压力,对于市场货币供给有限。6月第二次下调准备金50BP,释放7,000亿元的流动性。随后,李克强总理6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三农”、“新经济”等经济发展的短板领域。货币的导向性更加明显,预计下半年针对“新经济”、“三农”、“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会陆续出台。

2018年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重要工作,强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看出防风险仍然是头等大事。

7月3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市场违约率0.39%,低于商业银行不良率和国际债券市场违约率水平,违约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风险的自然反应和正常的现象。

7月5日,中国银保监主席郭树清表示长期亏损、失去偿付能力的企业,应该坚决退出。结合两位高层的观点,去杠杆势在必行,不会因为违约而暂停,大放松货币政策内外条件都不具备。

4、把握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变化,看货币的导向

我们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放水”,“精准滴灌”可能会成为常态。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方式。例如:2018年6月底,PSL(抵押补充贷款)审批政策收紧。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范围。货币导向性更加明显,倾向中小企业、新经济等领域。

三、地产调控进一步收紧,地产投资承压

1、土地价格抬升,购置面积和施工面积双降,经济拉动效果减缓。

2018年1-5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1-5月土地购置费用同比增长69.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4个百分点。从施工面积来看,1-5月同比增长2%,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一升两降”,这样来看,土地购置费用的快速增长,对于房地产投资增速贡献更大,另一方面是施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双降,房企对于市场预期信心并未恢复。随着信用收紧、地价高企,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放缓。

在支出法分析的框架下,“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形成”是经过调整后的计算,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土地购置费用不计入“资本形成”,所以剔除土地购置的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拉动的效果在放缓。

图8: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的“价格效应”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2、首套平均房贷利率回升,压制房地产市场需求。

2018年5月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已经达到了5.6%,比2016年最低的4.66%,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经过2017年这一波房价上涨,居民需要支付的首付、以及贷款总金额大幅增加,现在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上涨,将会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进一步压制。

图9:首套房贷利率回升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3、PSL审批权限收紧,棚改边际减弱。

今年强力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紧信用”背景下,市场下行预期,与房价普遍上涨的微观感受,产生了严重的背离。2018年1-5月,央行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市场金额为4,976亿元,去年同期为2,947亿元,同比增长69%。央行的抵押补充贷款下放给政策性银行,是地方棚改的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上半年,棚改货币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起到了重要影响。

近期有消息称,棚改审批权限趋于严格,未来棚改货币对于房价的影响边际减弱,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后继难有超预期表现。

图10:抵押补充贷款放量支撑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房地产扣除土地购置费增速是下行的,棚改审批权监管趋严格,叠加“房住不炒”的要求,下半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有超预期表现。

四、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将是未来重点

1、出生率增长不及预期,中长期压制消费增长

从生产的角度讲,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消失,虽然工程师红利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可以替代人工,但是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对于消费的影响确不可替代。2016年实施放开二胎政策开始,计生领域专家认定中国净增人口将重回1,000万以上,出生率将会出现大幅反弹。但是实际的情况是,2016年人口净增长809万,2017年净增人口为737万,出生率为12.43‰,远不达政策预期。人口总量增速放缓成为中长期压制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11:人口增长不及预期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2、城镇化进入慢行通道,房地产后市场消费下行

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距离发达国家80%虽有还有一定空间,但是远超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增速远高于贸易部门产出率,容易滋生资产泡沫。目前来看中国城镇化依旧增长空间,但是增速将有所放缓。

地产后市场(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建筑以及装潢材料类)曾经是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从2012年开始增速开始逐步放缓,2018年1-5月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持平,家居类1-5月同比增长8.9%,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5月同比增长8.3%,必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房地产后市场消费增速随着增速进一步放缓的趋势。

图12:城镇化增速放缓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图13:房地产后市场消费下行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3、收入增长平稳、居民杠杆增长空间有限

截至2017年居民新增贷款累计值达到7.13万亿元,2008年以后居民杠杆快速攀升。再来看收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12年的12.6%,下降到2017年的8.3%。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实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逐渐放缓。

“严查消费贷、房贷利率提升”等措施,旨在控制居民杠杆的增长,随着收入增长的稳定,未来消费增长趋于稳中放缓。

图14:居民杠杆攀升,收入增长放缓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4、汽车类消费增长有空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增长趋势

