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写过那么多房企,基本上每写一家房企,后台都会有人骂的。这可能是房企的特殊性,卖一千套不一样的房子,很难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但是客观的说,碧桂园(HK:02007)是骂的人最多的,而且骂的也是最赤裸的,这个可能是大家日常的直观感受差不多。



碧桂园最近1年的时间以来,几乎负面不断,隔三差五的都会出来一阵。我个人感觉应该算业内业外口碑比较差的一家开发商了。说实话,这和碧桂园的业绩规模呈现巨大的反差。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碧桂园这么容易招黑。



我要先声明,我并非站黑粉或者鼓吹黑,说实话我这个年纪已经过了靠黑一家开发商获得快感的阶段了。相反的是,我觉得碧桂园能够做到如今这样的格局,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而且我认为碧桂园的负面之所以那么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家企业确实大了,这其实非常类似早年间的富士康。



那段时间一直在爆出富士康有员工跳楼的事情,很多人在分析原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富士康厂房会有四十多万人,几乎等于一个小镇,而这样的人口规模总会有概率发生这样极端的事件。



所以孤立看样本没有意义,而需要把样本重新投射到整个企业中会更加客观。



好,那么回过头来看,大家一样在“高周转”,大家一样在“现金流”,大家一样都在“控成本”,碧桂园规模说大,但是说实话也没形成像富士康这样的行业垄断,但是为什么还是这么容易招黑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聊点个人感受吧。









01









首先,我想说,这是一家刻意低调的企业。



碧桂园发展,从2015年开始,应该属于井喷式的发展。在此之前,虽然已经很大,但是外界对它的了解不多,而且也没什么了解的冲动,一句五星级的家很好的概括了这家开发商的形象,四五线城市的绝对大盘,大概是这样。



但是到了行业前三甚至行业第一,毫无疑问就是所有业内人关注的焦点。



但是说实话,到了这个阶段的碧桂园依然在实施内缩式的企业文化。



我们仔细想想,任何地产行业的论坛,你应该很难看到碧桂园的人参与演讲;碧桂园的内部会议也甚少对外公开;碧桂园内部的文件统统打上了阅览者的水印,深怕别人看去一个字。更别说像其他开发商一样的明星职业经理人,这件事在碧桂园想都不用想。



用比较好的话来说,这是一家专注做事的企业。但是在我们眼里,刻意的低调,就是强行的把这家企业和行业里的其他行业分离开来。



你可以说各自管自己的事情互相之间不需要交集,但是你已经坐上了行业的老大,这不应该是一个老大该有的度量。



不过我也可以理解碧桂园如此的原因。



这个核心团队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方式有关系,碧桂园一直秉持自己团队做事的方式,信自己人,以及觉得只有自己人才能做好碧桂园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碧桂园本质上是很少有下游合作伙伴的,不论是工程还是营销,几乎都是自己团队解决,后面爆出甚至监理也是自己。



这可能是碧桂园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比较高,但是本质上也就说明了从骨子里这家企业对外就是保持隔绝的状态。



我问过几个和碧桂园合作开发项目的朋友,得到的反馈也是惊人的一直:碧桂园要么什么都不管,要么什么都要管,没有中间这条路。



所以当外界对碧桂园有误会的时候,碧桂园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如何去解释,而是内心OS:这些人都是傻逼。



因为必须要承认,在业绩为最大导向的地产行业里,碧桂园就是绝对的王,碧桂园的职业经理人就是赚的比别人多,这一点人家也有鄙视的权利。



就是就在这微妙的范围里,碧桂园越来越封闭自己,这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当外界争议高峰的时候,杨国强的选择不是对外发言,而是给内部员工发了封邮件,大致内容是:让别人误会去吧,我们做好自己就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那本“碧桂园1000天”会这么火,因为外界确实没有了解碧桂园的渠道。









02









看一家企业好不好,其实看离职人员对他的态度就知道。



我曾经卧底过几个群,有万科(SZ:000002)离职群,碧桂园离职群还有其他各种房企离职人员的群。



万科的离职群大家都是客客气气,对于万科大多没有情绪,顶多就是吐槽吐槽。



但是碧桂园的离职群真是一个戾气十足的一个群,我待不到一星期就退群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怀揣着对碧桂园的仇恨在发表言论。



我其实一直在想一件事:其实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在快周转,忙碌干活各种加班,地产人通宵熬夜这种情况大概率都在我们身上高频的发生着,但是为什么碧桂园身上大家会怨气那么重?



