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如何合理规划配置养老金是每个普通老百姓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个人养老金市场供需两侧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目前市场上主流养老投资产品,没有充分考虑个人风险偏好、生命周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投资知识,大部分个人进行养老投资时都存在配置极端化、静态化的行为误区。很多人将资金全部投资于股票基金或全部投资于货币基金,并且买入后便不再对组合进行调整。显然这样的投资方法很难达成养老金长期稳定增值的目标。

今年3月2日,随着证监会《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有了新的选择。

什么是养老目标基金?

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其核心特征有三:一是长期性,包括鼓励长期持有、长期投资,进行长期考核;二是稳健性,养老目标基金以FOF的形式,在大类资产和基金经理两个层面分散风险,实现稳健增值;三是低成本,鼓励基金管理人设置优惠的费率,让利于民,支持投资者进行长期养老投资。此外,通过不同的投资策略形式,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都可以从中实现个人养老金的最佳配置。

根据不同的投资策略,初期的养老目标基金主要包括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两种形式。

先定一个小目标——目标风险基金

目标风险基金又被称为生活方式基金。根据风险等级不同,目标风险基金通常可分为激进型、稳健性和保守型,三者的风险水平依次递减。风险水平越低的基金,投资于高风险权益类产品的比例越低,投资于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比例越高。以美国最大的目标风险基金提供商约翰汉考克为例,其目标风险产品分为“激进”、“成长”、“平衡”、“稳健”、“保守”五种类型,对应的权益投资占比从100%、80%一路下降至20%。

这类产品完美迎合了个人养老金的投资需求:一是产品波动率明确,比如锚定波动率为5%、10%或15%,投资人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二是避免极端市场风险,当股市暴涨和暴跌时,基金会自动降低股票仓位,所以在单边大牛市行情时,收益不会很高,但单边持续下跌时,基金受益于仓位不大而损失较小,整体下行风险可控;而当股市波动幅度不大时,基金则可通过量化多因子选股等策略来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做到风险可控、收益可期。

总之,投资者可以通过确立波动率这个“小目标”,结合自己投资习惯,即可根据产品名称选择相应类型的目标风险产品。

匹配生命周期特性——目标日期基金

目标日期基金诞生于1994年,设计的初衷是自动替投资者完成资产配置的调整。其投资理念基于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们的风险偏好随着退休日期的临近而降低。年轻时,人们通常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更愿意承担风险得到高投资回报,应该增加对权益资产的配置;而随着退休年龄的临近,人们风险承受能力变弱,并且随时可能支取养老金,此时应该增加债券、货币工具的配置。

目标日期基金通过“下滑轨道”设计,根据投资人距离退休的期限,动态调整组合内资产配置比例。以美国最大的目标日期基金提供商之一先锋基金管理公司为例,其目标日期产品将青年阶段(25-40岁)投资股票的比例设为90%,而随着退休日期的临近,这一比例逐步降至55%,退休后则进一步下降为20-30%。

借助目标日期基金这一工具,投资者不再需要了解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知识。通俗来讲,目标日期基金的结构会“因时而动,因势而变”。这样,个人投资者只需要了解自己的年龄,退休目标和财务情况就能够做出养老产品的选择,既减少了对投资组合专业知识的需求,又避免了根据金融市场变化调整投资标的麻烦。这无疑是那些不愿意主动管理的人群的福音。

也因为这样的养老服务特点,目标日期基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早在2006年,美国就将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纳入了养老金计划的合格默认投资选择;英国将目标日期基金作为国内养老金二、三支柱计划的默认投资选择;加拿大超过半数的确定缴费型计划和第三支柱账户的默认投资选择是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产品。2017年4月起,中国香港实施强制性公积金预设投资策略,这一策略与目标日期基金相同。

结语































总之,养老目标基金是解决养老金投资供需不平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类型的一项创举,其推出将为国内养老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