从四大零售行业来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鞋帽纺织品类生活必须品消费保持平稳。汽车类消费成为影响消费增速的重要原因,现在来看,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前期的税收优惠措施对于汽车类商品消费产生一定透支,汽车类消费增速未来整体走势平稳。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和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图15:汽车消费波动增加,政策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5、中短期增长稳定,结构性消费增长潜力和空间有待挖掘

2018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指出,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支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品进口;增加农产品、资源性产品进口。在养老、生物医药等领域依旧存在很大增长潜力和空间。

消费增速相对净出口、投资具有波动性小,增速稳定的特征,所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能够形成支撑,但是难以形成很强的拉动力。从中长期来看,人口总量增长、城镇化放缓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长仍可能进一步下行。

五、基建投资下半年支出节奏加快,全年投资增速回落

2017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为17.3万亿元,政府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2、水电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3、水利、环保以及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其中预算内的资金作为基建资金主要来自预算资金、自筹资金(土地出让金、城投债、PPP项目社会融资)、国内贷款(政策性贷款、信托贷款、专项金融债)项目。由于城投债和金融贷款今年受监管影响,不确定较大,我们从预算资金和土地出让金测算下半年基建投资支付空间。

1、财政收入增长快于支出,支出节奏有望提速

2018年以来,政府公共财政呈现,收入稳步增长,支出增长明显放缓的现象。从财政收支总量的来看,下半年财政支出依旧比较大的空间。

支出空间有多大?

第一种方法:“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根据《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从总量上看: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2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98万亿,同比增长8%,与去年增速基本持平。全年财政差额为-2.66万亿元。

从目前收支来看,2018年1-5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为8.66万亿,完成预算收入的47.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5个百分点。1-5月公共财政支出为8.27万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38.41%,比去年加快了0.2个百分点。1-5月公共预算收支盈余3955亿元,在目标赤字下,下半年预算支出依然有3.06万亿元支出空间。

第二种方法:2018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金额为20.98万亿元,截至4月支出合计8.27万亿,下半年还有12.71万亿元的支出空间。预计下半年预算内的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加快。

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来看,2018年前5个月,财政对于民生项目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大幅提高,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在预算内的投资占比同样是动态的(2015年,基建投资占比公共财政支出33%、2016年基建投资占公共预算支出的占比32%,2017年基建投资占比公共预算支出的的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占比有所下降。

2018年我们按照2017年31%的占比计算,下半年公共财政预算内对于基建投资依然有3.94万亿元。

图16: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2、卖地收入增长,为基建投资托底

从土地出让金来看,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测算土地出让金的增速,一方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房地产投资的超预期增长,其中土地购置费用占比房地产投资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商品房待售面积的持续回落,也刺激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热情。那么2018年土地出让金大约收入能增长多少?

2016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9亿平方米,土地购置面积为2.2亿平方米,土地购置费用为1.87万亿元;

2017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89亿平方米,土地购置面积为2.5亿平方米,土地购置费用为2.3万亿元;

截至2018年4月,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6亿平方米,土地购置面积为5,411万平方米去年同期为5,52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了84万平方米。土地购置费用为8,0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14亿元。房地产库存进一步下降,土地购置面积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但是土地单价高涨。

2017年房地产企业拿地同比增长15%。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变、金融监管越来越严格、土地单价越来越高,我们认为房地产企业比较难有大幅拿地的冲动,但是由于商品房库存在降低,企业又补库存的动力,预计今年拿地面积跟去年10%左右浮动。

如果按照去年2.5亿平方米,以及目前的土地单价,2018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约为3.78万亿元。同样我们设想3种可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减少10%,以及土地购置面积增加10%,两种可能,整体土地出让金额在3.7万亿-4.1万亿元左右。

图17:商品房待售面积降低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图18:土地购置费用高速增长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表3:2018年土地购置费用测算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3、民生领域、债务付息支出占比提升,基建占比保持平稳

2018年以来,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民生领域支出占比增加(住房、医疗、教育),其次债务付息的占比也在提升,基建投资整体保持平稳。政府支出重心来看,政府加大对于民生领域的投资,旨在稳定消费,保持基建平稳增长。

图19:各项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占比

null

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

展望

全球复苏放缓、中美影响,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为负。货币政策微调,防范金融风险是首要任务,货币政策没有大幅宽松的可能,“精准滴灌”、调整结构、支持新经济。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承压。促进民居消费,稳定内需是未来的重点。财政政策支出依然在扩张区间,可以托底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趋势难免,但是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把握经济结构调整,蕴含巨大投资机会。来源:海银财富研究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