我个人依然坚持我早期的一个观点:在体制上,碧桂园更加依赖机制而不相信个体。



对于这么庞大的企业,每天周转那么大的资金,顶着那么艰巨的任务,碧桂园当然需要一个异常严密的机制去推动公司运营,这套机制整体的制定很严谨,也是碧桂园实现老大的重要武器。



但是机制的强势也就意味着对个体的忽略,这种忽略在我眼里基本上已经达到无视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碧桂园会光明正大的把“通宵出图”这四个字写在文件里,给到员工的劳动合同也是理所当然的“做六休一”。



其实很多东西你可以这么要求,但是你不能这样光明正大的写在制度文本里。人作为一个有感情的动物,这样的体质基本上就是把人性踩在脚底。



我曾经用人肉齿轮来形容过碧桂园的机制,虽然用词刺激了点,但大概意思其实并没有错。



所以在这样高压且冷漠的工作环境里,碧桂园的员工基本上就是呈现两种状态:要么为了收入我忍,忍不下去对这家公司就是各种的恨。



碧桂园的合伙人制度把利益这件事最大程度的让给了个人,但是碧桂园却很少有把荣誉感这件事让给个人。



在团队这件事上,人心终究不是制度可以猜测的。









03









所有碧桂园员工都恨这家企业?



当然不是,这家企业保持如此的规模,整体的团队凝聚力一定是很强的,这里就要说到碧桂园的文化传导机制。



我个人感受下来,碧桂园有一条非常简单但又非常强势的文化传导机制,就是一切以杨国强为意识的文化传导。



如果你去碧桂园的总部参观,可以看到2幅画面,第一幅是一个跳动的数字,告诉你过去的一分钟,碧桂园卖了多少房子赚了多少钱,另一幅是一个场景还原,当初碧桂园成立初期杨国强艰苦奋斗的样子。



说实话,第一眼我看成了……不说了……



需要承认,没有那一段艰苦奋斗的日子,确实不会有如今的碧桂园,没有杨国强当初的坚守,也不会有如今碧桂园的现状。



但是到了公司规模到如今这样的现状,依然保持单一的文化输出是否合适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对于一家庞大的企业来说,创始人精神需要传承,但是却不能搞创始人崇拜,但是碧桂园似乎在这条路上,不能说他刻意为之,但是有一点掌握不了尺度。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年逻辑思维跨年演讲的时候,王石作为嘉宾参与一部分,当他登台的时候换来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在一个科技类的舞台上获得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开发商老板来说,实属不易,这个场景我后面加了一句,我很难想象如果是碧桂园或者恒大的老板也登台演讲会是怎么样的场景。



其实就是一句非常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后来我的后台崩溃了。



“你凭什么说我们杨主席!”


“杨国强资助过多少学校帮助过多少儿童你们知道么?”


“碧桂园造中国最实惠的房子,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



说实话这些言论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真正的尊重其实都在别人眼里,而不是自己嘴上。



但这些言论或许就是企业内部文化灌输过程中掌握不好尺度导致的。










04









最后,碧桂园对媒体我认为存在认知偏差。



实际上,碧桂园是非常热爱投放广告的一家企业,曾经“碧桂园1000天”的这本书里也提到,杨国强早期赚到的第一桶金之后,大概几个亿吧,大家问怎么花,只有杨国强拍板说把钱全部投放到广告里去。



因为碧桂园相信,投入的钱都可以最大程度的赚回来。



而且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也确实如此:碧桂园森林城市最疯狂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碧桂园是怎么投放的,什么NBA,德云社啊,央视春晚啊,外滩东方明珠啊,CCTV5啊,几乎你能看到的所有渠道都有碧桂园的身影。



如今碧桂园依然也沿袭这一条路,央视战略品牌企业这个定位可以看出碧桂园是多么愿意为传播花钱。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碧桂园同样也是最忽略自媒体的。



你从碧桂园投放策略就可以看出,几乎投放的都是主流媒体或者说传统媒体,这个可能也和他的企业策略有关系,扎根四五线的开发商,那些主流广告或许真的有效。



但是我认为这不应该是碧桂园忽略自媒体的理由,虽然说后面说的碧桂园内部人员可能不认,但是我作为一个个体和同行的感受中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



