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18华夏基金养老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养老目标基金即将诞生之际,业内大咖齐聚一堂,共话养老大计。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发表主题演讲《把握历史机遇 推动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协同发展》。




李一梅表示,破解养老难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公募基金有着20年资产管理积累,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李一梅认为,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协同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唤醒国民投资养老意识,转变养老理念非常重要也非常急迫。



李一梅指出,随着社会变迁,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社会竞争力大,自己都是勉强生存,传统文化中的“养儿防老”不现实。



“养儿防老”不行,光靠国家养老金也是不够的,现在我国养老金的替代率平均是42%,也就是说,退休后,只靠国家养老金的话,只能保持原来生活品质的4成。



银行储蓄由于利息较低,也不适合养老;买房养老对于85后、90后等来看,更不可能,因为连自己住的房子都买不起,更有房地产税等预期会实施。



因此,转变养老观念,及早进行养老规划很重要,要实现较好的老年生活水平,自身养老积累必不可少。



第二,避免养老长钱短期化。



李一梅认为,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实现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其鲜明的“长钱”属性。只有通过长期投资才能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也才能促进公募基金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公募基金成立20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6.18%,跑赢上证综指1倍。而要享受长期投资的收益,需要投资者建立长期投资理念,管理人具备长期投资的定力,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考核机制、投资流程管理等方面引导养老金长线投资,在业绩排名上,也不能过于短期化,时不时晒排名,今天排名靠前明天排名靠后,这对基金经理会有很大压力,干扰他的投资决策。



第三,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0年积累,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



李一梅称,公募基金行业能用自己专业的投资能力,做好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华夏基金的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公募基金成立20年来,全行业累计为持有人盈利2.23万亿元,其中华夏基金盈利2119.72亿元,位居榜首。



同时,公募基金是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参与者,是运作最规范的财富管理机构。公募基金作为养老金管理主力军,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在目前全国社保18家境内委托管理人中,基金行业占据16席,管理资产占比超过90%。并且,公募基金拥有丰富的产品类型,能匹配养老金多方面需求。



第四,加强顶层设计,保障第三支柱建设。



李一梅认为,从海外经验看,税收优惠、默认投资制度和长期锁定等发挥了关键作用,税收优惠、长期锁定等政策,是养老投资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以下是文字实录:



《把握历史机遇 推动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协同发展》



尊敬的王理事长、郑博士、董教授,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挺激动的,最近大家都在看电影《我不是药神》,看完那部电影我一直在流眼泪。当时跟几位同事去看的非常巧合,看完电影我们就彼此鼓励,说这个电影真的让人心生力量,我们发扬善的力量,我们马上发养老基金了,我们也是在做善的事情,也是在做帮助别人的事。



站在这里,我的心情跟大多数朋友们一样。非常期待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真正能够推动养老基金和公募基金行业共同发展,一起壮大。



当前,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题。冯唐说,“活着活着就老了”,大家看朋友圈会发现,70后叹息老之将至,80后惊呼已经油腻,90后调侃自己“人到中年”,就连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今年也出了本新书《天黑得很慢》,用文学手法关注老龄化和养老问题。



破解养老难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非常高兴能和各位新老朋友一起探讨养老金投资话题,我谨代表华夏基金公司,欢迎大家参加2018华夏基金养老高峰论坛。



公募基金行业20年积累,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我就抛砖引玉,谈谈自己对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如何协同发展的一点思考。



首先,唤醒国民投资养老意识,转变养老理念非常重要也非常急迫。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亲情文化,“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一直是老一辈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但随着社会变迁,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社会竞争力大,自己都是勉强生存,别说“养儿防老”,能不“啃老”就不错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六个钱包”买房理论,就是现实的反映,在北上广深,一套房子几百万,年轻人光靠自己很难买得起房子。



养儿防老不现实,光靠国家养老金也是不够的。现在我国养老金的替代率平均是42%,也就是说,退休前你能拿到1万一个月,但退休后,只靠养老金的话,只有四千多,你愿不愿意退休以后你的生活品质打四折呢?



这张图是根据2017年的收入数据做的替代率图,蓝色的线代表退休之前扣除个税、公积金、社保等之后,实际拿到手的可支配工资,例如10000元工资实际拿到手7500多元,灰色的线代表第一支柱替代率,可以看出它和收入是成反比关系,退休前你的收入越高,养老金能提供的替代率越低,越需要第三支柱,也就是红色线的补充。



也有很多人觉得不能光靠养老金,就“储蓄养老”,但银行的利息,又无法跑赢通货膨胀。也有很多人觉得不能光靠养老金,就“储蓄养老”或者买房养老,但银行的利息,又无法跑赢通货膨胀。未来很有可能开征房产税,持有房子反而得拿出钱来交税。



因此,转变养老观念,及早进行养老规划很重要,要实现较好的老年生活水平,自身养老积累必不可少。目前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建设,这与传统的养老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需要充分唤醒投资者投资养老的意识,尽早为退休后的养老金来源做充足的准备。转变养老理念,从养儿防老、政府养老转为投资养老,从储蓄养老、买房养老转为投资养老。



不仅要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建设,我们建议应真正让三大支柱“三足鼎立”。目前,养老金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独大,但存在刚才提到的替代率低、以及巨大缺口的问题,第二支柱是短板,覆盖率低,目前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0.5%,覆盖3%的劳动人口,第三支柱刚刚开始建设。因此,不仅大力推进第三支柱建设,也鼓励更多好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其次是避免养老长钱短期化。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实现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其鲜明的“长钱”属性。只有通过长期投资才能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也才能促进公募基金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募基金成立20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1倍。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我们拿过去的数据做了个推算,1万元的投资,30年以后,持有偏股型基金和存款收益相差巨大,这就是长期投资的力量。而要享受长期投资的收益,需要投资者建立长期投资理念,管理人具备长期投资的定力,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考核机制、投资流程管理等方面引导养老金长线投资,在业绩排名上,也不能过于短期化,时不时晒排名,今天排名靠前明天排名靠后,这对基金经理会有很大压力,干扰他的投资决策。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教育,避免频繁申赎,丧失长期资金的根本性优势,要让客户意识到养老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情。只有长期坚持养老投资,才能充分享受到复利的好处,完成养老目标。



