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周走势回顾:



上证指数收盘2873.59点,一周涨1.57%,一周成交8720.27亿元;深成指收盘9295.93点,一周涨0.48%,成交额11200.64亿元。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涨幅较大的行业为建筑、钢铁、建材、煤炭、国防军工;跌幅较大的行业为医药、电子元器件、餐饮旅游、计算机、通信。



二、一周重要新闻回顾:



1、多地推进重点项目 基建投资步伐或加快

在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之后,多地相继召开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不少省份还在近期发布补短板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种种动作背后透露出什么信号?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步伐或会加快,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方面。与之相配合的是,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速度将加快。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基建投资增速为7.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13.8个百分点。上证报记者梳理地方投资数据发现,地方基建投资增速也普遍呈现回落势头,其中北京、天津、湖南、宁夏等地上半年基建投资都是负增长。不过,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扩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稳定基建投资,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将出现反弹,全年增速在13%至15%。近期多地发布新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三点: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至6月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0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0436亿元,专项债券3673亿元。(上海证券报)



2、新华社:莫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新的风险聚集地

新华社7月30日消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持续政策发力之下,全国楼市整体平稳。但不同城市分化加剧,不少三四线城市楼市、土地市场出现双升温苗头。在此情形下,楼市调控应从紧从严、精准出击,增强预期引导,加强秩序整顿,谨防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风险聚集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在70个大中城市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0%和4.3%,涨幅均与上月相同。丹东、遵义、南充、贵阳、大理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出现9%以上同比增幅。同时,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量价齐升。机构数据显示,受监测的300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增幅较大,成交楼面均价、土地平均溢价率等数据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专家分析指出,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除了周期因素,也受到货币、金融、土地、人口等因素的作用。记者调研发现,三四线城市分化正在加剧。一些边远地区、人口外流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仍有部分库存;一些环京、环沪等热点三四线城市在严厉调控下,楼市趋稳;一些三四线城市,多方因素推动楼市升温,但住房有效供给不足,仍然面临上涨压力。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多数三四线城市住宅可售面积回归合理区间,但在地方政府高涨的土地出让热情和房企拿地力度不减的情况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住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攀升,这些城市很可能出现新的风险积聚。防止三四线城市成为风险聚集地,地方政府应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调控主体责任,切实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确保市场稳定,兼顾棚改、调控、去库存多重目标。(新华社)



3、13个自贸协定谈判正在进行 我国自贸协定战略加速推进



我国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加速扩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自贸协定谈判有13个,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中国-挪威自贸协定,中国-以色列自贸协定,中国-巴拿马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的升级等相关谈判。此外,我们还在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可行性或升级联合研究。希望通过建设符合中国自身发展水平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共同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和欧洲。近期,自贸协定动作不断。7月22日至7月27日,RCEP第23轮谈判于2018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积极推动谈判进程;7月13日,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第二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就服务贸易和投资展开进一步磋商,谈判取得积极进展;7月4日至7月6日,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第七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就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和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磋商。(经济参考报)



4、资管子公司再扩容 银行加码探索大类资产配置型新品



随着资管新规改革的推进,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正在成为理财转型的一个突破点。广发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陈芳在28日在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透露,公司已审议通过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的资产管理子公司。面对资产管理新规以及过渡期的安排,整个银行理财正在加速转型。在2018年资产管理年会上,多家银行资管负责人均表示,理财转型势在必行。新产品设计方面,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寻求绝对收益的产品成为银行探索的重要改革方向。业内人士认为,过去的银行理财多半是表外运作的模式,无论从负债端还是资产端都是表内业务的延伸,更多的是以银行自身利益为中心来推动业务。未来,银行理财更多的要回归到本源——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在产品层面,未来肯定要打破刚性兑付,肯定要做净值化的产品。一方面银行在转型,但另一方面银行客户能不能接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浦发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再斌认为,面对“资管新规”,商业银行一定要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转型,将来的定位是表内做信贷,表外做投资。同时,投资模式将由被动投资管理向主动投资管理转变,现有销售产品的模式也要向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资产管理业务范围非常大,并不是单一的向客户销售一个产品,而是要给客户提供产品收益的服务,可能更多的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上海证券报)



5、财政部将推动进一步减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聚焦减税降费,从四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加快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今年以来,财政部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增值税税率。截至5月底,增值税税率调整共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95万户,与调整前相比,改革首月即实现净减税348亿元。刘伟介绍,财政部将推动进一步减税,2018年至2020年底,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减收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网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尽快释放政策红利。这些举措包括: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快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落实不低于600亿元基金首期出资,协同省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壮大,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努力实现每年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新增1400亿元贷款的政策目标。对地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予以奖补。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操作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上海证券报)



6、退市步入全覆盖重落实新阶段



退市新规亮相标志A股退市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步入新阶段,即全覆盖——退市对重大违法情形基本实现全覆盖,重落实——强化交易所主体责任,明确各相关主体配合做好退市的相关责任。一直以来,退市难是A股市场的一大顽疾。“只进不出”或“只进少出”不仅容易滋生炒差、炒小的不良投资文化,而且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消解了资源配置效率。退市难,一方面是制度设计不够完善,一些退市情况未能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是执行难度大,利益纠葛多,特别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和投资者保护的压力较大。此次退市新规至少从两大方面彰显了监管层力推退市常态化的决心,有针对性地解决之前面临的退市难题。一是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前者是上市公司主动所为,后者是监管部门强力推动,特别是针对重大违法行为而采取的严厉措施。之前,重大违法退市主要是指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披违法,现在增加了一条:“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这一条规定相对较为宽泛,如此可基本覆盖各类重大违法行为。在具体实施中,尚待交易所层面的退市实施细则予以明确或类似法院判决等法律形式来认定。二是退市新规在“重落实”上强化了相关主体责任。最明显的是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责任,强化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对于应当退市的公司,必须按照“出现一家、退市一家”的原则严格实施退市。同时,要求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应履行相关职责。未来,退市常态化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明确退市实施细则,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将事半功倍。这将有利于退市制度的落地生根,更有利于A股市场的结构优化。(新华网



三、后市展望:



上周上证指数涨1.57%、深成指涨0.48%、中小板指跌0.16%、创业板跌0.93%;行业方面,建筑、钢铁、建材和煤炭等周期板块涨幅领先,医药、电子和餐饮旅游等板块跌幅靠前。



 国家统计局公布二季度GDP同比增6.7%,比一季度回落0.1个点,但6月份实体经济数据表现疲弱,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支持扩内需调结构,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其目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会议同样指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且积极财政的聚焦点在于减税降费而非支出规模的大幅扩张,市场预期政策转向宽松,财政发力也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近期国际贸易冲突有所缓和,全球主要股市也有所反弹。



 政策边际改善推动市场反弹,长远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外部贸易摩擦风险仍然存在,关注接下来的政治局会议以及7、8月份社融数据,关注资产负债结构良好且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公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