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华大基因被实名举报“圈地”及“基因检测遭遇无创漏检门”等多起事件的联合助推下,创立19年的华大基因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提起华大基因,外界通常会将其与医药界的大佬“恒瑞医药”进行一番对比,如同恒瑞医药最高创造超三千亿的市值,华大基因股价也曾一度飙到261.89元创造过“千亿市值”的神话。

然而,与恒瑞医药“节节高”的股价表现不同,华大基因过去一年多时间二级市场表现每况愈下,随着上市之后公司的“底色”渐露,其真实成长性已经透支了投资者的看多预期。

随着华大基因业绩与成长性越发平庸,公司投资价值屡遭质疑,目前仅剩300多亿的市值,并伴随着巨额限售股解禁下的股价接连跌停;而其公司业务暴露出的创新能力较弱,过多依赖营销而非研发、行业门槛较低、中游竞争严峻等诸多短板,尤为值得投资者留意。

不重要发重营销埋下“黑天鹅”祸根

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此前一直被业内称为国内基因界的大佬,公司主营业务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

2017年7月,顶着“基因测序第一股”光环的华大基因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伊始,公司发展还算顺风顺水,但近段时间以来,特别是随着“基因无创漏检门”的持续发酵,公司近些年的业务发展被放在显微镜下检视;从目前来看,“无创漏检门”的爆发绝非偶然,华大基因管理团队的心思已然不在科技研发上,取而代之的是营销费用的不断攀升。

众所周知,无论任何领域科技公司的长久“生存之道”均是来自于对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与转化;但通过华大基因与医药界大佬恒瑞医药对比发现,公司业务发展并非来自于研发赋予的技术竞争力,而是通过营销的价格竞争。

华大基因在基因检测界的地位类似,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绝对头部公司的恒瑞医药,多年来始终将创新与研发当做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核心竞争力。

恒瑞医药2017年报显示: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人数达2167人的研发团队,其中50%以上是博士、硕士;公司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和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同时在美国、日本等地设立研发中心;2017年的研发投入17.59亿元,同比增长48.53%,占总营业收入比例12.71%创历史新高。

恒瑞医药研发数据)

与之相对应,华大基因披露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华大基因研发人员虽然由2016年的448人上升至532人,但研发投入费用却出现下降,由2016年的1.76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1.74亿元;而研发投入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更是由2016年的10.33%下降到2017年的8.32%。

华大基因研发数据)

华大基因研人数与学历)

除此之外,从华大基因的学历构成也可发现,目前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只占公司总体比例的不到10%,本科及其以下学历占据公司80%的构成;与恒瑞医药拥有人数达2167人的研发团队,其中50%以上是博士、硕士的占比差距相距甚远;此前,华大基因更是被曝光,公司首席科学家仅是高中学历。

华大基因销售费用)

除此之外,华大基因在研发投入出现下降的同时,公司销售费用却成长较快;2016年至2017年,华大基因销售费用由3.27亿元增长至4.01亿元,同比增长22.6%。

恒瑞医药销售费用)

与此相反,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由43.5亿增加至51.9亿,仅有19.24%的增速;与恒瑞医药不到2成的销售费用相比,华大基因在研发出现下滑的同时,销售费用显然增加更快;综合上述看,华大基因的销售费用已经超过研发投入的2倍,显然这与外界认知的科技公司名不吻合。

更为讽刺的是,在华大基因在研发投入出现降低的同时,公司在用大笔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华大基因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为20.9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9.13亿元,募集资金为1.8亿元,如果以其IPO实际募资金额的4.84亿元计算,其1.8亿购买理财的金额,更是占到募集资金的37%。

TO B业务盈利能力堪忧

此外,华大基因成立至今主营业务是为医院提供科技服务,承包医院的部分基因检测或者实验等;但相对于恒瑞医药,这种盈利模式显得过于为单一,市场早有评论认为其并不具备较强的想象空间与成长性。

恒瑞医药年报显示,目前,公司的营收主要依靠生育健康类服务与复杂疾病类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达75%,特别是生育健康类服务业务持续占据半壁江山,客户群体主要面向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和大众客户。

但是,作为早期消费市场的基因检测产品想要实现大规模盈利,仅靠售卖检测产品这一条路非常难走;近两年的基因检测热快速催热了市场,行业最后的竞争只能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打价格战实现。

有统计显示,仅在北上广三地,目前提供基因检测二代测序服务的公司就已经超过百家;在A股市场,包括千山药机达安基因吉林敖东迪安诊断贝瑞基因紫鑫药业等上市公司均涉足其中,这亦是目前国内纷繁众多的基因测序市场的缩影。

此外,由于绝大部分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并不掌握C端用户的实际情况,对于制药公司而言指导性有限,所以,不论是华大基因想通过基因检测得到数据,并延长变现渠道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也体现在了华大基因的营收水平上;根据公司财报显示,2017年全年营收21亿元,净利润为3.98亿元,营收与净利润成长分别为22.44%与19.66%,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较为平缓,在大多数医药类企业里,属于正常的水平,并未出现高增长状态。

除此之外,由于下游医疗机构占据一定渠道优势,致使华大基因应收账款增加较快;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华大基因应收账款分别为6.12亿元、8.11亿元,占收入比重为36%、38.72%。

除此之外,在华大基因在并不算绚丽的净利润与节节升高的应付账款背后,还隐藏着比例不低的非经常性损益;2017年,华大基因实现了3.98亿元的净利润,然而非经常性损益却高达近8000万元,占到净利润的20%;如此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给华大基因的盈利质量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产业链竞争剧烈生存空间受挤压

广证恒生研报显示:目前,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已经有了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上游是设备和耗材供应商,Illumina(伊露米娜)等少数外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了上游市场;中游则是华大基因为代表的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下游则是医院、实验室等临床机构。

这就意味着,华大基因所处的基因测序中游环节,将很容易被上游市场巨头扼住“喉咙”,话语权不足,这一点也可能在未来影响华大的成本管控能力;更为不利的是,上游巨头往中下游延伸业务,也在强势挤压华大基因的生存空间。

过去十年,伊露米娜牢牢控制住上游,其发展历程亦可谓相当成熟;从2006-2016年,伊露米娜的营业收入从1.85亿美金增长至23.98亿美金,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更是从0.4亿美金增长至4.55亿美金增长11倍,同时作为上游测序垄断厂商一直保持70%的毛利率。

从目前来看,伊露米娜从占据主要利润的上游测序仪、试剂及耗材供应领域,扩展到了与华大基因竞争的中下游生育检查、肿瘤检测领域,而这一领域正处于华大基因的服务重叠区。

在两家公司竞争中,由于伊露米娜手握技术优势,可以对华大基因采取提高试剂价格,提高测序仪价格的手段,轻松影响华大基因的生产经营;其对于华大基因而言,尽管公司目前仍处于盈利,但由于缺乏上游议价能力,中游又遭遇众多竞争者及行业大鳄竞争,华大基因前景无疑令人担忧。

当前,基因测序竞争格局仍处严峻的大背景下,创新依然是核心竞争力;虽然基因测序行业已经由外界认为的”高不可攀“,逐步变为具有劳动密集型属性的行业;但华大基因所暴露出的诸多发展短板,仍为公司发展前景增加了较多不确定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