第三是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0年积累,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



公募基金行业能用自己专业的投资能力,做好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华夏基金的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银河证券做的统计,公募基金成立20年来,全行业累计为持有人盈利2.23万亿元,其中华夏基金盈利2119.72亿元,位居榜首;全行业共分红2.06万亿元,其中华夏基金分红1383.20亿元,同样是第一。



我这还有些材料,说明公募基金是养老金投资运营的良好载体。



一是公募基金是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参与者,是运作最规范的财富管理机构。公募基金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管理机制,第三方托管、信息披露等制度的实施更让基金公司置于托管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运作的规范性程度非常高。在投资范围、销售方式、信息披露等方面公开透明。同时,我国的基金托管制度比国外更加严格,除了基金管理人外,托管人也承担受托人义务。这些都契合了养老金运营安全性的要求,因此海外公募基金始终是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参与者。



二是公募基金作为养老金管理主力军,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公募基金始终是社保基金最主要的外部管理人,在目前全国社保18家境内委托管理人中,基金行业占据16席,管理资产占比超过90%。社保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均收益率8.37%,保值增值效果显著。此外,在企业年金22家投资管理人中,公募基金占11家,保险占9家,券商2家。自2012年监管部门披露信息以来,基金行业的历史平均收益率为6.4%,在三类投管人中排名第一。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基金行业成为养老金主力军的重要保障。



三是公募基金拥有丰富的产品类型,能匹配养老金多方面需求。公募基金经过20年的探索成长,已发展成为全功能的资产管理平台,投资领域既包括上市资产、也包括非上市资产,既包括境内市场、也包括境外市场;业务范围既包括公募业务,也包括专户和专项业务,可以满足养老金客户对不同风险收益产品的广泛需求。特别是今年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通过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等为广大个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养老金融产品,能更好匹配国民的养老投资需求。除了专门的养老目标基金,实际上基金公司还有不少产品能满足养老投资需求,例如华夏回报,12位基金经理先后管理这只产品,都坚持绝对回报的理念,保持到点分红这一特色,自成立以来,华夏回报已分红82次,历史累计分红总额已超127亿元,截至6月底,华夏回报累计涨了10.88倍,年化收益率达到18.16%。



四是公募基金培育了一大批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23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经过二十年发展,从业人员普遍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由于业绩披露的公开透明,公募基金的竞争要远激烈于其他行业,高度市场化的机制锤炼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中,基金行业投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资产管理行业。



第四是加强顶层设计,保障第三支柱建设。从海外经验看,税收优惠、默认投资制度和长期锁定等发挥了关键作用。



税收优惠指从税收方面给予第三支柱投资者一定的优惠,从而激励投资者主动加入第三支柱。以美国为例,其传统IRA养老金计划采用了缴费时不征税、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退休金时征税的模式。由于投资者一般退休前收入较高,适用较高的所得税率,而退休后收入较低,适用较低的所得税率,投资者通过参与养老金计划,将这部分收入的缴税时点推迟到退休后,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税费。



默认投资制度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缴费时如果没有主动选择投资标的,那会自动投资于一些符合国民养老需求的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中,如目标日期基金或目标风险基金等。默认投资于合格投资品对第三支柱参加者实现长期养老目标至关重要。



长期锁定是指投资者积累的养老金,除退休或其他特殊情况外,不能提前随意支取。养老本质上具有强制储蓄的特征,长期锁定一方面有利于养老金在长期投资中享受复利效应带来的增长,从而更好地达成投资目标,另一方面也避免投资者因为一时之需随意支取养老金,从而无法在退休时积累足够的养老金。



各位来宾,以上是我对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协同发展的一些思考,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下华夏基金的养老金业务。



华夏基金高度重视养老金业务,从成立之初就视其为战略发展方向,是业内最早9家首批获得全部养老金业务资格基金公司之一。截至6月底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超过1700亿元,行业领先。其中企业年金管理规模更是连续十年位居基金行业首位。华夏基金首批26家年金客户初始委托规模37.43亿元,经过十年市场化运作,2017年底资产规模增长至187亿元,更难得的是,十年来华夏基金实现了初始客户的“零流失”。



我们也高度重视养老金第三支柱,在业内率先成立了资产配置部,负责养老目标基金等FOF产品投资管理;目前已经申报了多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力争成为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配备强有力的投研团队,对养老目标基金的两种投资策略均有深入研究。并与海外资管机构磐安资产管理、罗素投资、荷兰NNIP等进行深入合作,将海外经验本土化。成立20年来,华夏基金平均每天举办三到五场线下投资者教育工作,目前投资者教育正向养老客户投资大力倾斜。可以说,从投资到产品,再到服务,华夏基金对第三支柱建设高度重视,并做好了全方位业务准备。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其名著《优雅地老去》中说到,“年老,意味着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要想让退休后的生活优雅,需要转变养老观念,及早进行养老规划,需要基金行业发挥专业投资能力,助力养老金投资保值增值。今年是基金行业成立20周年,也是华夏基金成立20周年。我们坚信养老金将成为基金行业下一个20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华夏基金也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养老金业务,继续秉承为信任奉献回报的宗旨,为增进国民养老福祉贡献专业力量,为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华夏基金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