碧桂园永远觉得自媒体属于非主流,你应该像地产其他乙方一样贴着过来找我,然后我再决定是否投放。



所以一旦在自媒体端爆出负面的时候,碧桂园内部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个自媒体是不是想收点黑钱。



所实话也确实有这样的自媒体,但是如此清一色的对待所有自媒体,讲真不招黑也难。



在一家如此庞大又如此信息不对称的开发商里,媒体天然的对你保持好奇以及想要挖掘点内幕,大部分的传播都是这个逻辑下产生的。



但是碧桂园眼里的自媒体,基本上就是分为要么收黑钱的,要么赚广告费的,这样的姿态或许也让它站在了舆论的另一边。









05








所以以上种种的内因,或许也就——



解释了为什么碧桂园会把自己的产品线名字叫做劳斯莱斯却没人想过改一下;



解释了为什么这么低调了大家还是前赴后继的来黑你;



解释了出来一次维权事件大家一股脑都把责任推到你身上;



解释了离职人员会用各种方式舒缓过去不能发表言论的痛苦,比如写书或者拉群;



……



整体的碧桂园一直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整体内部保持高度的封闭,内部目标要求极高,所有人都绷紧了弦在做事,没人思考全部都在执行,机械性的操作,高压式的操作,用收益来安慰自己,也祈祷手里的活可以快速脱手。



在这样的氛围里,就害怕突然:嘭的一声。



真的发生了,所有碧桂园内部错愕的抬头看看发生的事情,不知所措。









06









而且对于碧桂园的产品定位,几乎设置在社会最基层的那一级别的需求。这一级别的需求最踊跃,但是本质上也是最接近民愤的那一层客户。



服务好这群客户是非常难的,你很难想象用管理碧桂园的员工一样可以管理好这群客户。



碧桂园发展快速崛起,其实是城镇化深入到四五线最开始的2015年,到目前为止满打满算三年,换句话来说也是第一批乡镇里碧桂园的房子大面积交房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碧桂园的负面消息会这么多,把这样的产品交给这一群用户,一定会有大量的维权事件产生。



快周转的房企产品质量一定是标准化,但标准化的同时如果仅仅以时间为唯一节点,那么就会出现崩的可能性。



所以下一个阶段的碧桂园会面对一个三明治式的问题:一边是内部团队能否承受得起再一次的业绩扩张,另一边是未来三年是维权和负面高度爆发的三年,客服和品牌能力能否跟得上。



如果跟不上,已经不是业绩的问题了,大家到后面都是上市公司了,基本的体面能否维护的住也是关键的问题了。









07









好了,写了那么多,还是愿意给碧桂园提点意见,不管是否有人看见吧。



1、


此时的碧桂园应该对标富士康后期的管理模式,富士康在保证公司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依然用了一连串的软性手段来安抚内部员工。



比如搭建富士康学院,让夫妻可以住一个宿舍,甚至园区内给到沙袋上面捆绑上各个条线领导的头像,很显然,富士康让员工有情绪宣泄的渠道,让员工可以更软性更温和的接受当下这份工作。



对于碧桂园来说也是如此,后面公司运行体制已经建成,如何让这么庞大的员工都能够比较体面的接受手上这份工作,很重要。



起码做到让一个90后地产人,对外说自己在碧桂园上班不丢人。



2、


拥抱媒体,走进自媒体,刻意的低调说实话只会激发大家的好奇。



这东西跟限购一样,你越限大家会越想购买,敞开大门,让别人走进这家公司,同时公司也对业内输出一些言论,这样的磨合会构建比较顺畅的渠道。



构建一个比较自由的沟通环境,这个比一次密集的投放更加有效。



3、


内部可以考虑打造明星职业经理人机制。



说实话这种套路大量开发商都在做,我实在是想不通碧桂园忌讳的地方在哪里。



一家公司只有百花齐放才会精彩,整体的市场感知才会饱满丰富,并且这样的机制下总部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一定要给到区域公司除了赚钱之外,更多的发声权限。这也是给到城市总更多职场满足感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看似抢走了总部很多风头,但是本质上也是给总部减压、



公司做这么大,需要一个强势的总部,但是更加需要一个灵活的总部,只有给不同地方都有弹性的空间,才会迸发出比较精彩的光彩。









08









好了,最后一句,送给碧桂园: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